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你对美国的印象怎么样?”自从应美国明尼苏达州麦克莱斯特学院世界新闻所之邀踏上大洋彼岸的那方“新大陆”,相逢的每一位美国朋友,从新闻工作者、学者、生意人、农民到出租汽车司机,几乎都以同样的问题作为“引子”,开始我们之间的交谈.“勤劳智慧的人民,美丽清洁的环境,多姿多采的文化,繁荣富裕的社会……一言以蔽之,我喜欢这个国家.”我的回答是真诚的.我知道,就他们当中的某些人来说,不过是应景地问问而已.作为回敬,我也常常问他们,“你了解中国吗?”  相似文献   

2.
人类生活有三种东西离不开,那就是“阳光,水和食物”。而作为一个美国人,似乎还必须再增添三样东西,那就是“性、丑闻和律师”,如果三者能竞合为一的话,那绝对是《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上的头条新闻,比如克林顿先生的“拉链门事件”就符合这几个新闻要素。律师渗透到了美国社会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上到进入白宫成为总统  相似文献   

3.
当布什在1月下旬的国情咨文中宣布伊拉克为“邪轴”国家时,美国国内舆论调查显示,超过70%的美国公民支持白宫发动伊拉克战争。今年6月,当攻伊声浪开始高涨时,这几乎也成为一种两党共识。美国众、参两院两党议员中的多位重量级议员挺身而出,支持白宫用武力推翻萨达姆政府。但随着欧盟国家、海湾国家等美国盟友或朋友纷纷表示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美国国内  相似文献   

4.
新年伊始,几十年来罕见的特大暴风雪接连袭击美国东部地区,到处天寒地冻、冰雪覆盖。然而,美国的政治舞台却显得异常热烈:从白宫到国会山、从民主党到共和党、从各大电视网、广播电台到报刊杂志,到处弥漫着总统竞选战的“硝烟”。  相似文献   

5.
去年1月,白宫正式发表美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明确提出美国要“领导世界”,为美国“在21世纪的安全和繁荣奠定基础”。在这里,“领导世界”一说无异于世界霸权的代名词,《新世纪安全战略》报告因而无异于美国谋建21世纪世界霸权的宣言书。争当霸主、称雄世界,这是历史上所有强国的不二政治选择,20世纪的资本主义强国尤其如此。美国既是资本主义强国,又是当今唯一的超强大国,一身而二任,自然不脱这一历史巢臼。美国决策人认为到2015年以前,美国不会遇到全球性战略对手,美国因而获得了称雄世界历史机遇,霸权野心急剧膨胀…  相似文献   

6.
贫困地区去富裕地区学习考察,经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取经寻宝,如今已成潮流。但最近却出了这样的一条新闻:广西最富裕的玉林地区,派人到广西经济最落后的河池、百色两地考察学习,取“穷经”。 贫穷落后地区也有“经”可取?人们不禁发出各种疑问。玉林地委、行署领导有自己的眼光。改革开放以来,玉林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但与此同时,奢侈颓靡之风也在一些领  相似文献   

7.
黄泳  吴晋 《瞭望》1989,(38)
华盛顿专电 今年夏天,华盛顿雨水较多,气候凉爽;但是频频爆出的政坛丑闻却似一阵阵灼人热浪,令美国舆论感到焦躁不安。 “华盛顿成了道德的泥潭” 美国的“廉政”问题由来已久。远的不说,里根政府任内就连绵不断,他的三大亲信接连出事:先是负责国家安全事务的总统助理理查德·艾伦上任伊始就因接受日本人的“馈赠”问题“失手”而被迫去职,之后,白宫办公厅副主任迪弗中途  相似文献   

8.
继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美后,1998年6月,美国总统访问中国。当江泽民主席与克林顿总统的手握在一起时,我们不能不想起一位美籍华人:1996年12月16日晚,他应邀出席了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白宫举行的圣诞晚宴。这是克林顿当选总统以来,在白宫会见的唯一的华裔代表。1997年11月2日,在美国南加州侨界举行的欢迎江泽民主席访美的晚宴上,他代表侨界向江泽民主席亲手赠送了“治国有方”的牌匾。这是江泽民主席此次访美参加的唯一一次侨界的欢迎宴会。  相似文献   

9.
凯风 《瞭望》2002,(50)
近几天,核问题再次成为世界安全领域的焦点话题。12月11日,美国政府向国会提交了一份《应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国家战略》的文件。这份文件的要害,是白宫首次明确提出:如果美国遭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袭击,美国将使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压倒性力量”进行报复。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企业的新闻报道与经济状况成正比,企业越兴旺,新闻就越多,写起来也左右逢源;企业不景气,新闻就少,写起来费力不讨好。似乎新闻成了“嫌贫爱富”的东西。 但事实并不尽然。新闻界有一种说法,也是被实践验证了的,即:富裕地区和贫穷地区的新闻“蕴藏量”是相等的,其新闻“含金量”也是相等的,只要你肯挖掘,困难企业同样会产生好新闻重头稿。以笔者所在的松藻矿务局为例,在逆境中我们始终没有放松新闻报道,连续5年在中央和省市报刊电台上稿超千篇,最高年份达到1600篇。总结一下经验,我们是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挖掘新闻“富矿”的。 写困难中的温暖。人在困难的时候最需要救助,企业在困难的时候,职工和家属最需要看到光  相似文献   

11.
《瞭望》2002,(36)
请专业人士“做税” 每年的4月15号是美国人缴纳前一年度个人所得税的最后期限,大部分美国人要在这一天之前缴清联邦税和州税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开征的地方税。由于美国的税制十分复杂,一般民众感到难以适从,因此很多人会图轻松而花钱请会计师帮忙算税、交税(简称做税)。  相似文献   

12.
印美两国关系近年快速升温,但要说已到了“亲密无间”还为时尚早 2006年元旦一过,印度外交部的工作人员就要忙碌起来,准备在2月份隆重迎接一位特殊的贵宾——美国总统布什。这是6年来美国总统首次访印,也是布什2001年入主白宫后第一次踏足新德里,此前布什也曾多次访问亚洲,但都与印度“擦肩而过”,让印度政府怏怏不乐。  相似文献   

13.
张锐 《党政论坛》2010,(12):18-18
围绕着人民币升值问题,美国从白宫到国会山在最近一段时间对中国展开了非常凌厉的舆论“围剿”,中国政府则相应表现出了格外的沉着与冷静。  相似文献   

14.
绍兴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我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古以来人才辈出。从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到鉴湖女侠秋瑾、被誉为“民族脊梁”的鲁迅等,一大批志士仁人身上所体现的民族精神,曾感奋了一代又一代的绍兴人民。今天,绍兴人把这种民族精神叫做“绍兴精神”,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爱国奉献、务实图强、坚韧不拔、勤奋节俭。在当前经济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绍兴人更是把“绍兴精神”作为振兴绍兴经济的动力。 1988年8月,绍兴市委开展了对  相似文献   

15.
《党政论坛》2014,(8):54-55
从移民美国时连英语单词都不会的小女孩,到最年轻的“白宫学者”,被老布什誉为“危机管理能手”,赵小兰在演讲中讲述自己是如何凭借坚持与乐观,从而不断敲开机遇之门的。  相似文献   

16.
方园 《侨园》2003,(1):35
百年来,中国人到美国多是为了“淘金”,许多人辛苦挣钱舍不得花,或寄给中国亲人,或回国发展。虽然现在中国已开始富裕,但按平均收入和物价水平来说,在美国挣钱到中国花更为合算。然而奇怪的是,现在去美国的许多中国人,却是带来大把钞票花到美国。在美国西海岸最大的航空港洛杉矾机场,往返中关间的飞机最为繁忙。一批接一批的旅游团到美后,不担心别的,担心吃不好、玩不好,怕手里有钱买不到合适的东西。他们出手大方,令美国人另眼相看。  相似文献   

17.
高荣伟 《侨园》2012,(8):18-19
到丹麦旅游,感觉像“童话王国”进入了现实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其国民的幸福指数.天寒地冻、欠缺天然资源的小国,创造出全球独见的富裕快乐国,进而被誉为“世界上近乎完美的国家”.这是地球上几乎所有国家的梦想,丹麦做到了.为什么?我们不远万里,探询丹麦人快乐的秘诀.  相似文献   

18.
《瞭望》2000,(35)
盛夏的八月,美国东海岸市城 华盛顿虽正值酷暑,但出于 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人们还是早早来到全美新闻俱乐部中心会场、听取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关于“中国文化美国行”活动的首场演讲。 赵启正的演讲,以“美国”二字在中文里的意思,这种西方人喜闻乐见的独特方式开始。他说,中国人刚刚知道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时,对她有多种中文译法,但最终译为“美国”──一个最好的中国式名字,会使一个不了解美国的中国人对她自然地产生几分好感。几句巧妙的开头语,引起了美国听众对演讲的兴趣。 赵启正在演讲中,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和真实的历史图…  相似文献   

19.
里根政府执政三年,下届总统竞选即将正式开场。它的外交政绩是得分多还是失策多,又到算算帐的时候了。 里根是以“保守主义”旗号入主白宫的,上台以后也企图以此“治国平天下”。但是,从过去的一年来看,美国在世界上遇到的事情,不顺心的居多,虽然这不等于说事事都是由于美国的失策或过错。 所谓美国的“保守主义”的对外政策,主要的表现有两点:一是同苏联抗衡,软硬兼施,以硬为主。二是以“意识形态”划线。或文或武,推销美  相似文献   

20.
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在美 国访问期间,白宫宣布, 美国将大幅增加对巴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国际舆论认为,这是自“9·11”事件以来美国改善美印关系,使美印、美巴关系处于平衡状态之后的又一重要举措。美国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玩”平衡,自有其战略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