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PP与中国的经济一体化法动向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力 《政法论丛》2011,(3):26-33
在APEC框架下进行的TPP(环太平洋战略性经济合作协定)是一种广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突破了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法的地理邻接性的空间限制,而其中的美国、日本等国的动向对中国经济贸易发展有重大影响,因此中国有必要在战略高度上审视其经济一体化对策,积极应对TPP带来的新挑战。从国家利益出发权衡利弊,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到TPP谈判进程中。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贸易、投资、金融等多种经济要素问的关系从未如此的紧密过。"与投资有关的贸易措施"实际上可看作是WTO多边贸易体制下的"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TRIMS)的反对命题。制定或采取何种贸易措施以达到东道国吸引外资,或对外资进行政策上规制,已为各国越来越重视。本文从贸易与投资的关系入手,对"与投资有关的贸易措施"做了简要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各国和地区出于经济、政治特别是地缘政治、经济利益的考虑,而通过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及经济货币联盟等不同形式,加强本地区的经济贸易合作。在此背景下诞生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以其新颖、独特的运作方式,在众多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中格外引人注目。本文试图从国际法尤其是国际组织法、多边贸易法制的角度探析APEC作为政府间合作组织,其迥异于一般国际或区域经济组织的特征,从中归纳出APEC模式对破除区域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国际贸易法制的示范意义,以及对传统国际法律秩序的变革、创新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建立了三国自由资本模型,通过分析各国市场规模、比较优势、贸易自由度等因素对国家和区域产业份额及福利水平的影响,考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其次运用面板引力模型对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了实证评价,检验了东亚经济一体化对贸易、生产、投资领域以及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最后在理论模型和计量检验的基础上,结合东亚区域经济崛起的客观事实,提出了深化东亚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笋 《现代法学》2006,28(6):34-44
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环境损害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国际社会已开始尝试运用贸易投资条约防范贸易投资自由化带来的消极环境影响。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为代表的国际投资法立法新模式,在其投资章节中规定了环境条款,试图兼顾投资自由和环境保护两种利益需求。虽然实践表明,该协定仍然没有有效协调投资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在执行上出现了诸多法律冲突,但该协议所彰显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不得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立法理念和原则,可能会成为未来国际经济法中重要的理念和原则,将会对未来国际投资法和国际经济法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2001年APEC上海会议上,墨西哥提出了主办区域和双边投资规则与协定研讨会的建议,得到了部长会议的响应。目前,APEC这一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制定区域多边投资协定是决定APEC命运的一个契机。中国应该抓住机遇,为推动APEC进程做出长足努力。  相似文献   

7.
曾彦  曾令良 《时代法学》2012,10(5):12-17
跨境经济合作区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这种经济合作模式,较之于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态,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跨境经济合作区只覆相邻国家特定的毗连区域而非整个国家疆域;合作的主体是毗邻区域的地方政府而非中央政府;合作的内容以贸易和投资为核心,并可以根据需要扩展到交通、通讯、旅游、环境等领域。跨境经济合作区应建立在由上位、中位和下位三级法律基础上并有完善的机制作为保障。拟定的中越河口——老街、中老磨憨——莫丁、中缅瑞丽——木姐三个跨境经济合作区,仍处在建设的初期,其法律框架的形成和管理机制的建立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合作近年呈加速发展趋势,并出现了显著的贸易与投资“内敛”趋势。中国要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着眼于市场多元化战略,统筹贸易、投资、金融等政策措施,实现区域经济合作布局的总体协调。  相似文献   

9.
对外投资风险和对外投资中可能产生的争端是在实际的贸易合作过程中投资者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毋庸置疑,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投资争端是无法避免的,目前,世界上现有的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也不能够全面、有效地解决"一带一路"建设和贸易合作中所出现的投资争端。文章认为,为了更好地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并保障对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需建构符合"一带一路"建设和贸易合作实际的对外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建构对外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现实意义非凡,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贸易合作的投资者带来更多的信心、信任和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0.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使得跨国投资行为日益突出。为了有效规制跨国垄断行为的消极影响,维护本国利益,各国纷纷开始寻求反垄断合作并取得了相当成效.本文通过对国际合作的理论前提构架在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效果原则及积极礼让原则的三个层面分析研究,从而对我国在反垄断法实施方面开展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提供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1.
王先文 《中国监察》2012,(12):56-57
近年来,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紧密结合公司改革与发展实际,坚持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以深化管控一体化为重点,以推进"阳光工程"为抓手,以实施廉洁从业风险防范管理为载体,不断完善企业管理体系和内控机制,逐步建立符合中电投实际的惩防体系基本框架,为集团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推进管控一体化改革,建立健全廉能统一的权力配置机制集团公司按照"总部‘四个主体、两个中心’(规划主体、投资主体、资本运作主体、监督考核主体,以及决策中心和管理控制中心)、二级单位利润中心、三级单位成本中心"的管控定位,深入推进管控一体化改革,从源头上减  相似文献   

12.
风云图片     
APEC贸易部长会议6月6日上午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APEC21个经济体成员负责经贸事务的部长、副部长、 经济体代表出席了会议。本届会议主席,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宣读了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发来的贺信。江主席在贺信中说,中国作为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东道主,在与各成员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确定了“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  相似文献   

13.
正2月的宁波,春意融融。20日和21日,来自21个APEC经济体和世界银行、国际反腐败学院等相关国际组织的130多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深化以追逃追赃为重点的务实合作,共同探讨反腐败议题。2014年,由我国担任APEC轮值主席国,监察部担任APEC反腐败与提高透明度工作组主席,主办两次工作组会议及相关专题研讨会。此次在宁波举行的研讨会以"腐败资  相似文献   

14.
论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状况、特征和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岸经济关系问题,是两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经过近20年的发展,大陆已成为台湾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顺差来源地,台商对大陆投资的数量强劲增长,区域相对集中,单体规模加大,增资扩股较多,且由出口加工型向市场占领型拓展,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拓展,第二产业向一、三产业拓展。两岸产业正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变。究其原因,互补互利是基础,依存依赖是原动力,经济全球化是外在力量,地缘亲缘是人力量。入世后,两岸经济关系将有新的发展,近期而言,两岸贸易和投资将进一步增长,两岸投资将向科技型、服务型、内销型、双向型转变。远期而言,将加快两岸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逐步架构“大中国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15.
APEC即亚太经合组织自成立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亚太地区各成员国之间交流、讨论和协调经济政策和贸易政策的论坛。然而,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各成员国的努力,APEC的组织结构逐渐完善,合作内容也得到扩充,已经发展成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APEC与传统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相比,既有其共同之处,也有其特殊性一面,本文在此对其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兰花 《法学评论》2005,23(4):96-101
欧盟法作为自成一体的特殊法律体系,有关贸易与环境争端的解决也颇具特色。本文通过欧盟条约生效前后有关相称性原则的两个典型案例,着重对此类争端解决中本原则的适用作初步探讨,试图理清相称性原则在欧盟一体化的贸易与环境平衡过程中适用标准的逐步演进,并论述欧洲法院解决贸易与环境争端的特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APEC是内部联系较为紧密的区域经济组织,具有共同的遏制腐败犯罪的必要性。《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各缔约国提出的反腐败要求是APEC成员间合作反腐的基本依据。但由于区域结构的特征与成员体各方的政治模式、法律制度和现实状况不同,深度合作的基础还存在一定障碍。这种困境,一方面使一些跨国腐败犯罪案件因相关成员体在合作条件上缺乏共识而未能得到及时处理;另一方面,对于正在被调查、处理的腐败犯罪案件,也因各司法区管辖权的独立性和执法机制的刚性而面临"双重追责"或刑罚失度等不公平待遇的危险。文章提出,APEC成员应当在依照《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腐败行为实行一体化预防和追查的基础上,践行《北京反腐败宣言》达成的共识,创新建立惩治腐败犯罪的一体化机制。通过APEC会议协商,确定一套统一的处理涉外腐败案件规则,由其中一个国家(或其独立司法区)对案件行使司法管辖权,负责侦查(包括共同调查)、起诉和审判。除司法协助外,侦查、起诉和审判案件的程序适用法院地法;对犯罪人判处刑罚的实体规定适用犯罪行为地法;对犯罪行为地处于多个国家(或其独立司法区)的情形,以选择对犯罪人相对有利的法律予以适用。  相似文献   

18.
曾炜 《时代法学》2004,2(5):52-59,115
目前 ,在全球和区域两个层面 ,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正如火似荼 ,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而以区域一体化为最。经济一体化必然会对国际法和国内法产生巨大的影响 ,同时国际法和国内法的相应变革也是保障经济一体化成果并促进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适应和调整由于经济一体化各国日益密切的经济关系的过程中 ,国际法不断地国内化 ,反过来国内法也不断地国际化 ,这种互动使得国际法和国内法的界限不再清晰 ,全球范围内的法律规范不断朝着日益趋同甚至统一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9.
曹俊 《中国司法》2003,(10):61-62
多边贸易体制中的投资措施即《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所指的“投资措施”,是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与贸易无关的投资措施,如与知识产权贸易和服务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不在此列。东道国采取的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是多种多样的,只有那些针对货物贸易的流向和贸易本身并对贸易构成限制或损害作用,且与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定不符的才称之为“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  相似文献   

20.
区域贸易对多边贸易的影响究竟是倾向于促进还是冲击,目前尚无定论。以APEC为例,在一定范围、程度以内,区域贸易对多边贸易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促进、补充作用,而不是冲击和削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