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新庆 《台声》2024,(2):76-79
<正>偶尔翻检旧时书稿,一篇已发黄的、字迹模糊的短文“蹦”了出来。细细算来,那是28年前去台湾回来时写的。寻着模糊的字迹,看着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图片,好像又回到当年乘大巴车环游台湾岛的情景。1989年,我出版了大陆首部《公路客运服务学》专著,其中有一章是介绍台湾的公路交通的,可我却一直没有机会去台湾实地看看。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8,(8)
正据台媒报道,大陆经济发展持续加速,吸引各地人才效应不断扩大,很多台湾青年想去大陆发展,一方面想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更多展现,另一方面,希望会有更好的职涯发展前景。然而,有位台湾网友在社交网站上发文表示,他毕业后选择留在台湾工作不想去大陆,他认为去了大陆也未必会比待在台湾好。却被自己的女友骂"没上进心",女友认为大陆现在机会这么多,薪水也不错,怎么不去闯闯看?甚至两人最后还吵到分手。让他难过地问:想跟女友一起留在台湾打拼,真的错了吗?  相似文献   

3.
福建与台湾一水之隔,近在咫尺,台湾又曾经是福建的辖区,而且台湾居民多是从福建、特别是从闽南移居的,其道德观念、生活习俗等基本一致,历来关系密切,涉台婚姻自然较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台湾同胞回乡探亲、旅游和经商者日益增多,涉台婚姻也逐年上升,漳州市1990年时为4对,1996年发展到近200对。来大陆求偶的台胞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去台人员年迈返乡,落叶归根,找个伴安度晚年,或者要他们的子女回乡认祖,在家乡找个对象;二是来大陆投资经商者,因长期居住大陆,需要女人照料而结婚;三是来大陆旅游结识伴侣或者因各种…  相似文献   

4.
王振林 《黄埔》2010,(4):55-55
2010年4月15日至24日,我随北京市人大农委考察团,应台湾有机农业研究基金会之邀,专程考察了台湾农业合作社和有机农业。通过实地考察和座谈,使我对台湾的农会和有机农业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从中受到了很大启发。考察之余,走马观花地环游了台湾岛,从而对台湾有了浮光掠影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正>2007年,27岁的蒋浩廷从台湾来大陆工作,因缘凑巧,他和一位陌生的江西女孩走到了一起。如今,他们经营着一家培训学校,还有两个可爱的孩子。两个弟弟在大陆求学回台湾都成"学霸"在大陆刚开始工作的两年时间里,蒋浩廷在上海的一家公司负责协助台湾企业来大陆投资。"其实是我爸爸先来大陆,他带着我的两个弟弟到上海念书。"蒋浩廷说,"两个弟弟当时成绩不好,爸爸也对  相似文献   

6.
“陆资入岛”的新进展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月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关于"陆资入岛"提出以下几点希望:"一个是希望大陆的龙头企业能够到台湾去考察和投资,能够起到示范和带动的效应;第二,我们希望台湾能够进一步完善投资的政策体系,能够为大陆的企业去投资提供一些良好的保障;第三,我们希望台湾、大陆的各个行业结合岛内的产业特色,开展有针对性的对接活动。我觉得这点对台湾应该有帮助,因为台湾不同的区县,  相似文献   

7.
台湾爆发“3·18”学运的一个深刻背景原因是近年经济持续低迷不振。台湾经济困境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物价变动及劳动市场等方面。由于民间消费与投资增长乏力、出口竞争力明显下降、工业生产增幅小、服务业发展不平衡,导致总体经济增长动力明显不足。造成台湾经济困境的原因,除了全球景气衰退与台湾自身结构性问题外,近年台湾经济还面临一些新问题的严峻挑战。一是区域经济整合潮流对台湾的冲击效应日益明显;二是台湾应对大陆经济转型发展乏力;三是经济振兴严重受困于政治因素。台湾突破经济困境的路径,关键在于要排除非经济性因素障碍,深化与大陆经济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大陆市场和区域整合来提高自身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2001年中国大陆新批台资项目4214个,较上年增长36%。截至2001年底,祖国大陆已累计批准台资项目50838个,合同台资500多亿美元,实际使用台资293.4亿美元。2001年祖国大陆对台湾出口为50亿美元,而进口为273亿美元,其直接和间接诱发的台湾产值为546亿美元,台湾对大陆出口顺差达到223亿美元;自去年11月开始,大陆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地。10年来,台湾从大陆获得的贸易顺差累计达1400亿美元。台湾对大陆出口额的65%来自于大陆台商回岛采购。台湾已成为大陆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进口市场;而大陆则是台湾第三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9.
1996年11月下旬,我有幸作为“‘京沪台籍大学生访问团”的一名成员,到宝岛台湾访问、交流、观光。在短短的十天访问行程中,我们受到了台湾乡亲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并参观了台湾的几所大学,领略了台湾岛的秀美风光。所见所闻,使我们备感亲切。随着九七的临近,香港似乎已和大陆连在了一起。而台湾在感觉上仍然有距离,有隔阂,这是我离开大陆前的印象。但是到了香港我却发现,尽管他名义上已与大陆结为一体,但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已使她脱离F东方文化的氛围。直耸入云的高楼大厦中间是狭窄的街道,使人感到窒息压抑;时常映入你眼…  相似文献   

10.
数字     
《台声》2013,(3):15-15
95% 2月3日,台湾1111人力银行发布的调查显示,台湾岛内逾半数上班族看好大陆发展潜力。调查报告指出,64.88%的受访上班族看好大陆发展潜力,且有95%的上班族愿意赴大陆发展。46.25%的上班族认为,当前两岸货币、金融协议签署是让他们赴大陆发展的最大诱因;其次是两岸海空直航;第三是大陆城镇化趋势;第四是“投保协议”签署。  相似文献   

11.
朱余生 《两岸关系》2008,(10):40-41
王国达1959年出生在台湾,1989年开始到大陆寻找商机。1992年底他在上海七宝镇开创力国针织有限公司,从事袜子生产,至今已15个年头。“我的祖先从大陆移居到台湾已经是第8代了。1992年我从台湾移居到七宝镇,从我算起我是第一代……”回忆这段经历,王国达无限感慨。  相似文献   

12.
《创造》1995,(2)
通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经济──“中国大市场”庞中英提出21世纪的中国经济是“中国大市场”经济。其理由有五个:中国大市场正在形成的第一个表现是大陆市场的日趋扩大;第二个表现是香港与大陆的经济日趋一体化;第三个表现是台湾经济对大陆经济的空前依赖;第四个表现...  相似文献   

13.
李英明 《台声》2011,(5):30-30
农业合作一直是两岸交流的核心议题,目前呈现出几个现象:双边农产品贸易总额均有所成长;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规模逐渐增加,但是大陆来台湾进行农业投资项目很少,投资金额仅1.5亿美元;大陆已经成为台湾农产品最大的销售市场。  相似文献   

14.
张诗羽 《台声》2011,(10):49-49
从热闹的北台湾到明丽的南台湾,作为大陆与台湾交换生的短暂时光中,我的足迹遍及全岛的重要都会和旅游景点。说也奇怪,在台湾时,我把大多数的时间用来抱怨和想家;离开后,却陷入了对台湾深刻的怀念中。正如浪漫主义所谓的“思乡情结”,只有那永远不可贴近的远方,才是灵魂的故乡。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09,(1):85-85
一个普遍的印象,就是台湾的东西贵。其实也不尽然。一般来说,大陆便宜的东西,台湾贵;大陆贵的东西,台湾反倒便宜。比如,同样一支牙膏。大陆也就是3块钱,台湾可能要9块钱。但同样一件世界名牌。大陆可就比台湾贵多了。有了这样一个基本信息。在台北旅游购物心里就比较有底了。  相似文献   

16.
海峡两岸各有个半屏山,她构成了台湾岛是从大陆飘移出去的美丽传说。1988年我曾有机会去粤闽浙沿海考察,见到了面对太平洋的这个半拉子山;1992年我去台湾探亲,骑车做环岛游时,在台岛西海岸也看到了面对大陆的那个半拉子山。然而,千万年前她俩是不是一座山?就很难说清楚了。在查阅大量地理学、地缘学、板块结构地质力学、近陆海岛生物学之后证实,台湾岛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沉降,海水浸入,地震坍陷,而与大陆隔开后形成的。而顶顶有力的佐证,是两岸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人缘往复的真人实事,构成了无数的真正的山海奇观…  相似文献   

17.
读者问     
《台声》2014,(5)
<正>1.我是台湾高雄人,现在在大陆经商,孩子到了入学年龄了,请问台胞子女申请在大陆入托以及接受中小学教育的流程是什么?答: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从当地台商投资服务中心开具"台胞子女入学身份证明";持"台胞子女入学身份证明"和"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及有效签注,到居住地所在区县教委申请入学,由区县教  相似文献   

18.
第三属中国儿童水墨画大展海峡两岸儿童“圆我民族风情”圆展开幕式,于7自22日在北京中华民族园台湾景区隆重举行。来自台湾的获奖儿童和大陆画童参加了北京中华民族园、台湾隔山画馆共同举办的这一活动。“画我民族风情”是第三届儿童水墨画展的主题。由历届两岸评委...  相似文献   

19.
张敏 《台声》2002,(7):11-12
日前,笔者再次遇到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郭俊次博士,故人重逢,分外高兴。他依然爽朗而健谈,依然心系两岸,为两岸交流而奔走。郭俊次先生是台南县人,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他经常说:“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这有什么不对呢?这有什么不好呢?”有时还要豪迈地加上一句:“我是中国人,我骄傲!”当台湾岛内一些“台独”分子混淆是非,否认一个中国原则时,郭先生站出来公开表示:“大陆是中国的一部分,港澳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也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和大陆,同属于一个中国,这有什么不对呢?这对台湾有什么…  相似文献   

20.
郭雪筠 《台声》2023,(2):100-103
<正>返回台湾之前,我已经想好要做一组专题:去多拍些在台湾街头巷尾的“新一代”大陆食品。什么叫新一代呢?不同于从小看到大的山东馒头、山东牛肉面,还有四川菜云南菜这些中餐厅,我想去找台湾最近几年才出现的大陆食品(多数是在抖音爆火后出现)。这些并不难找,热心的朋友A帮我拍摄了便利店卖的魔芋爽零食,热心的朋友B拍给我台北市区的网红酸菜鱼店(需要排队至少2小时吧),我在家附近的夜市捕获了两家专门卖大陆零食的小摊贩,李子柒螺狮粉一包约29元(人民币,下同),卫龙辣条一包9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