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黑格尔法哲学理论体系中的自由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到目前为止,国内学术界对黑格尔法哲学理论体系中的自由概念的研究,存在着过于表面化的缺陷.在黑格尔法哲学理论体系中,"自由思维"是黑格尔构造法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他的法哲学理论体系是从"自由意志"出发,到"自由王国"的实现.黑格尔法哲学理论体系中的"自由",与爱因斯坦的"内心的自由"和"外在的自由",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黑格尔法哲学理论体系中的"自由"思想,不仅为现代社会和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为马克思创立共产主义理论提供了直接的理论素材,而且对人类的创造性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辩证法曾经作为认识世界与社会斗争的指导方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兴盛一时。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辩证法似乎要被打入冷宫。但实际上,黑格尔辩证法拥有其哲学自身的理路,对于它,庸俗泛滥的理解固不可取,简单的抛弃也非科学的态度。辩证法不是处世的小计谋,而是生命的大智慧,即是实现自由的方法和道路。在对自由的理解上,康德因其揭示了自由的先验来源而功不可没,然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却使自由从康德的“天国”回到了“人间”,“对立统一”就是要使自我在他者中实现自身的自由,使自由成为存在于他者之中的现实;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不是自我对异己的消耗,而在异己中保持住自己,它既成全了自身,也成全了他者。在这个意义上,辩证法是要让人在天地之间找到自身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第一个在广博和自觉的方式上说明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态。所有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黑格尔都阐明过。问题是在黑格尔那里,辩证法的规律是作为思维的规律硬加在自然界和历史上面而不是从它们当中抽引出来的。马克思的贡献在于他从黑格尔的唯心论中挽救了辩证法,使其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成为科学的理论形式,并运用于历史领域。马克思在他的许多重要著作中尤其对对立统一规律作了精辟、深刻的论述,因此可以说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学说是与马克思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但“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参加了这一理论创立”(《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33页)的恩格斯  相似文献   

4.
阿尔都塞从黑格尔的辩证法中看到其"过程性"的基本特征,并用以作为建构自己"无主体"的社会结构观的理论依据.阿尔都塞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解是片面的,他没有看到黑格尔辩证法的历史主义方面,以及其中蕴含着的深刻的主体性思想和人道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意志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其演变理路是:1.古希腊的英雄意志论;2.中世纪哲学的神本主义意志论;3.肇端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理性主义意志论;4.休谟的情感主义意志论;5.康德和黑格尔的客观理性主义意志论;6.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论;7.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意志论;8.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实践意志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意志论完成了意志论哲学的现代转向,将意志理论置于科学的实践基础之上,促使人的实践更加合理化,促进了人的意志、实践与社会实在关系的健康持续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能否恰当定位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内涵,不啻为准确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前提。这就要求在哲学史层面,重新审视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思想的承继关系。其中,只有先达到对概念进行反思的理论思维高度,才能进一步探讨实践对整个思辨体系的内在颠倒。由此可见,马克思对黑格尔精神辩证法的扬弃,毋宁是纯粹逻辑的概念式反思,逐渐现实化的过程。后者在重塑辩证法核心的同时,将成为解答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哲学基本问题的崭新范式。因此,以反思为基础的实践性,以及理论思维自身所蕴含的历史性,连同二者与哲学基本问题的必然关联,一并构成了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内在意蕴。这无疑为逻辑学、认识论与辩证法的三者一致,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思想契机。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哲学是实践的哲学,是人类解放的理论,这一理论的创立过程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密切联系在一起.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经历了从黑格尔的理性的人到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再到现实的人的过程,与此相应,他的哲学的创立也经历了从历史理性到人的本质的异化再到人的现实实践活动的过程.所以,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构成了马克思实践哲学创立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8.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思维活动.它的基本特征是"质疑--求异--求新--求变";它的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即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对立统一,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的对立统一,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对立统一,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对立统一,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的统一;它的基本要求是"有胆、有识、自主、敢试".  相似文献   

9.
蔑视和抛弃黑格尔是黑格尔逝世后欧洲思想界中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潮流;有些唯物主义者在反对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哲学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又重新回到了18世纪的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内部也出现了忘记辩证法原则的原初意义的倾向.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基于他们对马克思文本和当时的理论和政治现实的洞察,提出了"回到黑格尔"这个著名口号,要求回到黑格尔的有价值的思想遗产.这个口号的理论意义在于"回到黑格尔"实质上就是回到黑格尔的辩证法立场,回到黑格尔肯定人类精神作用的积极成果;是为了抵御实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侵蚀;最终是要回到历史的(社会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特性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而这些活动的主体包括个人主体和集体主体,人类自由的实现要依赖二者的和谐发展;这些处于具体社会关系中的主体的自由意志体现着自由的本质,但实在的自由只能是实践的产物,主体的意志自由也是随着实践自由的发展而发展;最后,现实的自由,是社会赋予的权利和主体自身的能力的统一,主体的权利自由和能力自由是自由的两个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