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国际人道法的界定及其与战争法、武装冲突法的等同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际人道法是由协定和习惯构成,从海牙法和日内瓦法发展而来的,在国际性和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限制作战手段和方法,保护已经或可能受武装冲突危害的人员及财产,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武装冲突中人道要求的统一的国际法规则体系。从理论层面说,不加限制地把国际人道法与战争法,武装冲突法等同起来,多有不妥。国际人道法的内容包含于战争法、武装冲突法之中,只是战争法、武装冲突法的主体部分。只有把战争法、武装冲突法限定为指称作战行为规范的时候,才可以把它们等同起来,相互替代使用。  相似文献   

2.
作为国际法的一个分支,国际人道法旨在保护未参与或不再参与敌对行动的人员,并限制作战手段和方法的使用,因此。国际人道法也被称为战争法或武装冲突法。在国际人道法的传统理论观点中,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的平民面对非法拘禁时不受人道法的保护。回顾1995年前南国际法庭上诉庭在塔迪奇一案中的判决所建立的标准,无论是国际武装冲突还是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保,面对非法拘禁时,平民均应受到人道法保护。  相似文献   

3.
英国著名国际法学者劳特派特先生有一句名言“如果国际法处于法律的尽头 ,那么战争法就更是处在国际法的尽头了。”的确 ,一方面 ,有详尽阐述且仍在不断发展的国际人道法规则体系 ,这些规则编纂在各国同意的公约中 ,在学者的论文中被宣称为惯例 ,在法庭判决中得以展示。另一方面 ,有科索沃、波斯尼亚、大湖地区、车臣、黎巴嫩、塞拉利昂、阿富汗、斯里兰卡及伊拉克的交战实践。这一不断扩大的差距使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失望 ,并使他们怀疑 :国际人道法这一国际法的分支是否仅仅是一个完美的理论体系 ,能否对国际关系产生影响”。1999年红十字国…  相似文献   

4.
2006年武装冲突法大事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对“习惯国际人道法”进行系统研究 2006年,ICRC在北京等地举办圆桌会议,向各国政府和学术代表宣传习惯国际人道法研究的意义,介绍习惯国际人道法研究的成果,希望各国能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接受这些规则为“习惯国际法规则”。当然,就习惯国际人道法研究本身看,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5.
《适用于网络战争的国际法塔林手册》(以下简称“《塔林手册》”)分别讨论了一般国际法和国际人道法如何适用于网络空间和网络战争中的重要问题。《塔林手册》对适用于网络战争的国际法进行的系统归纳和总结,将会影响国际社会对网络战争的认识。但是《塔林手册》在编纂方式和国际专家组的人员构成方面存在先天不足,而且其中的若干具体规则也与现今国际法有些许出入。《塔林手册》究竟能在什么程度上影响国家实践和国际法的发展,还有待检验。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我国军事法学界对于战争和武装冲突法律制度有国际战争法、武装冲突法、国际人道法和国际人权法等称谓。笔者认为武装冲突法继承了国际战争法的大部分内容,是后者的现代表述。而国际人道法是武装冲突法中关于人道主义保护的内容,为其所包含。国际人权法与武装冲突法中的人道主义保护内容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在同一种精神和价值下呈现出相互交融的趋势。因此,笔者认为用武装冲突法表述上述法律体系最为恰当。  相似文献   

7.
国际人道法在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的适用,对国家主权、国际条约法、国际人权法、国际刑法及国际法体系有重大影响。无论是国际法还是国际人道法都是开放发展的体系,随着时代的进步、实践的发展,国际社会必将不断解决非国际性武装冲突适用国际人道法存在的问题,非国际性武装冲突适用国际人道法的影响将日益扩大、规则将不断完善、效力将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8.
传统意义上,国际人道法是适用于战争或武装冲突的规则。随着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日益增多,因其特征、形式与战争行为存在诸多相似性,导致其在实践中面临类似于战争的行为和后果。这就要求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要充分考虑到国际人道法的适用问题。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能否适用国际人道法,如何适用国际人道法以及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出现对国际人道法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学界使用战争法、武装冲突法、战争与武装冲突法、国际人道法和国际人道主义法等词汇表达类似甚至是相同的法律体系。笔者认为国际武装冲突法及国际人道法是目前并行的两种法律体系,国际武装冲突法可以囊括国际人道法,但国际人道法却不能替代国际武装冲突法。其称谓不同,反映的是传播、研究者的职能需求及立场不同。  相似文献   

10.
据联合国的报告显示,在非洲地区的武装冲突中,大量的儿童流离失所受到严重的生命威胁。一部分的儿童,因为受到不法武装组织的诱骗失去了学习和在成人保护下的美好童年,被征募为儿童兵,成为武装冲突中的“炮灰”。除此之外,大量儿童面临着在武装冲突中遭受残杀、性暴力、绑架等犯罪行为的严酷命运。国际社会一致认为,必须严厉谴责此种将儿童卷入武装冲突的行为。而从国际法的角度出发,此种行为严重触犯了国际人道法、国际人权公约、国际刑法等国际法内容,必须依法予以禁止及严惩。  相似文献   

11.
武器的发展及运用与国际人道法的互动关系作为国际人道法的主题贯穿于国际人道法的发展之中。进入21世纪以来,武器的发展与运用对国际人道法提出了新的挑战,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计算机网络攻击与诉诸战争权的关系、在地球轨道部署常规武器是否具有合法性、无人攻击机对诉诸战争权与战时法提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国际红会在整个国际法领域内是比较独特的。它的性质和职能源于由国际社会订立的关于国际人道法体系的国际法律文件。尽管国际红会在性质上是一个非政府国际组织,但它被赋予以国际法人的身份,在执行其使命时可以直接与各国打交道,与战争或武装冲突中的各武装团体打交道,并在国际刑事司法机构中享有作证豁免的特权,在国际关系一定范围内享有法律人格。  相似文献   

13.
雇佣军问题对国际人道法的冲击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传统意义上的战争,主要是指国家相互之间的武装冲突行为。然而,2003年伊拉克战争及美国战后对伊拉克的占领,其中尤其是费卢杰事件中的黑水公司,表明私人军事(保安)公司也开始介入到武装冲突或战争中来。然而,“雇佣军”性质的私人军事(保安)公司参加战争,使得军队开始“民营化”,使得现代战争或武装冲突在组织结构上发生一个质的变化。私人军事(保安)公司似乎与国际法定义下的“雇佣军”不相符合,所以,现代战争结构正在发生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它表明人道法在新形势下正在受到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国际人道法的全部价值,在于通过国际法为武装冲突受难者提供保护。对妇女保护的有力和周全,是国际人道法完善的重要标志。本文针对国际人道法在保护妇女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明确保护原则,周全保护范围,强化危害妇女行为的法律惩治等措施完善国际人道法保护妇女的制度,推进国际人道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国际人道法作为保护战争受难者的重要手段,在当前遇到了来自多个方面的挑战,例如政治需要对国际人道法适用的冲击、如何规范新的作战手段、对"反恐"战争和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的战争受难者的保护、对区分原则的理解差异、国际人道法的例外规定等都使国际人道法的执行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16.
20 0 4年 10月 15 - 16日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与复旦大学国际法研究中心在上海联合举办了“武器与国际人道法研讨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驻东亚地区代表团傅天羽团长、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地雷 -军控部法律处彼德·赫尔比主任、多米尼加·洛耶副主任、前南国际刑事法庭刘大群法官、朱文奇检察官 ,及军委法制局、总参履约局、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研究部的代表和有关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会议主要围绕以下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一、国际人道法对武器的调整1.国际人道法包含调整武器的规则。西安政治学院的俞正山教授认为 ,国际人…  相似文献   

17.
国际人道法的实施和现有人道法规则在当代面临五大挑战:如何认识恐怖主义并合法地与恐怖主义作斗争;如何认识诉诸战争权和战时法的关系;如何认识特殊情况下战斗员和平民的区分;如何确保国际人道法在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的适用;如何确保对现行人道法规则的尊重。  相似文献   

18.
从“非法战斗员”看反恐行动中国际人道法的适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事件之后,美国以"反恐"为名,提出"非法战斗员"一说,使国际人道法现有的保护体系受到冲击。在反恐行动中能否适用国际人道法,如何适用国际人道法,成为国际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挑战,国际社会应当尽快采取措施,充分发挥联合国在国际反恐合作中的主导和协调作用,在遵循公认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国际人道法,使反恐行动在更加全面、公正的法律机制下运行。  相似文献   

19.
实现"人道要求"是国际人道法的价值指向。战争遗留爆炸物严重危害了和平居民的生命与健康,而国际人道法的现存规则却是凤毛麟角,大量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国际人道法的发展和完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主要应从解决问题的预防性和补救性措施提出对策,包括对作战手段和方法的限制和禁止,警告义务和清除责任的明确,以及监督机制的构建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由海牙国际法学院和中国国际法学会联合主办,并由我国最高人民法院赞助的海牙国际法学院1987年北京讲习班于j4月1 3日在北京东方饭店举行开课典礼。典礼由中国国际法学会副会长、国际法学会联系会员、北京大学王铁崖教授主持。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宦乡,中国国际法学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任建新,海牙国际法学院副董事长曼·拉克斯(M·Lachs)教授,荷兰驻华大使冯·登·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