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古立法在清代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清朝中央政府在坚持国家法制统一的前提下,结合蒙古的风俗习惯,因地制宜地进行了法制建设,针对蒙古地区独创了《蒙古律例》、《理藩院则例》等地方特别法规。这些法规被习惯称之为“蒙古律”。但对于清代蒙古律的性质和地位问题,一些外国学者认为它不属于中华法系的范围,而是属于所谓“蒙古法系”。所以,本文拟对蒙古律和大清律的一些内容进行分析比较,以弄清蒙古律在清代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万军 《河北法学》2015,33(3):47-55
理藩院是清代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最高专门机构,清代主要由理藩院行使蒙古地区刑事立法职能.至乾隆、嘉庆朝,蒙古地区的刑事立法逐步完备、定型.《蒙古律例》和《理藩院则例》所涵盖的刑事法律内容丰富.理藩院在行使刑事立法职能过程中,妥善地协调了与刑部的关系,强化了对蒙古地区刑事法律规制.对于维护和巩固清王朝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蒙古律例》、《西宁青海番夷成例》、《理藩院则例》和《回疆则例》是清代民族法规中具有代表性的四大成文法规,在中国法制发展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一、《蒙古律例》《蒙古律例》是清朝早期民族立法的代表作,它是在清初《蒙古律书》的基础上,经顺治、康熙、乾隆三朝的不断修改、增删,成于乾隆54年。计有官衔、户口差徭、朝贡、会盟行军、边境卡哨、盗贼、人命、首告、捕亡、杂犯、喇嘛例、断狱12卷,共209条。《蒙古律例》的适用范围限于蒙古地区,它的作用:一是通过规定蒙古地区的户口管理、基层组织、差役徭役、会盟、边境卡哨等制度,严格限制蒙古人民的  相似文献   

4.
法系     
<正> 法系,是资产阶级法学家提出的一种理论。他们按照法律内容和形式所具有的某些特征,把各国法律划分为各种派系。这种划分只能说明法的某种外部联系,并不能直接揭示法的阶级本质。法学家对世界各国法律的发展史进行比较研究,一般把它划分为五大法系,即中国法系、印度法系、阿拉伯法系(伊斯兰法系)、大陆法系(罗马法系)、英美法系。在当代,中国法系、阿拉伯法系、印度法系,基本上是法制史上的概  相似文献   

5.
中华法系是法制史上的概念,是中国封建社会法律和亚洲一些仿效这种法律的国家法律的总称。中华法系与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一起总称世界五大法系。其中印度法系和中国法系已经解体。中华法系开始形成于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到隋唐时期(公元581年~公元618年)成熟。到清朝末年,在修律的过程中中华法系宣告解体,同时建立了中国近代法制的雏形。中华法系的立法思想是中国古代立法者及法律思想家对立法实践进行总结升华的结晶,同时又反过来指导影响中国自秦到清的立法实践。本文仅从中华法系的立法思想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正> 在国内比较法学界,提起勒内·达维、茨威格特和克茨,提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和《比较法总论》,想必无人不知,但提起威格摩尔及其《世界法系概览》,除一些专业研究者外,可能知者寥寥。这种知名度的差距,并不是这几位学者在比较法学界所处地位的真实反映,而很大程度上是由翻译——这个多少有点偶然的因素导致的。 早在1984年,《当代主要法律体系》就有了中译本。1992年,《比较法总论》也有了中译本。此外,法国学者勒内·罗迪埃的《比较法导论》、日本学者大木雅夫的《比较法》、德国学者格罗斯菲尔德的《比较法的力量与弱点》以及勒内·达维的另一本著作《英国法与法国法》也陆续被译介到国内。而非常可惜的是,威格摩尔的经典名著《世界法系概览》,目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以下简称《铁路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其中关于刑事责任的立法规定,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刑法体系和内容,对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着重就《铁路法》中刑法规范的立法方式、立法内容等方面的特征作简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 北京大学科技法研究中心《科技进步法》立法研究小组承担的国家项目——《科技进步法立法研究》,日前在厦门举行的第二次全国"科技进步法"研讨会上获优秀奖。 1990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杨竣等172名全国人大代表向七届人大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科技进步法》的立法提案。这一提案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  相似文献   

9.
<正> 两年前,在《民法通则》公布后,陶希晋同志在不同场合一再强调指出:我国法制建设的下一步,应当是不失时机地抓紧行政立法,健全行政法制。在第一次全国行政法学研究会上,他建议法学界同志都来关心行政法制建设问题,共同开拓对行政法这个新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直接研究“中华法系”的学术专著,我见到的很少。从前见过台湾李钟声先生的《中华法系论》,又读过陈顾远先生的《中国文化与中国法系》。最近又有郝铁川兄所著的《中华法系研究》。我喜欢这个题目,喜欢看人家搞居高临下的“大制作”,因而把铁川的书从头到尾认真读了一...  相似文献   

11.
“约孙”论——蒙古法渊源考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蒙古民族是中国历史上北方草原游牧狩猎民族之一,学界根据《魏书》及旧、新两《唐书》记载认为,蒙古族的直系祖先是与历史上的鲜卑、契丹同属一个语族的“室韦”各部落。蒙古这一名称最早在《旧唐书·北狄传》中被称为“蒙兀”。正式的“蒙古”名称则始见于宋人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243所引《炀王江上录》。又据清代满语对“蒙古”一词的发音“monggo”推知,此译名当是金代女真人对蒙古的称呼。蒙古人以狩猎·游牧作为基本的生产方式,居无定所,随水草而迁徙。辽金之际,中国北方广大的草原地区存在着若干个游牧政权,它们之间各自为政、互不统属,蒙古则是其中崛起相对较晚的一个。然而,它以后来居上的姿态,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汗权政治实体,最终完成了统一高原各部的历史使命,并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继唐朝以后的又一次大一统格局——元朝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正>一、概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以下简称《物权法草案》)已经公布,并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该草案历经多次审议,但其第9章"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相关内容一直未引起立法机关重视,在标题设计、规范设计等方面存在不妥之处,同时存在着立法漏洞,这充分说明《物权法》立法的理论准备不足,颇值重视。  相似文献   

13.
再论立法解释制度之非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中国法学》1995年第1期周振晓同志的《也论立法解释》(以下简称周文),对笔者去年的《论立法解释制度之非》一文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为了摆明分歧所在,以便进一步探讨,故作此补充,并答周振晓同志。  相似文献   

14.
<正>记者: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宋艳慧:《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立法主旨为规范劳务派遣用工。主要涉及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增加了劳务派遣行政许可的内容;二是进一步明确了劳务派遣工的同工同酬问题;三是对劳务派遣适用的"三性"问题进行了明确;四是增加了法律责任;五是对过渡期的问题进行了明确。记者:新《劳动合同法》明确提出了同工同酬的概念,请给我们简要梳理一下。宋艳慧:用人单位能够通过使用劳  相似文献   

15.
我国脑死亡立法体系应包括《脑死亡法》、《脑死亡判定标准》与《脑死亡管理条例》三方面的内容。本文对我国脑死亡立法体系进行了简单设计,并就该体系中各项立法基本内容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大元通制》“断例”的性质及其影响的问题,是元朝法律制度乃至元史研究中的一个争议较多的问题。而近年来在这一问题上较有代表性的,是黄时鉴在《〈大元通制〉考辨》一文中提出的《大元通制》的“断例”即元朝成律的观点。本文提出了与其不同的看法,认为《大元通制》的“断例”就其性质与内容而言,是在吸收、借鉴传统立法经验与成果的基础上,将那些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判例和事例以及通则性的规定,按照旧律的体例进行汇编整理而成的。从法律形式与内容来看,是成文法与判例法的结合。元朝法律之所以采用“断例”的形式,是由其特殊的社会政治、经济等状况决定的。这种成文法与判例法相结合的法律形式,反映了不同民族法律文化融合的趋势,对后世特别是清朝的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简析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犯罪的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1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下称《决定》),对刑法等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进行了修改、补充,这对打击拐卖和绑架妇女儿童等犯罪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决定》作为一个专项性的刑事立法,无论从他所规定的内容看,还是从立法技术看,  相似文献   

18.
《法学杂志》一九八一年第五期发表过吴澄同志的一篇短文——《从欧阳修<纵囚论>谈起》,读后兴趣盎然,于是而联想到清朝人龙启瑞,因为他不同意欧阳修论及处囚之道的某些观点,还专门  相似文献   

19.
史新 《政府法制》2014,(20):51-51
清朝咸丰年间,吴县(今江苏苏州)有一个人中了进士,以翰林编修进入南书房任职,类似于现在的书目编辑.一天,咸丰皇帝询问他:“你闲暇时常用什么方式消磨时间?”这人回答道:“我闲暇的时候读《汉书》.”恰巧咸丰皇帝当时也在读《汉书》,听到他的回答很高兴.因此便谈起书中说诗解颐的内容,谁知这个人原来并没有读《汉书》,一时间惊慌失措,答不出皇帝的问题.咸丰皇帝顿时感到非常恼火,命令他回到原籍读三年《汉书》再来复职.  相似文献   

20.
<正> 日内瓦统一票据法律制度是指1930年日内瓦《统一汇票本票法》和1931年日内瓦《统一支票法》以及受该两法影响而制定的各国票据法律制度的总称。受日内瓦统一票据法影响的国家有: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比利时、奥地利、土耳其、荷兰、瑞士、西班牙、葡萄牙以及拉丁美洲诸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诸国等。一、日内瓦统一票据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日内瓦统一票据法在立法上,采汇票、本票统一立法,支票另行立法的立法例。依此立法例,其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可从以下两方面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