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天津支部生活》2013,(3):14-15
“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愤图强,用自己的工作创造财善,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走最幸福的。”“天津市出租行业津城的士雷锋车队现在开始点名。”“雷锋——到(众人齐声)”“王文成——到”“谭肇乾——到”“姜文升——到”“律永利——到”“孙连举——到”……“这是雷锋车队每次集体活动前都会举行的点名活动。”队长王文成告诉我们,“这种形式就是为了激励我们永远铭记雷锋精神.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雷锋车队的成员。”  相似文献   

2.
<正>抚顺市望花区有一家特殊的银行,1961年,雷锋存下100元钱却再未取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里曾被称为“七百储蓄所”“和平储蓄所”“雷锋储蓄所”,如今是中国工商银行抚顺雷锋支行(以下简称“雷锋支行”)。时间是忠实的记录者。数十年来,雷锋支行不仅珍藏着雷锋这张永远的定期存单,也接续弘扬着雷锋留在这里的大德大爱,  相似文献   

3.
<正>这是3月1日在湖南雷锋纪念馆拍摄的雷锋雕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0年,从一个人到几代人,从一个人到全社会——神州大地上,  相似文献   

4.
——在著名的美国西点军校大厅悬挂的5幅英雄肖像中,雷锋的肖像排在第一;军校学生手册上印有雷锋的名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作为鼓励学员的警句格言。 ——泰国政府翻印题为《雷锋》的小册子发给国民,鼓励国民学习雷锋精神,为国家为社会多做有益的事。  相似文献   

5.
雷锋是1960年1月8日从鞍钢入伍到营口的。起初雷锋在新兵连参加训练。一个多月后,新兵训练结束,领导考虑到雷锋在鞍钢曾开过拖拉机,就将他分配到运输连开汽车。这时,我开始了与雷锋的交往。刻苦学习驾驶技术当时,运输连驻地在原212部队附近,1961年移到今营口市天主教堂对面,那几间房子今天仍然保留着。“服从革命需要,革命需要我去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这是雷锋向组织上表明的态度。雷锋到运输连后,首先学习驾驶理论。汽车专职理论教员王光祥负责对雷锋进行辅导。雷锋虽然…  相似文献   

6.
陈熹柳 《党建》2012,(6):46-46
“用10套《雷锋全集》换一个‘雷锋书屋’”,这是湖南省益阳市红十字会大学生村官志愿服务队萌发的一个公益创意。他们通过微博联系每一位愿意捐赠闲置图书的网友,向其邮寄一本《雷锋全集》,邀请其在上题写学习雷锋心得和对山区孩子的勉励,同时把《雷锋全集》转赠给另一位愿意参与图书流转活动的网友,通过“滚雪球”似的爱心传递,来弘扬雷锋精神,汇集各类图书,最终实现为农村儿童建设“雷锋书屋”的愿景。  相似文献   

7.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书写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全国随之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而在毛主席题词前的一个多月,在雷锋生前所在部队的沈阳军区抗敌剧团正紧锣密鼓地排演着一出名为《雷锋》的话剧。周恩来总理先后两次观看此剧,毛主席也在百忙之中完整地看完此剧,并对张玉敏的表演给予了肯定……自1962年8月15日雷锋去世后,张玉敏成了人们接触到的第一个“鲜活”的雷锋形象。如今,40年过去了,作为第一个在舞台上塑造雷锋形象的演员,他始终难忘扮演雷锋的前前后后。今年已经73岁的张玉敏,自1984年离休后,…  相似文献   

8.
<正>雷锋,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承载着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从一名普普通通的汽车兵,到全国人民学习的道德榜样,雷锋以其22岁的短暂生命,谱写了辉煌壮丽的人生诗篇,树起了一座令人景仰的道德丰碑。从“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的坚定信仰,到“忠于革命忠于党”的赤胆忠心;从“把别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的助人精神,到“永做革命的螺丝钉”的敬业态度;从“不受百炼,难以成钢”的刻苦品质,到“生活好来别忘本”的朴素作风……雷锋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  相似文献   

9.
<正>在雷锋精神的发祥地抚顺有这样一个派出所,它以“雷锋”为名,用雷锋精神铺就护民、便民、爱民的底色。“接过雷锋的枪,为民守四方。”在4.2平方公里的辖区内,抚顺市公安局望花分局雷锋派出所36名民警扎根群众,秉公真诚,以小我奉献大爱,用心用情守护着3.5万户居民、7.1万人的平安。传承精神的火炬传承,是最好的守护;坚守,是最好的传承。  相似文献   

10.
<正>著名诗人贺敬之在长诗《雷锋之歌》中深情地写道:“一九六三年的春天,使我们如此地激动!——历史在回答:人呵,应该这样生!路呵,应该这样行!”60年过去,中国人的心窝里依然住着一个雷锋。在他牺牲的纪念日,抑或每个普通的日子,总有人走进雷锋纪念馆,再次聆听、追寻他的故事。而在有些人心中,“雷锋”这两个字是如此深沉,关于雷锋的记忆更是刻骨铭心。因为雷锋曾经真真切切地出现在他们的人生中,  相似文献   

11.
张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空军医学系七九级学员,1982年7月为抢救掏粪落池的社员光荣献身。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援予张华以“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的光荣称号。1958年10月10日,张华出生在黑龙江省虎林县一个革命军人家庭,父亲张文良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母亲潘葵花曾在解放战争时期做军人家属工作,都是有30多年党龄的老同志。后因工作调动,全家来到饶河县,后又往在七台河市,张华6岁入学读书,从小爱听故事爱唱歌,他最爱唱的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最爱听的是“雷锋的故事”.有一次他依偎在父母身旁听完…  相似文献   

12.
季明 《发展论坛》2003,(3):35-35
2003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0周年。雷锋,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40年前亲手树立起来的典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从培养“四有”新人的高度,大力倡导向雷锋学习。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结合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提出了“学习雷锋同志,弘扬雷锋精神”和“一定要继续在全国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的新要求。从20世纪60年代到进入21世纪,雷锋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名字已经同党的形象、人民军队的形象和社会主义精神文…  相似文献   

13.
孟红 《党史纵览》2023,(3):12-16
<正>1962年8月15日,“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不幸因公殉职,年仅22岁。次年3月5日,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公开发表,从此,每年3月成为“学习雷锋月”,学习雷锋活动在全国广泛开展,雷锋事迹及其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中得到广泛传播并发扬光大。雷锋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温暖了他人,照亮了他人。本文撷取了几则战友与雷锋的交往经历以及后续故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宦萍 《学习导报》2012,(6):64-64
今年是雷锋逝世50周年。雷锋精神再次受到关注。 雷锋是和平年代所有英雄人物中生命力最强的一个,是“英雄中的英雄”。他经受舆论多元化的洗礼是必然的,但各种质疑并没有对雷锋精神中的核心元素构成伤害。雷锋是位善良的好人,待人热情,处事积极。“做好事”是几代中国人对雷锋精神最通俗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雷锋逝世50周年。雷锋精神再次受到关注。 雷锋是和平年代所有英雄人物中生命力最强的一个,是“英雄中的英雄”。他经受舆论多元化的洗礼是必然的,但各种质疑并没有对雷锋精神中的核心元素构成伤害。雷锋是位善良的好人,待人热情,处事积极。“做好事”是几代中国人对雷锋精神最通俗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正>雷锋的故事,陪伴着我们成长。他的名字,我们铭记于心;他的事迹,我们耳熟能详。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人民日报》发表,从此,每年的3月5日成为“学习雷锋纪念日”,3月也成为“学习雷锋月”。中国社会历经时代变迁,雷锋始终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敬仰,雷锋精神始终是人民心中的一面光辉旗帜。201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7.
2012年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逝世50周年。自1963年3月5日毛泽东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以来,雷锋在亿万人民群众心中,始终是一个光辉的榜样;雷锋精神作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宝贵财富,深深融入时代精神之中。  相似文献   

18.
6月25日,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里传来“有许多活雷锋,也把功劳建,各行各业真的是模范”的豫剧唱词,之后,胸戴雷锋徽章的宋清梅代表一个团队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的荣誉称号,这个团队就是邓州“编外雷锋团”,而宋清梅则是雷锋生前所在团第几任团长、现任“编外雷锋团”团长。  相似文献   

19.
<正>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杂志“学习雷锋同志专辑”刊发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时光荏苒,举国上下学习雷锋的活动却从未中断。说起毛主席为雷锋题词,不能不提到时任中国青年杂志社思想教育组副组长王江云。因为当年他的一个提议,才诞生了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这段历史佳话,在记者多次报道下,已为大众所熟知。然而,有关王江云等人为编辑、出版《中国青年》“学习雷锋同志专辑”的另一段故事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20.
1962年8月15日.年仅22岁的雷锋在执行任务时不幸殉职。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脑海里,温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房。一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曾伴随多少人从幼年走向少年.又从少年走向青年,雷锋不仅是一个名字,他更是一个象征、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