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近代中国警政遭遇的经济困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警察制度与工业文明相伴而生,近代中国警政因缺乏有力的经济支撑,无法取得长足进展。一方面,经费的缺乏导致警政效能的低下与腐败的滋生。由于依赖毫无计划的"就地抽捐",损害了警察应有的社会形象,加剧了警察与民众间的对抗,使得警察官署受制于绅董。警察经费的匮乏逼迫警政当局庇护社会丑恶并滥收滥罚,使得必要的职业训练无法保证,装备的齐全与科学更无由落实。基层长警恶劣的待遇则强化了警察职业低贱的社会认识。另一方面,经济上的贫困增加了民众遵守警察法令的难度。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西方各国普遍出现商业警务、市民警务、市政警务等新生警务力量,一种多元的、分散的、灵活的警务工作格局逐步取代了自近代警察诞生以来由警察独自承担维护社会治安责任的局面。为了实现多元化警务的规范发展,各国政府都在探索改革,学术界为此设计了四种改革方案:一是由公共警察通过合并与重组等方式建立一个包括各种警务工作主体在内的警察大家庭的"合并与重组模式";二是由公共警察充当掌舵者的"掌舵者模式";三是各种警务工作主体彼此独立、相互平等、共同为公众提供警察服务的"网络模式";四是让警察服务市场化,通过市场竞争来保持警察工作的生机与活力的"市场模式"。迄今为止,各国的改革都还处于试验阶段,有待于总结经验后进一步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3.
清末以后以秩序为目的、民众的权利自由为手段的"纯秩序化"的中国传统警察开始向法治化的近代警察转变,近代中国警政呈现一些直接的具体的民主、民权表征:一是清末以后的历届政府在制定警察法规时,莫不以承认民权为前提,警察法规不过是为其实施划定界限;二是警察执法实践层面已呈现尊重人权倾向;三是警察内部呈现出民主管理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英国近代警察制度的创建历程维艰,最终能在"跌跌撞撞"中保持前进的步伐,能够在全英国构建起了近代警察网络,其动因绝非是单方面的,而是多重因素催生的结果。既与英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旧有"警察"制度的败落以及不能满足人们对制度的需求有关,也离不开历史人物的率先呼吁与实践,以及政府的强力主导与推进。  相似文献   

5.
德国基本法律与内部规定对卧底警察不作为犯罪的不同规定给执法实践带来诸多困难,其根本原因在于将警察的一般义务适用于卧底警察,忽视了卧底警察的特殊义务。在卧底警察只是违反一般义务的情况下,不构成不作为犯罪,即使符合普通意义上的不作为犯罪条件,宜应排除其可罚性。卧底警察只有在违反特殊义务且有能力履行而不予履行导致危害结果出现的情况下才可能构成不作为犯罪,具备可罚性。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警察教育的发展与近代中国整个警察事业的发展同步。近代中国警察教育在近五十年的历程中,由散漫渐趋统一,由幼稚渐近成熟,反映了近代警政及警察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最初启蒙,是从清末国人认识外国在华的租界"巡捕"开始的,而促使大规模创建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重要领军人物,当推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如同毛泽东当年所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一样,笔者认为,研究中国警察史,也不能忘记张之洞。  相似文献   

8.
作为宪政运动组成部分的中国警察近代化是以移植西方警察制度为基本路径的,但近代中国等级特权观念依旧牢固,个人主义依然发达,"官本位"观念仍极浓厚,教育水平也很落后,国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致使曾成为社会进步表征的中国近代警察很难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警察教育的发展与整个警政建设同步。近代中国历任当局对警察人才及警察教育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并且出台了一系列警察教育法规。这种重视及相关经验值得当代中国警察教育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清末政府初步创建近代警政的基础上,北洋政府在"划一警制"思想的指导下,对全国警政进行调整,发展和健全了警察制度。纵观其十七年的警政建设,其发展和进步主要表现在建设的主动性、警察法律法规的完善和警察教育体系化等方面,其局限性则主要表现在特殊时期强化了的镇压职能以及所形成的警察、军队与特务的紧密结合,既扭曲了制度本身,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