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世纪70年代,中日建交后的第二年,一位姓林的老人远渡重洋,从日本来到中国。这位76岁的老人叫林重行,是台湾杯性望族成员。此行的一个突出的目的,就是辗转北京和上海,弄清楚让他魂牵梦绕回国20年的两个女儿为什么这么多年间不给他写一封信,同时动员她们跟他一起重返日本。谁知,刚在祖国大陆落脚,周恩来总理就派人盛情而隆重地接待林重行老先生,并感谢他培养了这样两位爱国至上的女儿。诚恳的对话,热情的接待,使老人深受感动。他打消了忧虑,理解了女儿们的做法。临行前,他嘱咐坚定地留在祖国的大女儿说:“共产党讲理,好,你…  相似文献   

2.
阳春三月,我们到旺苍县双峰村采访,在姜家山遇到耋耋老人董国弟,他说:“我今年84岁了,就相信一句话:‘共产党,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从北京城里来的彭处长在我们双峰村扶贫,硬是给我们老百姓带来好日子。九三学社是我们老百姓心中的一块碑!” 1997年初,九三学社中央把旺苍县东河镇双峰村确定为扶贫联系村,由科教部支边扶贫处处长彭官章具体负责。从此,彭官章就和川北老区的双峰村结下了不解之缘。双峰村,两山夹一沟,幅员15平方公里,6个合作社,150户农家,1996年人均纯收入不足700元,人平粮食35…  相似文献   

3.
有幸随朋友参加了一位百岁老人的生日宴席。那位百岁老人比丈夫大2岁,俩人已风雨相伴了80个年头。在宴席上,我们真诚地向两位老人送上祝福的话语,两位老人安详地微笑着,聆听着。他们已年逾半百的长孙起身,请祖父对祖母说一句心里话。老人思忖了许久,最后他竟瞅着自己的老伴问:“你好吗?”听了,老伴一边拭着眼里的泪花,一边不住地点着头,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溢满了幸福的笑容。此时,我们每一个在座者的眼睛都湿润了。  相似文献   

4.
二楼的老人     
他住在我的二楼,是个面善慈祥的老人。独生儿子赴美留学后,他和老伴相依为命。  相似文献   

5.
护林员老杨     
天麻麻亮,老杨就起床了。说是“床”,其实就是山上的石板铺就的。他打开蛇皮袋看了看,能糊口的只有红薯了,他已上山将近两个月时间,干粮哪有不吃光的道理?老伴身体虚弱,不会来背粮给他的,她根本就爬不上这海拔1800米的山。他也想下山,可是,两个多月没下一滴雨了,正是高火险天气,  相似文献   

6.
赵新元  陆水发 《人权》2007,(6):27-28
77岁老人李树清2006年去世前的弥留之际,拉着老伴的手说:"我们住在丽湖(社区)很幸运,我走后把我最后一个月的工资捐给社区‘邻里情俱乐部’,资助院里的贫困学生。"老伴柳庭源照办了。今年柳庭源老人也离世了,他走前交待子女:"给‘邻  相似文献   

7.
有幸随朋友参加了一位百岁老人的生日宴席那位百岁老人比丈夫大2岁,俩人已风雨相伴了80个年头在宴席上,我们真诚地向两位老人送上祝福的话语,两位老人安详地微笑着,聆听着。他们已年逾半百的长孙起身,请祖父对祖母说一句心里话,老人思忖了许久,最后他竟瞅着自己的老伴问:  相似文献   

8.
礼节     
有位医生朋友对我说了一个故事。他为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做了一个胆囊切除术,手术非常成功。几小时后,他去探望老人术后情况,老人已从麻醉中清醒过来。看到他进来,从病床上挣扎着想坐起来。老人的女儿连忙按住老人:“爸,你现在不能动。”老人喃喃地说:“给我做手术的医生来了,我得鞠个躬啊,感谢他呀!”病友们都觉好笑,劝他躺着不要动。只见老人伸出两只瘦骨嶙峋的手,合在一起,努力抱了个拳,说:“谢谢医生了。”我的这位医生朋友当场就愣在那里,他真的被感动了。他从医整整二十年,不知为多少病人动过手术,但那个老人的这个抱拳,差点让他掉泪。不想讨论医患关系,也许来讨论这位老人身上所传承下来的传统礼节要有意思得多。  相似文献   

9.
现年72岁的国玉尚老人共生育了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均已成年。老伴去世后。老人独自生活。  相似文献   

10.
日前,两名老人来到广西东兴市人民法院找到其案件的承办法官,感谢法官近三个月来为他们做出的努力,老人说:“虽然官司输了,但法官为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我们还是应该向法官致谢”。  相似文献   

11.
《中国残疾人》2014,(10):56-56
今年6月下旬,社区84岁的二级残疾人董秀兰的女儿找到我,对我说,残联前年捐赠给她母亲的轮椅车坏了。老人想出屋到外面晒晒太阳散散心也出不去了;而董秀兰今年81岁的老伴现在也瘫在床上,两位老人急需一辆轮椅。  相似文献   

12.
姜雪涵同学是新疆四运司离休干部。不久前,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召开的表彰会上,荣获“自治区健康老人”荣誉称号,他是巴州受表彰的五位健康老人之一。姜雪涵同学生于1917年,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十八期辎重科。虽然现已87岁高龄,但仍精神矍铄,耳聪目明,写字不戴眼镜,交谈也不需助听器。他的四个子女都不在身边,日常生活能完全自理。还能积极参加同学会的有关活动。他与老伴相濡以沫,互相体贴关照,家务事争着干。老伴参加老年大学学习,也是社区活动的积极分子,老伴不在家时,他总是及时买菜、下厨,等着老伴回来一道用餐。他的养生经验主要有四:…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回声 合同婚姻——温情与法的尴尬 阿文 我的老领导赵老,局级干部,退下来后,一天到晚总感到身边空荡荡的,老伴一年前去世,自己又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子女都在外地,使他一天比一天更迫切地感到身边必须有一个人。于是大家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说,现在大城市里的老人很适合“合同婚姻”,即两个人搬到一起住,表面上是夫妻关系,实质是雇佣关系。经赵老的许可,很快介绍人给他带来了一个姓陈的农村老大娘,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生活有了奔头” 隆冬时节,塞外草原一片苍茫。岁末年初,家住百灵庙镇大街社区73岁的海延庆觉得自己昔日困窘的生活有了明显的变化:他的退休养老金提高到1030元,瘫痪老伴和两个患病的儿子也领上了每月每人150元的低保金,加上一些专项救助金,海延庆一家不仅能维持基本的日常生活,而且买药的开销也有了出处。老人说:“赶上了好年代、好政策,我是越活越舒畅。”  相似文献   

15.
“感谢慈善总会给我们低保边缘户发放医疗救助卡,以后可以去大医院看病了。”家住福州鼓楼区东街街道竹林境社区的低保边缘户老人倪福生在领到了慈善助医卡后,脸上笑开了花。  相似文献   

16.
沈民正 《今日浙江》2005,(24):16-18
2004年5月的一天,在江山市淤头镇敬老院,十几位老人在激动地商量着什么。有的由于激动,满是皱纹的脸涨得通红,有的想要表达却一时无法完整地说清楚而显得焦急。老人们都想争得话语权,表达心中的那份情感。最后,意见终于达成了一致。102位入院不到半年的五保老人联名给省民政厅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虽然表述并不是那么连贯和完整,但是中心意思却是直接和明了,“感谢人民政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的今天!”由于集中供养,使得我省五保和“三无”老人们的生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目前,全省共有5.23万五保和“三无”老人在敬老院集中供养,…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去年年底.我和老伴将自己的一套住房送给儿子作为婚房。前不久.老伴被查出患有严重的疾病,医疗费需要数万元。我要求儿子拿一部分医疗费.但他以无经济能力为由拒绝了。这令我们非常寒心。请问,我们能要回给他的房子吗?  相似文献   

18.
《今日民族》2011,(7):40-41
2009月6月22日,盈江县新城乡杏坝村松山德昂族群众格外开心,因为这是全寨喜迁新居的日子。75岁的德昂族老人赵老干指着自家新房说:“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德昂族人民建起了新房!”  相似文献   

19.
在哈尔滨,一位老人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伴已5年了,3个月前的一天,凌晨两点多,平时连翻身都没办法做到的老伴从床上掉到了地上.老人想求助,点开手机通讯录,里面有包括独生女儿在内的100多人,却不知道该打给谁.  相似文献   

20.
山寨情     
广西马山县古零乡民政助理周耀辉从事民政工作才5年,却给乡亲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古零乡有5万多人口,分布在179个村民委员会的大石山区里。为了把党的温暖送到民政对象的心上,五年来,周耀辉走遍了全乡的山山寨寨,对全乡119位五保老人,112名享受优抚待遇的复退军人以及军烈属、特困户都了如指掌。年近SO岁的弄尧村五保老人兰国才夫妇,住在离乡政府SO多华里的山弄,小周从没有忘了他们,经常爬山背粮给他们送去,逢年过节还要给老人家拜年送礼品。1994年6月15日,古零乡连续下了两天多的瓢泼大雨,全乡降雨量达350毫米,6月16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