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留得墨迹在人间———追记将军书法家魏传统吴化金魏传统将军不仅工诗词,而且善书法,精通书法艺术,是誉满全国的将军书法家。他的字遒劲有力,自成一体,深受广大书法爱好者和人民群众青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魏传统的书法能达到挥洒自如的地步,是经过他数十...  相似文献   

2.
《湘潮》2004,(5):21-24
2004年10月22日是我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卓越的政治后勤工作领导者、著名的将军书法家唐天际诞辰一百周年。在将军百年诞辰来临之际,特从将军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长河中撷取几朵浪花,以缅怀英灵。  相似文献   

3.
开国领袖毛泽东在谈到我军的独臂及伤残将军时曾说过:"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将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的独特人才!"在这些独臂将军中,就有在军内外享有盛誉的独臂书法家左齐将军,连毛泽东都曾称赞他"鼎鼎大名"。  相似文献   

4.
吕绍刚 《党建文汇》2014,(12):53-53
现在,很多地方的民族艺术院团被推向市场,处于窘迫状态:演出,因票价高不被市场接受而观者寥寥;降低票价,连投入成本都收不回来;不演出,院团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  相似文献   

5.
唐天际同志与世长辞了。但他将军书法家的形象,却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我爱读古典诗词,也喜欢写写字,但根底较浅,很想求得名家指点。真是天赐良机!1982年4月,唐天际回湖南老家安仁视察工作期间,到韶山住了两晚,我陪同他活动。在参观过程中,我冒昧地问唐老:“您作为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一生戎马倥偬,怎么成为名闻遐迩的书法家呢?”唐老不假思索地告诉我:“我的字是靠沙子和石灰水练出来的。”然后他滔滔不绝地叙述着他习字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颜梅生 《党史文苑》2010,(10):32-35
在1955年授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众多开国将军中.有13位独臂、独腿、独脚将军。毛泽东曾评价说:“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独腿、独脚将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的独特人才!”而在这13位残疾将军中,独脚将军只有一个。就是这位将军,不仅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九死一生,而且著作等身,被中国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相似文献   

7.
2005年1月4日,吕正操将军喜度百岁大寿。将军为57位开国上将中,亦为开国上将以上将帅中惟一百岁者。有报道称,是日将军感言道:“人,不在于活多久,而在于多做事。”  相似文献   

8.
仁军 《求贤》2009,(6):25-26
在天津城通通信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路斌的办公室里.悬挂着一位将军书法家为这个房间主人题写的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兵贵神速”。好一个兵贵神速!犹如神来之笔.记录着路斌和他的城通通信发展有限公司6年来的成就与辉煌.也记录着一个由商海拓荒者、普通军队干部,成长为拥有天津通信网络施工维护市场三分之一天下的私营企业管理者扎实而艰辛的足迹。  相似文献   

9.
2005年1月4日,吕正操将军喜度百岁大寿。将军为57位开国上将中,亦为开国上将以上将帅中惟一百岁者。有报道称,是日将军感言道:“人,不在于活多久,而在于多做事。”  相似文献   

10.
《军队党的生活》2013,(9):86-86
张鹏1973年出生.山东高密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任济南军区将军书画院副院长。其作品《洛神赋》荣获中国书法家协会“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全军书法大赛“一等奖.其传略被收入《中国历代书法家大辞典》《世界华人书法篆刻名家大辞典》。  相似文献   

11.
何立波 《党课》2012,(14):94-98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众多开国将军中,有13位独臂、独腿、独脚将军。作为三军统帅的毛泽东,在谈到我军的独臂及伤残将军时曾说过:“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将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的独特人才!”在这13位残疾将军中,谢良是唯一的独脚将军,经历了战争的洗礼,  相似文献   

12.
王建丰 《世纪风采》2011,(11):20-23
在新中国的开国将军中,有10位独臂将军。毛泽东曾感慨道:“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将军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独特的人才。”在这10位身残志坚的将军中,有一位童炎生将军,如果他还健在,今年应该是老人的百岁寿辰。  相似文献   

13.
凌辉 《湘潮》2012,(6):28-31
黄彬,1943年出生,平江县清水更古村人。1959年12月入伍,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干事、秘书、军事学院教官、国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国防大学军队指挥部教研室副主任、外军外语教研室主任,1996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发表著作800余万字,多项成果获军队级奖,曾赴国外讲学,是有突出贡献的著名军事学专家、将军教授、书法家。  相似文献   

14.
题记:开国大将黄克诚,1902年出生在湘粤两省交界处的湖南省永兴县偏僻山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将军一生艰难曲折而又充满传奇色彩。他身经百战,屡涉险境,但都奇迹般躲过危难。下面记叙的是将军在枪林弹雨中先后lO次遇险经历。  相似文献   

15.
初春,是百花盛开的季节。1991年3月28日,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偕夫人李又兰健步来到中国历史博物馆,观看日本女书法家越川晏仙的作品展览。 将军,高高的个子,灰白的头发自然而整齐地向后梳拢,面庞较前胖了些,一幅金丝边眼镜映衬着善目慈眉,透出儒将之风。他仔细看过展出的作品后,微笑着对越川女士说,欢迎你来华举办书展,听说你10年内来中国20次,其中5次到西安碑林观摩和研讨,你对中国书法源渊有较深的研究并形成自己的风格。他还说,感谢你带来几十名男女青年学生到中国研习书法,把中日人民的友谊传给下一代。越川女士激动地向张将军深深地鞠了一躬。  相似文献   

16.
吴志菲 《党史文苑》2008,(12):38-42
2008年10月24日,曾经横枪跃马几十载的开国上将萧克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萧克将军是最后一位离世的参加过北伐战争和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的将军。在众多的开国将军中,他是唯一写过长篇小说并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将军。  相似文献   

17.
楚汉 《党史文汇》2002,(6):19-21
2002年4月15日是蔡廷锴将军诞辰110周年纪念日,蔡将军的英名早已伴随着一·二八淞沪抗战而永垂史册,令人景仰。但淞沪抗战时期中外记者的战地采访,却恐怕鲜为人知。让我们走进历史,从名记者眼中寻找当年的蔡廷锴将军。令人信赖而又自信的中国领将斯诺先生是第一位采访一·二八淞沪抗战的外国记者,以后又数次采访了蔡将军。1932年1月29日,即双方开战第二天,斯诺就在一位姓何的上海记者陪同下,来到上海真茹范庄郊区那间简陋的小茅屋———第19路军指挥所,采访了蔡廷锴将军。斯诺这样写下了他对蔡将军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18.
刘屹 《党史纵横》2008,(8):46-48
在灿若星河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队列中,曾有一位特殊的将军,他既是唯一一位经历了人民军队从建军到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全过程,并直接致力于新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外国人,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授衔时唯一被授予将军军衔的外国人,同时也是世界军事史上极为罕见的集两个国家将军军衔于一身的“双料”将军。这位特殊的将军就是越南人——洪水少将。  相似文献   

19.
萧克将军.是目前唯一在世的红军高级将领,也是目前健在的开囝上将中.唯一同时参加过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和八一南昌起义的将军.并且.在众多的开国将军中,他还是唯一写过长篇小说并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将军。  相似文献   

20.
郭化若是解放军将领中有名的儒将。他是我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书法家兼诗人,是在我军中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系统研究《孙子兵法》的学者,他对《孙子兵法》的研究享誉海内外。毛泽东赞誉郭化若是"党内一支笔",尊郭化若是自己的军事教育顾问。1995年11月26日,91岁的郭化若将军去世。江泽民同志为他亲笔题写了"一代儒将"的墓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