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延静  陈文韬  马壮 《台声》2023,(11):88-90
<正>《甄嬛传》《狂飙》《流浪地球》……近年来,众多优秀的大陆影视作品跨越海峡,在对岸走红,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来到大陆,逐梦演艺圈。近日,3名台湾文艺青年做客中国新闻网《青听·两岸》栏目,分享了他们在大陆的光影故事,畅谈两岸影视产业异同,期盼未来透过更多的交流,共同向世界传递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2.
交流集锦     
陆东红 《两岸关系》2010,(10):56-57
10月18日,第四届两岸媒体“锦绣天府行——西部大开发十周年看四川”联合采访活动在成都正式启动,来自台湾《中国时报》、《台湾新闻报》等6家台湾媒体以及新华社、中新社等8家大陆媒体的记者在四川进行为期5天的采访活动,一起见证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四川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李晛 《台声》2023,(11):94-97
<正>在辽宁有一群跨海而来的台湾青年,他们用自己的创意巧思和努力在这里筑梦,展示才华和抱负。来到大陆,他们见证了大陆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在辽宁他们结识了新的朋友、凝聚了新的情感,感受到了同胞的热情和温暖。他们是两岸融合发展的“先行者”、正能量的“传播者”。他们以各自的方式告诉我们他们跨越海峡的筑梦故事。  相似文献   

4.
王缇娜 《台声》2011,(12):78-78
2003年初我从台湾前来大陆工作至今,除了为自己当年孤注一掷的“先知先觉”而沾沾自喜外,也为两岸在签署ECFA之后对未来有更深的期许,历史的见证已从过去一窝蜂的“台湾的大陆热”转换到现在的“大陆的台湾热”。  相似文献   

5.
《黄埔》2010,(3):13-13
3月30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王毅接受台湾《旺报》专访,就大陆对台政策以及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两岸基层民众交流、大陆对台采购等台湾民众关心的问题回答了《旺报》的提问。  相似文献   

6.
<正>《原乡》以两岸关系为题材,反映了20多年前去台老兵思念家乡亲人,冲破重重阻挠返乡探亲的动人故事,是一部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沟通了解、密切感情联系的艺术佳作。——张志军老兵不是一个孤独的群体,他们一头牵着大陆,一头连着台湾。这个群体已经成为台湾人的一部分,然而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他们心中有一个清晰的信念: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同胞永远是一家人,国  相似文献   

7.
《两岸关系》2010,(4):4-5
<正>3月30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王毅接受台湾《旺报》专访,就大陆对台政策以及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两岸基层民众交流、大陆对台采购等台湾民众关心的问题回答了《旺报》的提问。  相似文献   

8.
鲁洪柯 《台声》2010,(5):34-34
<正> 3月30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接受台湾《旺报》专访,就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两岸基层民众交流、大陆对台采购等台湾各界关心的问题回答了《旺报》的提问。王毅对《旺报》的谈话是迄今为止大陆方面对于ECFA问题最详尽的一次说明,谈话有助于化解岛内基层民众对于ECFA的误解和疑虑,有助于两岸加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6,(13)
正近审稿,首次深读了一组台湾青年眼中的大陆文章。这是几年前,台湾《两岸犇报》发起并主办的两岸青年研习营活动中的一个征文环节,本刊协办。征文年年有,只在岛内,皆为台湾青年。从构想、发起、征稿、刊登、评阅,《两岸犇报》同仁辛苦始终。过去,我编辑也会从他们的征文中偶编一二篇上来,看了,登了,只是以示参与,并表贺意,并未能产生什么这想那想。即便我刊也有《我看大陆》专栏,  相似文献   

10.
<正>“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乡愁》这首诗里深深地吐慕着拳拳的游子之心,引起两岸同胞强烈共鸣。乡愁里,蕴含着台湾同胞对亲人同胞的思念、对回归故土的渴望、对两岸统一的期盼。也正是这股乡愁的力量,召唤着一批又一批台湾青年回到祖国大陆的怀抱,积极投身到大陆相关省区、特别是福建省热火朝天的乡建乡创事业中;他们是乡村建筑设计师、乡村营造师、村庄规划师、文创设计师、生态“新农人”……他们正努力以自己的兴趣发挥热情和专业与专长,  相似文献   

11.
许言 《台声》2005,(7):48-49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正在大陆参加经贸活动的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国民党副主席萧万长接受《台声》专访时表示,两岸自由贸易区应当以CEPA为目标,需要两岸在税收等政策优惠方面达成更多的共识,而这是一个分阶段建立的过程,目前尚不能期许大陆单方面出台对台湾工业产品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2.
王尧 《两岸关系》2011,(9):45-47
最近,两部大陆电视剧《新还珠格格》和“新水浒》在台湾引发不少“口水”。其实,这两部剧中也不算严格意义的大陆剧,“新还珠”编剧是著名的琼瑶奶奶,《新水浒》中也有台湾演员,但在两岸娱乐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今天,要找到一部纯粹的大陆剧也不太容易,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5,(4)
<正>1月31日,以"台湾人看大陆""大陆人看台湾"为主题的第五届《旺报》两岸征文活动在台湾高雄佛光山举行颁奖典礼。大陆作者陈凯翔的《司马库斯的美丽与灵性》、台湾作者张雁雯的《一条围巾下的文化分野》分获大陆组和台湾组首奖。陈宏的《对民主的憧憬与相像》、曾泰元的《三访朱自清背影月台》等14篇征文分获两组别优秀奖和佳作奖。中国文化院院长许嘉璐、《旺报》社长黄清龙、著  相似文献   

14.
张莉 《两岸关系》2009,(2):15-17
日前,大陆方面公布了《关于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项目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鼓励符合条件的大陆企业积极稳妥地到台湾投资,台湾方面也修正了《大陆地区经贸专业人士来台从事相关经贸活动申请案件审核处理原则》。新的一年,台湾当局如果能对大陆企业赴台投资予以开放,使两岸资本流动实现自由化,两岸经贸往来实现正常化,两岸关系将迎来“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和大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沙蓬  辽野 《台声》2001,(6):45-45
为庆祝《中国台湾》网中文版改版暨英文版开通,海峡两岸各界人士齐聚北京,举行“中国心、两岸情”联谊会,共叙两岸亲情。   《中国台湾》网是中国大陆一家关于台湾问题的大型专题网站,它以客观报道台湾问题,准确反映两岸关系为己任;以推动海峡两岸交流,展示大陆与台湾骨肉同胞的亲情,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为宗旨。突出服务性与亲和力是《中国台湾》网的鲜明特色。《中国台湾》网与《台声》杂志合作开办的“文化与交流”等栏目,将使反映台胞心声的《台声》的内容及时上网,实现了优势互补。   联谊会上,五洲金网公司董事长薛平向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两岸农业交流及台商在大陆的农业投资日渐增多,尤其是福建和海南与台湾的农业合作十分活跃。两岸如果能提高合作层次,使双方农业蕴藏的优势和巨大潜力发挥出来,建立两岸一体化大农业,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其前景非常乐观。 今年5月,台湾《联合报》开辟专题报道“两岸农业合作前景”,透露台湾方面既希望互利互补进行合作交流,又怕大陆农业发展给台湾带来冲击。该专题报道认为,大陆地区农村劳动力充足、农业种源资源、农业基础科技研究等均极为丰富,而且大陆农产品市场需求甚大;台湾地区则在资金、生产和运销以及经营管理技术等较大陆进步。两岸农业互补互利存在巨大空间。 从两岸整体看,台湾还不能作为一个完整的农业生产体系,如果把台湾农业作为中国农业发展的一部分,两岸之间进行整体规划,各自发展优势,可以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台商在大陆可建立专业农业区,从事某种农产品的开发、生产,达到  相似文献   

17.
严俊 《台声》2004,(Z1)
朋子,你好。你问过我多次演艺圈两岸婚姻方面的故事,这封信就跟你谈谈这方面的问题。古今中外皆同理,明星从来都是大众瞩目的焦点,何况还是两岸婚姻这个新鲜的话题。网上和坊间报章杂志报道的,连小朋友们都耳熟能详,想你在大陆也听到过许多。追溯最早的两岸婚姻,大约要算台湾艺人凌峰了,80年代末期,台湾“解严”之后,因为拍摄台湾第一部介绍大陆风光的电视片《八千里路云和月》,凌峰来到大陆。那时不要说拍片,来大陆的台商都很少,和贺顺顺在大陆结婚,更可算开风气之先,这在当时的演艺圈很轰动。他们的故事,你一定知道很多,还是谈谈其他人吧…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台声》2013,(4):112-112
【读者来信】 你好!《台声》的老师,我是来自台湾台中的锺恺原,前段时间在台湾的一家书店里看到了《台声》杂志,很高兴能看到一本专门报道两岸新闻的杂志,我想你们的杂志在大陆也是很有影响力的。  相似文献   

19.
文宁 《台声》2010,(3):48-49
有这样一些台胞,他们以财经人士的身份率先加入到两岸交流活动中来,成为两岸经贸交流活动中的积极支持者和参与者,不管是MOU、ECFA,还是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几乎在每一项重要经济活动之中,总能看到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辛勤耕耘的背影。这是一批行事低调但又对大陆和台湾财经界有着很大影响的人士,他们凭借国际化眼光和专业化的素养,默默地和大陆同事一道,在银行、证券、期货、信托等行业贡献着自己的激情和才智。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开设《台湾金融人在大陆》栏目,与广大读者一起陆续走近他们。  相似文献   

20.
高旭  张亚静 《台声》2023,(2):70-72
<正>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两岸同胞相向而行,不断走亲走近。他们有的是深耕地方产业的台商代表,有的是两岸交流领域的资深人士,有的是初到大陆工作生活的台湾青年,还有两岸婚姻家庭中的台胞小朋友……2022年,他们过得怎么样?一起来听听他们的讲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