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大党员是党内权力的主体和行动的主体,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员主体地位的确立,只有党员的主体地位充分确立才能真正实现党内民主。为此,必须切实保障党员权利、推行党务公开、不断推进党代会常任制、推进党内选举制度的完善和改革、进一步完善党内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
广大党员是党内权力的主体和行动的主体,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员主体地位的确立,只有党员的主体地位充分确立才能真正实现党内民主。为此,必须切实保障党员权利、推行党务公开、不断推进党代会常任制、推进党内选举制度的完善和改革、进一步完善党内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3.
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需要多方举措,具体地说,一是进一步完善候选人产生制度;二是要逐步扩大选举的范围和层次;三是要进一步改革完善差额选举制度;四是要调整代表结构,提高代表素质;五是要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程序;六是要建立健全党内选举监督机制;七是要建立与选举相配套的有关制度;八是要探索和建立其他一些制度。  相似文献   

4.
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大通过的新党章对党的建设的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强调实行党务公开制度、党代会代表任期制度,改革党内选举制度,积极推进党内氏主制度建设;强调实行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制度、巡视制度,大力加强党内监督制度建设;强调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干部考核制度,健全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回避、交流制度,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强调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5.
从长远看,完善人大制度的关键点无疑在于选举制度改革。但由于选举制度改革的敏感性和艰巨性,通过完善选举制度提高人大代表素质、推动人大制度发展。只能是立足长远的事情,目前更应该注重发挥已当选代表履职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北京作为新农村建设首善之区,各区县大力推进农村基层党内民主,探索实现党内民主多种形式。本文以北京部分区县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调查为基础,针对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中改革与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决策机制、监督制度以及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等问题进行研究,希望总结出当前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共识性成果。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报告指出: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提高工人、农民代表比例,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强化全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这一论述涉及了党代会、全委会和常委会三个党内权力机关,其要义是要充分发挥党内多主体优势,并利用程序机制,不断扩大和增强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8.
黄胜林 《长江论坛》2006,(5):12-14,22
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构建科学有效具有中国特色的执政党党内监督体系,必须改革党内选举制度,实行党代会常任制,完善集体领导制度,强化党内专门监督,切实发挥各类监督主体和形式的作用,不断提高党内监督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9.
秦馨 《传承》2009,(6):24-25
共产党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发展党内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键。发展党内民主必须提高党内民主意识,建立健全党代会制度、选举制度、监督制度等制度,完善党内权利保障机制,以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如何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其主要对策就是要改革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建立和实行与党内选举制度相配套的党内权力制约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