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日前,某市主要负责同志在一次全市干部大会上,就该市个别地方因为征地引发风波问题说了三句“硬话”“:今后,征地手段不齐全、不完备的项目,不能开工;没有与农民就征地补偿民主协商、达成协议的项目,不能开工;征地补偿款没有兑现到农民手里、各种补偿不到位的项目,不能开工。”  相似文献   

2.
日前,某地一位领导干部就征地问题说了三句“硬话”:“今后,征地手续不齐全、不完备的项目,不能开工;没有与农民就征地补偿民主协商、达成协议的项目,不能开工:征地补偿没有兑现到农民手里、各种补偿不到位的项目,不能开工。”三个“不能开工”,钉是钉,铆是铆,掷地有声。黑白分明。具体明确,没有变通和通融的余地.在场的干部群众对这位领导干部的三句“硬话”报以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3.
<正>2023年,德阳市谋划实施重点项目450个,总投资达6699亿元,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德阳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等49个项目竣工投运。其中,文德会展中心从开工到竣工用时154天。什邡天合光能百亿项目从签约落地到投入生产仅耗时6个月,跑出了“德阳速度”。“德阳速度”的背后,是该市锚定“重返前三”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4.
秋阳下,位于铜仁高新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大兴街道大兴社区的铜仁移动能源产业园区一台台挖掘机舒展长臂,机声欢腾,汉能控股集团投资建设的“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和砷化镓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与制造”项目一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 “在短短50多天就实现从考察到签约再到开工,刷新了汉能集团项目开工速度,充分感受到了这里良好的政治生态,感受到了这里谋发展、抓发展的实干作风和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选择到铜仁投资发展,我们选对了地方.”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说.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干部大会上,就个别地方因为征地引发的风波问题,某市主要领导说了三句“硬话”:“今后,征地手续不齐全的项目,不能开工;没有与农民就征地补偿达成协议的项目,不能开工:征地补偿款没有兑现到农民手里的项目,不能开工。”  相似文献   

6.
2月立项,3月拿地,4月初开工建设,8月土建完工,12月正式投产……2019年,牡丹江恒丰纸业5万吨包装纸项目实现了当年谋划、当年审批、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当年销售的目标,项目速度创造了全省“百大项目”建设的新纪录。这样的“龙江速度”从何而来?恒丰纸业集团投资部部长张欣给出答案:“现在项目审批,从企业的事变成了政府的事,问题有人管、‘短腿’有人帮,营商环境的改善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7.
王法 《当代贵州》2023,(2):14-15
<正>贵州对标先进城市和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举措,以打造“贵人服务”品牌为抓手,奋力推动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了系统性创新突破。时值寒冬,位于大龙经济开发区的贵州大龙高端锂电材料产业园(凯金)一期项目,已正式进入全面建成试运营阶段。项目从2022年1月中旬开工建设,仅用72天就完成了3号厂房封顶、设备安装调试并点火试投产,再到如今实现项目一期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投产。  相似文献   

8.
信息与动态     
《党风党纪月刊》2002,(3):38-39
自贡市投资项目报批中心自筹备到运行一年多来,成效明显。中心在整合审批权力,减化审批程序,强化事后监管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制定了有效措施.减少了“暗箱操作”的机会,有利于廉政建设,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据统计,一个项目从立项到开工,行政审批时间平均仅为42小时。  相似文献   

9.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和市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深入开展“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活动。而一批批大项目好项目的陆续开工建设,成为促进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0.
财经热读     
《共产党人》2010,(8):23-23
宁夏招商引资实现首季“开门红”我区招商引资实现了首季“开门红”:开工项目319个,计划总投资2433.9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14.0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1.28%。其中,新开工项目134个,计划总投资587.4亿元,续建项目开工侣5个,  相似文献   

11.
1958年到1960年的“大跃进”号召全民土法炼钢,提出几年“超英赶美”的号召,是错误的,不但违反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律,而且违反了自然科学的规律。这些错误的教训应该吸取。但是,从建国以后到1969年建设的大中型企业,主要是重工业,2/3的项目是在这3年中开工的。这3年中,在钢、铁、煤以及轻工业各方面形成一大批长期起作用的生产能力。但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1月28日,四川工业史上投资最大的项目——80万吨/年乙烯项目获得国务院核准;12月6日,英特尔成都封装测试厂正式投产;12月26日,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工程正式开工……一系列“大手笔”,为“我省工业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五年”划上圆满的句号。回望“十五”工业发展历程,从五大支柱产业到四大优势产业,从重速度到速度和质量、效益并重,工业发展思路日益明晰,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新型工业化道路越走越宽广。工业,已成为支撑我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在工业强省这一战略指引下,工业正在继续引领四川经济高速发展。“十五”工业…  相似文献   

13.
“2018年,我们公司刚在邛崃落户,第一个项目前期审批跑前跑后花了小半年时间。”2020年12月,邛崃市一住宅项目的开发经理李阳告诉廉政瞭望记者,自邛崃市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以来,他们公司的第二个项目只用了3个月就完成各项手续,正式开工。其中政府审批的环节只用了11个工作日。作为邛崃市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启动以来,该市已累计为44个项目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审批服务;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过程中涉及的所有审批事项,平均从200多个工作日减少到70个工作日,压缩达70%。  相似文献   

14.
“开发区平均每年有30多个大型公建项目开工,由于项目间距离较远,他经常开着车奔波往返于各个工地,逐个细节严格把关。为了尽快完成工作任务,他常常一个人加班到深夜。”“任劳任怨”是同事们对白亮的一致评价。作为开发区城市基础建设中心施工部负责人,记者眼前的白亮看上去谦虚纯朴、务实干练。  相似文献   

15.
善治秦者必治水,善治秦者先治水。水资源紧缺、局部洪涝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是陕西的省情。“九五”以来,我省适时把水利工作的重心转移到重点工程建设上。这一时期,成为我省改革开放20多年来重点工程开工项目最多、投资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16.
过去的2014年,随着平凉新阳光陇东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崆峒生态旅游度假山庄、平凉原生态民俗文化体验区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和落地运营,平凉市崆峒区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借助招商引资成功实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突围”. 领导重视全员“引” 崆峒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组建了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办公室,制订了《崆峒区招商引资重大项目落地办公室工作流程》,修订了《崆峒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崆峒区2014年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奖惩办法》,收集完善了“世界500强企业信息库”“国内500强企业资料库”“招商引资项目库”和“民企陇上行项目库”等资料,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多次赴珠江、长江三角洲的大型企业考察对接,经常深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一线抓签约项目的履约开工建设,区上四大班子其他领导严格落实区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认真解决项目申报、争取和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区各级各部门层层分解任务,签订目标责任,在全区上下掀起了抓发展、抓招商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17.
《当代贵州》2011,(31):66-66
10月17日,维珍银河公司建造的全球首个商业太空港举办落成典礼。不久的将来,搭乘维珍的太空飞船到大气层外“逛逛”的游客也将从这里出发,体验20万美元一次的太空之旅。太空港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沙漠地区,从开工到竣工历时6年,耗资2.09亿美元。目前已经有超过450入订购了太空船船票。预计2012年底,维珍银河公司的太空游项目可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8.
周新辉 《学习导报》2014,(14):29-29
祁阳县着力解决县乡村三级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获得了人民群众满意的喝彩。立足“零距离”服务。民生服务“面对面”。深入研究上级各项惠民政策,争取上级资金项目,深入实施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着力解决好供水、就业、住房、就学、城区道路提质改造、城乡农贸市场改造、“五小”水利工程、第二轮农(城)网改造升级、食品安全、城乡环境卫生治理等十件民生实事,明确责任单位、路线图和时间表,确保一批民生项目落地开工、建成惠民。  相似文献   

19.
《求贤》2008,(6):F0002-F0002
日前,天津卷烟厂在技改施工现场举行“十一五”技术改造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天津市副市长杨栋梁、国家烟草专卖局副局长何泽华以及天津市政府及有关委办局、东丽区委、区政府、国家烟草专卖局、天津市烟草专卖局、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及有关设计、参建单位的领导出席了仪式。天津卷烟厂和建设单位的员工代表到会,并组成320人的方队。  相似文献   

20.
马芳 《党的建设》2012,(8):21-22
从1993年应运而生,到2012年盛装出场,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兰洽会”)已走过了整整20个年头。 20年来,如同从蛹到蝶,“兰洽会”在探索中变化,在变化中成长,从“马路市场摆摊设点”到“拥有现代化专用场馆”,从“鲜有‘洋面孔’”到“五湖四海的外宾满座”,从“交易额不足7亿元”到“签约金额4610亿元”,从引进项目时的“饥不择食”到选择项目时的“严守环保底线”……如今的“兰洽会”已从一个地方性商品交易会发展成为国家级展会,同时也成为目前我省历史最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经贸盛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