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拉美政治稳定之中有变化:地区政治局势相对平稳,政治进程基本按预期发展;与此同时,政治发展出现一些新的显著变化,政治力量的接近与分野日益复杂,左翼力量之间差异日益明显,政治改革的任务依然紧迫。2006年拉美经济继续在上升的通道中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稳定且持续好转的宏观经济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相对坚实的基础;国际收支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继续保持顺差;通货膨胀率创下了近10多年来的最低纪录;在保持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拉美各国结合本国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相应调整,某些领域中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2006年拉美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2006年拉美国家的对外关系呈分化走势:美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扩大,但未动摇美国在拉美的地位;由于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日益下降,美国开始调整对拉美的政策;在地区关系中,拉美国家继续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但合作缺乏实质性进展,内部摩擦和矛盾不断扩大;拉美国家与欧洲、亚太和非洲的多元化外交积极且富有成效。2006年拉美社会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主要社会指标逐步改进的趋势更为明显;社会形势相对稳定,但社会冲突时有发生,局部地区仍有动荡;当前拉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稳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期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政治室主任袁东振、经济室主任吴国平、国际关系室主任贺双荣、社会文化室主任刘纪新盘点2006年拉美地区形势,分析今后一个时期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2006年拉美政治稳定之中有变化:地区政治局势相对平稳,政治进程基本按预期发展;与此同时,政治发展出现一些新的显著变化,政治力量的接近与分野日益复杂,左翼力量之间差异日益明显,政治改革的任务依然紧迫。2006年拉美经济继续在上升的通道中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稳定且持续好转的宏观经济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相对坚实的基础;国际收支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继续保持顺差;通货膨胀率创下了近10多年来的最低纪录;在保持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拉美各国结合本国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相应调整,某些领域中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2006年拉美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2006年拉美国家的对外关系呈分化走势:美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扩大,但未动摇美国在拉美的地位;由于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日益下降,美国开始调整对拉美的政策;在地区关系中,拉美国家继续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但合作缺乏实质性进展,内部摩擦和矛盾不断扩大;拉美国家与欧洲、亚太和非洲的多元化外交积极且富有成效。2006年拉美社会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主要社会指标逐步改进的趋势更为明显;社会形势相对稳定,但社会冲突时有发生,局部地区仍有动荡;当前拉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稳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期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政治室主任袁东振、经济室主任吴国平、国际关系室主任贺双荣、社会文化室主任刘纪新盘点2006年拉美地区形势,分析今后一个时期的走向。  相似文献   

3.
2006年拉美政治稳定之中有变化:地区政治局势相对平稳,政治进程基本按预期发展;与此同时,政治发展出现一些新的显著变化,政治力量的接近与分野日益复杂,左翼力量之间差异日益明显,政治改革的任务依然紧迫。2006年拉美经济继续在上升的通道中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稳定且持续好转的宏观经济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相对坚实的基础;国际收支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继续保持顺差;通货膨胀率创下了近10多年来的最低纪录;在保持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拉美各国结合本国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相应调整,某些领域中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2006年拉美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2006年拉美国家的对外关系呈分化走势:美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扩大,但未动摇美国在拉美的地位;由于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日益下降,美国开始调整对拉美的政策;在地区关系中,拉美国家继续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但合作缺乏实质性进展,内部摩擦和矛盾不断扩大;拉美国家与欧洲、亚太和非洲的多元化外交积极且富有成效。2006年拉美社会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主要社会指标逐步改进的趋势更为明显;社会形势相对稳定,但社会冲突时有发生,局部地区仍有动荡;当前拉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稳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期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政治室主任袁东振、经济室主任吴国平、国际关系室主任贺双荣、社会文化室主任刘纪新盘点2006年拉美地区形势,分析今后一个时期的走向。  相似文献   

4.
2006年拉美政治稳定之中有变化:地区政治局势相对平稳,政治进程基本按预期发展;与此同时,政治发展出现一些新的显著变化,政治力量的接近与分野日益复杂,左翼力量之间差异日益明显,政治改革的任务依然紧迫。2006年拉美经济继续在上升的通道中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稳定且持续好转的宏观经济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相对坚实的基础;国际收支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继续保持顺差;通货膨胀率创下了近10多年来的最低纪录;在保持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拉美各国结合本国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相应调整,某些领域中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2006年拉美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2006年拉美国家的对外关系呈分化走势:美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扩大,但未动摇美国在拉美的地位;由于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日益下降,美国开始调整对拉美的政策;在地区关系中,拉美国家继续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但合作缺乏实质性进展,内部摩擦和矛盾不断扩大;拉美国家与欧洲、亚太和非洲的多元化外交积极且富有成效。2006年拉美社会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主要社会指标逐步改进的趋势更为明显;社会形势相对稳定,但社会冲突时有发生,局部地区仍有动荡;当前拉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稳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期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政治室主任袁东振、经济室主任吴国平、国际关系室主任贺双荣、社会文化室主任刘纪新盘点2006年拉美地区形势,分析今后一个时期的走向。  相似文献   

5.
拉美一体化进程在近10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既体现了一体化是大势所趋,成为拉美地区各国的共识和发展战略选择,同时也是拉美各国不断积极探索一体化新模式和实现全方位一体化进程的成果.但是,拉美一体化进程在当前阶段仍面临制约其向更广阔领域和更深层次发展的多方面问题和挑战.拉美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的差异、领土争端、意识形态分歧、缺乏强有力的一体化领导者等内部制约因素,以及世界形势的变化,特别是美国因素,也对拉美一体化进程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2001年拉美的对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 ,拉美外交继续保持活跃。布什政府与拉美国家在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扫毒和能源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加强 ,古美关系在“九一一”事件后有所改善 ,但美国与拉美的矛盾依然存在。在多元化外交方面 ,拉美与欧盟、俄罗斯、亚太及加拿大的关系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拉美小地区一体化及双边经济合作继续发展 ,但南方共同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危机 ,一些国家的边界争端和武器购置计划也对地区关系构成了挑战。中拉关系继续发展 ,高层领导人互访频繁 ,贸易额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俄罗斯综合国力的提升,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务实外交已成为俄罗斯外交的基础.俄格冲突之后,俄罗斯与西方关系跌至冰点,与美国关系持续恶化,遭受西方国家对其地缘战略空间挤压,在政治上陷入孤立,因此拓展国际空间成为俄罗斯的外交优先方向之一.由于对美国拉美政策不满,拉美国家积极同俄罗斯开展合作,俄罗斯同拉美各国在加强政治互信和经贸关系方面出现明显进展.虽然俄罗斯希望通过加强与拉美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的合作,对美国的孤立俄罗斯政策形成反制,但其战略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受到多方面客观因素制约,拉美国家本身的一体化进程也对俄战略形成障碍.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背景下拉美国家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背景下对拉美国家的竞争力进行国际比较,可以一个新的视野观察拉美经济。透过全球竞争力指标的国际比较,我们发现拉美国家竞争力的变化呈现出分化的趋势,地区各国之间的差异在加大。拉美国家正面临来自亚洲和转型国家日益严峻的竞争压力的挑战。尽管影响拉美各国竞争力的因素不尽相同,但制度和政策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拉美国家前期经济改革的成效及各国近年深化改革的举措对此有直接影响。2003年以来,随着拉美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拉美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有所提高,但其改善的速度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拉美国家传统的竞争力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国际能源和食品价格的上涨对拉美国家竞争力的整体影响有限。中国企业投资拉美需要考虑拉美国家综合竞争力因素,注意区位优势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美国在拉美地区拥有重要的安全、经济和政治利益。冷战期间,为了限制苏联影响在该地区的扩大,美国不断采用经济援助、政权颠覆、军事征服等"楔子战略",试图阻止拉美国家与苏联接近甚至结盟,谋求联盟预阻目标或分化、削弱苏联在拉美已经形成的联盟关系。由于美国视拉美为"后院",对其战略价值定位较高,加之美国的战略资源投入较多、战略阻力较小,美国在拉美地区针对苏联势力扩张的楔子战略基本取得成效。同时,美国楔子战略的运用也严重地干涉了一些拉美国家的内政,增加了美国与拉美国家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拉丁美洲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壮大,拉美的对外经济关系日益密切,同时,对外依附性逐渐减弱,独立自主的能力不断增强。拉美国家一方面扩大与西欧、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以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另一方面努力实行地区内经济一体化,加强同亚、非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以减少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赖。这已成为战后拉美对外经济关系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