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见新党主席郁慕明时,殷切期盼两岸同胞“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胡锦涛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两岸同胞的福祉,关系全体中华儿女的福祉。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复兴。两岸同胞必须抓住机遇、团结一心,努力推动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繁荣昌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的  相似文献   

2.
《两岸关系》2023,(5):43-44
<正>两岸一家亲,携手赢未来。以“奋斗新青年·融合新时代”为主题的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年东湖论坛系列活动于4月24日至28日在湖北成功举办。论坛上,8名在鄂台青围绕求学、创业、就业、融合等主题,以视频短片和现场访谈形式,分享在大陆打拼的经历和感受。两岸300余名青年围绕“携手担当历史使命,共襄民族复兴伟业”展开研讨,共同推进鄂台青年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3.
《两岸关系》2023,(10):38-39
<正>9月15日,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在浙江杭州举办开幕会暨主论坛。本届论坛以“同心合力迎亚运,携手共绘新蓝图”为主题,两岸500余位嘉宾和青年代表相聚一堂,共叙青年交流合作,共谋两岸融合发展。把握历史大势,坚守民族大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本届论坛致贺信,指出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总体方略中,开创性地先后提出了“两岸一家亲”“两岸命运共同体”“两岸心灵契合”“两岸共圆民族复兴中国梦”“两岸融合发展”等一系列论述,构建了国家统一大业重要理论。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提出“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主张,不仅着眼于解决当下台湾问题,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现,同时高屋建瓴、高瞻远瞩,着眼于台湾问题解决的同时,推动两岸同胞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5.
川文 《台声》2018,(13)
正6月23日至24日,以"新时代两岸关系走势与展望"为主题的第三届两岸关系天府论坛在四川成都都江堰市召开。海峡两岸60余名知名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和"涉台外部环境变化与两岸关系走势""民族复兴前景下台湾社会治理及民意走向"和"两岸经济社会交流合作的前景与作为"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交流,为新形势下推进两岸关系融合发展、增进两岸民众福祉凝心聚力、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6.
<正>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两岸关系已经开创出和平发展的新局面,已经开辟出和平发展的道路。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是骨肉天亲的一家人,把民族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我们要积极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通过两岸同胞交流合作,厚植共同利益,增进民族认同,增强文化纽带,融合彼此感情,深化相互信任,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7.
<正>精彩摘要今年恰逢海沧台商投资区创立30周年。作为全国设立最早、面积最大、功能最强的国家级台商投资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海沧建设发展特别是做好对台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海沧台商投资区因台而立、因台而兴,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和民族伟大复兴,是海沧台商投资区使命所在,责无旁贷。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向内"。立足地方需求,发挥台湾所长,在互利双赢中促进自身发展、实现自身进步,在发展进步中增强吸引力、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向下"。立足民间、基层,让两岸交流交往扎根于人民群众日常的生产生活实际中。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必须坚持久久为功,在鼓励探索、宽容失误、不断完善的磨合互动中实现心灵契合。  相似文献   

8.
正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两岸关系的未来和希望。我们积极支持两岸青年多接触、勤来往、深交流,共同担当民族大义,扛起时代责任,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推进两岸青年交流合作是时代的召唤。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项对台重大政策主张,为我们立足新时代、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中推进祖国统一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9,(9)
<正>5月5日,中央台办、国台办主任刘结一在两岸青年交流合作北京峰会开幕式上致辞,希望两岸青年共同担当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在两岸融合发展中建功立业。刘结一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号召新时代中国青年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  相似文献   

10.
《黄埔》2013,(6):F0002-F0002
10月25日,第四届“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在湖北武汉市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黄埔同学及亲属160余人参加论坛活动!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宣布论坛开幕,湖北省委常委张岱梨、台湾新同盟会会长许历农、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林上元、大陆黄埔后代代表徐小岩、香港黄埔后代胡葆琳、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  相似文献   

11.
<正>一、参与见证了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时刻2005年,南京市台办先后参与见证了江丙坤"破冰之旅"、连战"和平之旅"、宋楚瑜"搭桥之旅"以及郁慕明"民族之旅"等两岸重要历史事件。2009年、2014年,南京市台办分别承办了两岸两会领导人第三次会谈以及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正式会面等重要涉台活动,南京屡次见证了两岸关系发展的不断突破,在两岸政党交流成功开启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全国唯一用台商命名的论坛,台商论坛已成为两岸企业家高端交流合作平台之一。8月23日,第十四届台商论坛启幕登场。本次论坛延续"两岸智慧共话发展大计携手合作共绘美好愿景"主旨,突出"同心同向砥砺前行相促相生融合发展"主题,两岸政界、学界、商界嘉宾逾500人齐聚一堂,深入探讨两岸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思路,持续注入两岸产  相似文献   

13.
正7月17日至18日,第四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在广东省中山市成功举办。论坛以"弘扬中山精神、共谋民族复兴"为主题,举办了"台商一起来融入大湾区"主题活动、中山精神与民族复兴研讨会、两岸青年研习营、"中山杯"大湾区台企慢投垒球邀请赛、孙中山文化史迹游等系列活动,就中山思想与民族精神、孙中山文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山精神与两岸青年等议题进行交流研讨,对话沟通,达成重要共识。  相似文献   

14.
费敏  周长乐 《台声》2014,(7):38-39
<正>6月16日,第六届海峡论坛·第三届共同家园论坛在福建平潭举行。两岸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各界人士共300余人汇聚平潭,围绕"自由港——平潭发展的选择"这一主题,就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开放开发,以及如何与台湾深入对接、构建两岸的共同家园等议题展开探讨交流、建言献策。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副主任龚清概,福建省委常委陈桦、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全国台企联会长郭山辉等领导与嘉宾出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12月20日,全国台企联农业工作委员会周年会议暨新时代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举办。国台办经济局副局长袁野、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夏青林、天津市台办主任刘剑英、全国台企联荣誉会长丁鲲华、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程金中等出席会议并致辞。论坛特邀新党主席郁慕明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两岸企业界、学界人士  相似文献   

16.
<正>8月16日下午,台盟北京市委第十二届"交流与共享"研讨会在北京台湾会馆隆重开幕。两岸150名嘉宾围绕"加强两岸各界交流携手实现民族复兴"和"促进科技文化交流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两大议题展开专题讨论。出席研讨会的嘉宾有台盟中央副主席杨健、全国台联副会长纪斌、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杨艺文、台盟北京市委主委陈军,以及台湾中华民族发展基金会董事秘书长朱瓯、台湾东海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潘兆民、台湾中华文化复兴在理党主席兰梁筱娟等人。杨健首先向与会嘉宾表示了诚挚的欢迎。他指出,  相似文献   

17.
<正>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两岸青年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致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新时代给两岸青年特别是广大台湾青年带来无限机遇,两岸青年的奋斗又可为民族的未来注入青春力量。只要两岸青年共同承担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必定能早日到来。  相似文献   

18.
正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了《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的重大政策主张。习近平总书记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融合发展的新理念。现阶段,我们要在实践中如何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经济、社会、文化基础,为两岸和平统一积累更多更有利的条件,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相似文献   

19.
林上元 《黄埔》2014,(1):41-41
正自2010年以来,"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已连续举办4届,成为两岸黄埔同学和亲属深入交流、密切感情的重要平台。今天,来自两岸的黄埔同学及亲属、专家学者及有关方面人士紧扣"两岸情·中国梦"这一主题,围绕"孙中山与民族复兴"、"黄埔精神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等专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9,(7)
<正>4月4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刘结一在北京会见出席第三届海峡两岸学生棒球联赛开幕式的台湾嘉宾和两岸学生代表。刘结一表示,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希望两岸青少年成为团结友爱、携手奋进的好朋友、好伙伴,成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生力军。两岸青少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