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价值观念是人们对社会经济活动在价值上作出的判断和评价,也是整个文化观念系统的核心基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定的价值观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生长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人们的价值观也不断更新和发展,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价值观。而价值观念一经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反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是大学生特殊的社会历史境遇和自身心理发展状况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地说,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现实基础,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和社会氛围的影响是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催化剂,而青年期心理特征是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心理条件。 首先,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推动价值观念的变革,这是大学生价值观念变化的现实基础。价值观念是人们对社会经济活动在价值上作出的判断和评价,它是文化观念系统的基础,也是人们行为趋向的精  相似文献   

3.
《实践》2020,(8)
正每个时代、不同社会,都有由其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并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所谓"普世价值",是指超越阶级、超越国家、超越历史,对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适用通行的自由、民主、人权等资产阶级价值观念。近年来,经过批驳辨析,"普世价值论"这种错误思潮在我国的泛滥虽已呈减弱之势,但仍暗流涌动。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从未放弃对我进行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普世价值论"就是这种战略图谋中的一个"撒手锏"。与"普世价值论"的斗争,既是价值观念之争、思想文化之争,更是道路之争、制度之争。  相似文献   

4.
一、价值观念误区的表现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形形色色的价值观念涌现出来,面对这种现象,一些同志持完全肯定的态度。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体制,它要求全新的价值观念体系与之相适应,因此必须改革乃至牺牲某种社会理想信念,实现价值观念的全面转变。另一些同志则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市场经济客观上造成了人们价值观念的“紊乱”和“退化”,甚至造成某种社会价值理想和信念的“危机”,我们必须树立坚定正确的价值观。走出价值观念的种种误区:  相似文献   

5.
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一个政权稳固的重要基础和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是凝聚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马克思主义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其主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但与此同时,在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下,非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念也有所滋长:耻言理想、蔑视道德、“躲避崇高”、“告别革命”、拒斥传统、不要纪律的言论时有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正在悄然成为一些人的价值信条和生活哲学。意识形态领域这些非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的滋长,极易导致…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仅使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大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且也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和挑战,重新认识个人价值观念,对个人价值的重新定位,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两种价值观 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一定的价值观念总是和利益相联的,利益是最集中最充分显示价值的测量器,人们通过追求自己一定的利益来体现个体的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一种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为人们…  相似文献   

7.
范玉刚 《奋斗》2011,(11):27-29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文化发展不仅被中央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上,而且再次强调社会核心价值对文化生产的引领作用,对此我们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产业竞争力之间的深层次关系上予以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新的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完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适应与引导市场经济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现代市场经济精神文明的生成过程。特别是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匍且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匍且转型时期,正面临着一场价值观念的剧烈震荡和变革,考察和审视人们在价值取向上碰撞冲突的现状,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无疑是现时代的一项重大课题。市场经济犹如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深刻地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辟了新天地;另一方面,它又引起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异、冲突与失衡…  相似文献   

9.
价值观是人在认识和行动领域关于某类事务是否“值得”的一种判定。是人们对某类事物是否有价值、具有何种价值以及如何实现价值的根本看法。中国共产党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念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对价值观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形成了源于传统又高于传统,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黄强 《求是》2014,(6):39-40
<正>云浮是全国农村改革综合实验区,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新形势下,如何实现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云浮的办法是,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传统优秀文化在"活"的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人心,真正成为人们的价值追求,就必须与中国人思想深处最核心的价值观念相结合,与中国传统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价值选择问题在社会的发展中具有根本的性质.因为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主要是价值观念的变化.然而,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对于究竟应该选择怎样的价值观念这个问题,人们的认识分歧很大,甚至截然相反.这种状况的存在对现代化进程的负面影响之大是无庸置疑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现代化思潮和反现代化思潮之间的斗争就表现为不同的价值观念之争.因此,使人们在价值选择的过程中统一认识,消除分歧,对于推进现代化事业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拟从价值选择的方法论问题入手,对现代化过程中应该选择怎样的价值观念和不应该选择怎样的价值观念的问题进行探讨,力求使人们在这个问题上达成统一认识.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民族文化认同提出了内在要求:其一,社会经济体制全面转型导致人们价值观念多元化。价值观念多元化具有双刃性:既是社会的巨大进步又存在自身困境,而民族文化认同有助于国家凝聚力增强;其二,文化认同实质是一种“自我认同”,是以核心价值为原则的民族归属意识。民族文化认同的方式和程度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为加强民族团结、凝聚合力、统一意志、遏制分裂、消除政治歧见提供了最坚固的精神堤防。倡导与强化中华民族文化认同需要处理文化核心价值与多元价值的辩证关系,从而重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形势下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成为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新着力点。  相似文献   

13.
宋博  ;裴桂清 《奋斗》2014,(12):37-38
核心价值观是鉴别文化软实力高低最为核心的指标之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为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不仅可以为我国经济发展助力,有助于社会凝聚成一个能集体行动的共同体;更可以为我国社会发展铸魂,赋予人们行为以社会价值,提供精神动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从事商品经营活动中所共同具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外显于厂风厂貌、内敛于员工心灵中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一种意识形态。企业文化重视人的因素,强调精神文化的力量,希望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凝聚企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企业员工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而努力,并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15.
社会价值观是反映社会利益、规范社会秩序、引导社会行为的重要规范。社会价值观具有多样性和非等值性,其功能具有特殊性和普遍性要求。社会价值观需要刻意的培育与塑造才能健康成长,其得以形成并发展的最终根源在于特定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一在社会价值观建设中要正确处理两个关系:一是处理好“旧”与“新”的关系,在扬弃旧有价值观与吸纳外来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创造符合自己时代需要的新型价值观;二是处理好“一”与“多”的关系,在存在着多样价值观的社会,要有效地维护社会核心价值,形成一种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变化,与此紧密相连的企业文化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越来越引起理论界和企业界的重视。本文就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谈几点认识。(一)企业文化过于企业正确的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是企业及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与它的价值观念强烈地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企业中的人既受它的熏陶,又以本身的行为体现这种特征。企业价值观从意识形态这个深层次影响企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决…  相似文献   

17.
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精神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面对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现实,张掖市广泛开展以“大家讲”、“大家唱”、“大家行”为主要内容的“我信我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服务活动.广大干部群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认真真“讲起来”、开开心心“唱起来”、踏踏实实“行起来”,特别是注重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用先进典型这个最鲜活的教材和最直观的导向,引导和激励人们崇德向善,扎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人知人晓”向“人信人守”转变,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张掖大地生根、开花、结果,凝聚起强大的社会正能量.  相似文献   

18.
努力构建和谐行政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叶 《新湘评论》2007,(10):45-46
和谐行政文化是指特定的行政管理系统在行政实践中将和谐思想、价值、道德等因素灌输给行政主体,形成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的行政意识、思维方式、思想素质、价值观念、道德;隹则、行为模式、作风习惯等的总和。和谐行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想信念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行政实践中。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注重“和合”之道,强调行政人员团队精神和凝聚力,追求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郭红梅 《先锋队》2013,(26):49-50
企业文化,也被称作组织文化,是一个企业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是全体员工共有和衷心认同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行为等外在表现形式。作为社会大文化的一个子系统,企业文化客观地存在于每一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立性及其核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传统文化。这种独特的文化既展现了瑰丽多姿的珍宝,又背负着沉重的、有时又使人难以承受的历史负荷,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从早期儒家伦理道德的著名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苟子等人的思想倾向看,其核心是一个“仁”字。孔子创立的“仁学”,可以说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孔子的“仁者爱人”体现了注重人的价值观念,并以此作为社会实践的出发点。当他的弟子伸弓问什么是“仁”时,他回答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既强调了人的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