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越 《新长征》2015,(1):4-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总目标的提出,是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提升,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勾画出更加清晰的奋斗愿景。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内涵十分丰富,是贯穿全会精神的一条主线,是理解《决定》内容的总纲。它揭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方向、总抓手、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重大意义等,我们要深刻理解并准确把握。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相似文献   

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法治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做出了系统论述,不仅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纳入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范畴,而且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依法治国实践的全面深化方面更是提出了成立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制定国家监察法等内容,为今后五年我国的法治建设做出了明确规划。  相似文献   

3.
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做出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认真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了全面部署,标定了法治中国的新方位,绘就了法治中国宏伟蓝图,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  相似文献   

4.
翁淮南  张纪  张少义  陈蓉 《党建》2014,(9):16-23
在前进道路上,我们将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越是伟大的事业,往往越是充满艰难险阻,越是需要开拓创新。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推进依法治国。推进依法治国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和关键内容,以推进依法治国所能唤起的制度力量,必然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依法治国,对培育优良党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巨大推动作用。党的优良作风,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依法治国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以党的优良作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是当下每个党员干部应该具有的历史担当。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回应了人民呼声和社会关切,必将有力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四中全会强调法治社会是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重要任务,是构筑法治中国的重要基石。一、法治社会概念的丰富与发展2013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  相似文献   

6.
袁达松 《前线》2013,(11):37-39,4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这是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更加明确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7.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全过程,提高党的自身建设法治化水平,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社会公正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生命线。依法治国应该以公正为前提条件,形式公正是依法治国的保障,实质公正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社会公正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石和灵魂,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衡量器。因此,应以公正为理念,实现科学立法;以公正为准绳,推动严格执法;以公正为信念,推进全民守法。而这一核心价值的实现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关键少数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角色、职责以及依法治国在中国的内在逻辑都决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抓住关键少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关键少数发挥作用需要注意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培育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住关键少数应该完善信息公开、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将依法治国理念融入到对关键少数的遴选和考察中去。  相似文献   

10.
《党的建设》2014,(11):33-3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公报中,“法治”一词出现了50余次,“依法治国”也是高频词。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依法治国作为主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强调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这是一个深刻总结历史、着眼未来的战略部署,标志着我们党对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通过认真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我对党中央在新形势、新任务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有了更深的认识和领会。感悟之一:从历史维度看,《决定》展示了我们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定决心  相似文献   

13.
孙宝洪 《新长征》2014,(12):14-1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新形势下我们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献,标志着我们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中国法治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伟大进程的重要性《决定》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的执政兴国,事关人民的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  相似文献   

15.
<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强国的重大课题,只有正确破解这一重大课题,才能真正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任务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10月23日闭幕,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公报中,“法治”一词出现了50余次,“依法治国”也是高频词。  相似文献   

17.
《奋斗》2014,(11):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我们要深刻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着力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扎扎实实把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融入到推进我省法治建设工作当中。  相似文献   

18.
这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经验,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作出部署,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齐心协力,为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奋斗。  相似文献   

19.
《党建》2013,(3):6-6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3日下午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强调,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了顶层设计,由此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常态。全会提出实现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的五个原则,是依法治国之本,是建设法治新常态的重要遵循,必须牢牢坚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