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包括高校廉政环境文化建设、高校廉政精神文化建设、高校廉政行为文化建设和高校廉政制度文化建设四个方面。采用材料分析法初步提出选取的指标,依据AHP法确定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价指标权重值,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对六所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状况进行实际调查。由此得出,目前我国高校在廉政建议奖励制度建设、廉政学术氛围、廉政育人氛围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同时,通过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运行,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体现了其预测和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2.
李平贵 《学理论》2013,(33):354-356
反腐倡廉教育的过程实质就是廉政文化的传播和公民廉洁意识的培育过程。以崇尚廉洁、鄙弃贪腐为价值取向的廉政文化,反映了人们对廉洁政治和廉洁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在反腐倡廉教育系统工程中处于基础性地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高校学生反腐倡廉教育的基础工程。高校应当通过大力加强廉政理论建设、廉政制度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充分挖掘廉政传统资源,搭建廉政文化传播平台等一系列廉政文化的创建活动来推动大学生反腐倡廉教育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3.
廉政文化建设是推进廉政制度建设的基础和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廉政文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建设主体缺位且未形成合力、建设内容单一、建设途径散乱、建设对象范围较窄等不足。新时期,我国廉政文化建设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建设原则上应坚持承认共性、尊重个性原则,理念与制度同步建设原则,继承与创新原则。同时,在具体建设途径上要注重宣传教育,奠定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强化领导干部廉政自觉,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创新廉政文化形式和载体,构建廉政文化建设平台。  相似文献   

4.
高校廉政教育与廉洁文化建设是党和国家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高校自身的地位与特点、克服高校思想认识上的盲点与误区以及明确高校自身的职责与担当等方面考虑,当前高校廉政教育与廉洁文化建设应当强化学科意识。在广泛开展廉政教育与廉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深入挖掘学科中的廉政素材和廉洁文化因素,将学科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廉政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最大限度增强高校廉政教育的效果。以历史学科为例,高校廉政教育与廉政文化建设学科融入路径主要有:历史教材、历史文献、乡土历史故事、社会历史调查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中丰富的廉政思想对于我们加强廉政制度建设,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具有重要意义。要着眼于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以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加强“能廉”制度建设;要着手于完善领导干部激励保护制度,以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加强“促廉”制度建设;要着重于实现权力运行的法制化,以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加强“保廉”制度建设;要着力于完善监督约束制度,以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加强“必廉”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高校廉政教育与廉洁文化建设是党和国家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高校自身的地位与特点、克服高校思想认识上的盲点与误区以及明确高校自身的职责与担当等方面考虑,当前高校廉政教育与廉洁文化建设应当强化学科意识。在广泛开展廉政教育与廉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深入挖掘学科中的廉政素材和廉洁文化因素,将学科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廉政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最大限度增强高校廉政教育的效果。以历史学科为例,高校廉政教育与廉政文化建设学科融入路径主要有:历史教材、历史文献、乡土历史故事、社会历史调查等。  相似文献   

7.
廉政文化与廉政制度关系辨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当前对廉政文化与廉政制度关系的理解存有一定争议,不利于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开展。廉政制度与廉政文化既相互区别又联系密切。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于形成机制的理性与非理性、变迁的快与慢、强制约束与非强制约束、作用机制的外在与内在、功能的抑与扬等方面,二者的联系主要表现为融为一体、相辅相成的统一性。因此,在建设廉政制度与廉政文化时,既要看到二者的联系,做到互相促进,事半功倍;也要看到二者的不同,区别对待,重点突出,从而把预防与惩治、自律与他律、文化与制度有机地统一于反腐倡廉工作中。  相似文献   

8.
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管理的内涵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一映 《学理论》2011,(1):302-303
论述了廉政文化的内涵与特征,探讨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管理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管理的对策建议,包括:准确把握基本内涵,切实开展廉政文化教育;充分发挥宣传优势,大力弘扬廉政文化;大力贴近社会现实,增强廉政教育实效;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社会—技术—媒介—文化四者的连锁反应,赋予廉政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特质。高校肩负着为社会输送人才的使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兼具教师师德培养、学生品行塑造、和谐校园构建等多重意义。新时期网络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为高校廉政微文化建设带来更多可行性与创新性。构建无"微"不至的高校廉政微文化格局,需形成时时"在场"的高校廉政文化新媒体平台,以柔软的渗透丰富廉政微文化内涵,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廉政微文化品牌特色。  相似文献   

10.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价对于提高高校人员的廉政修养、提高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管理水平,指引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及改革的方向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价需要扩大评价的范围、明确指标的评价标准、完善指标权重的配置、加强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并深入开展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