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慧峰 《群众》2023,(16):43-44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关键。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事关乡村社会和谐稳定,事关乡村振兴战略大局。近年来,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不断加强乡村治理的实践探索,以党建为引领,以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为主线,不断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构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2.
焦亚飞 《群众》2021,(2):50-5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县域社会治理是市域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点,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近年来,常熟立足县域定位,紧贴县域实际,充分发挥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作用,着力在治理架构科学化、治理方式系统化、治理制度集成化、治理手段智能化“四化”上求突破,积极探索具有常熟特色的县域社会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百色市田东县江城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创新推动自治、共治、法治、德治"四治融合",努力构建"自治凝人心、共治聚合力、法治扬正道、德治树新风"的社会治理生态,大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正>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础。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是中国特色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特征,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基层治理方式,生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新的历史时期,面对不断出现的基层治理新情况新挑战,  相似文献   

5.
面对2020年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国铁集团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加强铁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现铁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要求。铁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工作的方方面面,国铁企业要结合实际,深入思考,提高站位,统筹规划,搞好顶层设计。创新思路、方法,在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上推出新举措,以实际行动实现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新时代铁路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胡拥军 《群众》2023,(11):62-63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基层治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赋予江苏“四个走在前”的重大任务,明确要求“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作为南通市中心城区,崇川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江苏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强化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积极引导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为民宗旨,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奋力推动城市基层治理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以来,湖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建和基层社会治理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党建引领、做强街道、夯实社区、建强三支队伍、完善双报到"总体思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着力构建党建引领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和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为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十四五"时期,我国基层治理面临新形势新挑战,包括社会结构持续变迁、社会价值观念更具现代性、人们对公共安全更加重视、基层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呈现交织叠加态势、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难以适应新形势等,需要不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二是要促进自治、法治、德治和智治的"四治"融合,三是要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四是要加快包括体制机制、专兼职队伍、经费和资源等在内的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9.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是崭新的时代命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市域社会治理是城市现代化的治理逻辑的承接,也是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安全保障.基于安全与发展"两件大事"的治理图景,我国正以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抓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市域特点、时代特征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推动平安中国建设迈上新台阶.重庆市荣昌区作为全市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区,树立系统融合、开放共治、包容协商、精细精致理念,理顺纵向架构、完善横向体制,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自治基础作用、法治保障作用、德治先导作用、科技支撑作用,不断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系统化、社会化、精细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创造性形成了综合调处"只跑一地"新实践.重庆市荣昌区综合调处"只跑一地"新实践坚持系统思维,将市域社会治理置于组织、场景与效能的三重辩证维度中接茬推进,创设市域社会治理组织结构体系,整合区域治理网络中多元场景要素,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和服务群众水平.  相似文献   

10.
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需要建立健全"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夯实自治的基础、守好法治的底线,构建德治的支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村干部工作方式;推动农村社区协商,提升村民自治效果;全面推进依法治村、维护农民切身利益;探索"以德治村"模式,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的乡村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11.
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治理的引领主体。乡村社会利益格局多元化对基层党组织的治理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农村基层党组织当前需要积极探索其引领着力点。要以政治强化引领,以自治、德治和法治推进引领,以服务塑造引领,推动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转型,从而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意味着乡村治理在理念上从单向度思维向总体性思维转变,是基层治理理论走向成熟的标志。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发挥以自治为核心、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动力的整体治理效能,有利于提升乡村治理的制度化、法治化与规范化水平,从而开辟乡村治理实践创新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近年来,重庆市荣昌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抓手,创新开展新时代"新风小院"创建工作,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增强了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乡村振兴有效治理的一场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4.
正百色市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顺应"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强化党建引领,创新治理方式,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发展,着力提高乡村治理水平,走出一条符合广西特色的乡村治理新路子,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相似文献   

15.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促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是实现城市社区善治,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路径。考察Q、M、L三个公租房社区的治理实践发现,以公租房社区为代表的城市边缘社区处于城市边缘劣势地带、治理资源贫乏,具有产权关联弱、异质性强和行政性强的特点,导致社区三治融合面临治理主体积极性缺乏、治理方式融合性有限和治理规范衔接性不足的挑战,制约了城市社区善治的水平。基于城市边缘社区“宜居”与“安居”的善治需求,在党建引领的“强国家—强社会”的分析框架下,三治融合实现社区善治是一个“渐进均衡”的善治改进过程,得益于优化自治、法治、德治的组合力度和方式提升三治“指数”。从治理的主体、效能、秩序三个方面,优化三治融合的参与主体激励机制、三治功能提升机制、治理规范衔接机制,已经成为城市边缘社区因应治理挑战,提高善治水平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16.
调查显示,中国乡村"微赌博"在部分地区较为盛行,运动式惩办、因应式惩治和过度依赖刑法手段的治理方式难以应对。乡村"微赌博"与"半熟人社会"结构下乡村失序的自治失效、乡村道德观"嬗变"的德治失灵、治理手段单一且力有不怠的法治失策有关。其治理困境在于基层组织难有作为导致的自治不畅,乡村道德文化体系崩塌导致的德治不畅和过度依赖刑罚手段导致的法治不畅。应遵循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治理的逻辑轨迹,探索多元共治,以"三治融合"为基本思路;乡序重构,以多方参与为治理关键;事后惩办,以"法治"为最低道德底线的治理衡平思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长兴县坚持集成改革的方法论,着眼乡村治理效能的持续提升,以自治为基础、以德治为特色、以智治为推力,重点推进"一户一码一平台",不断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 "户主大会"激发共同富裕活力.实现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奋斗,只有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才能真正实现人人享有,不同主体都要在各自"机位"上开足马力.一是创...  相似文献   

18.
王微 《人民论坛》2020,(4):68-69
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成就不仅关系到乡村社会的长远发展,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和谐稳定。为此,必须坚持“三治合一”,以自治为基、以德治为先、以法治为本,找准乡村“三治”的切入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动力,营造乡村治理良好风气,使乡村治理井然有序。  相似文献   

19.
乡村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程度,直接决定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更关乎党执政基础的巩固。为此,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的重大课题。这一课题的提出,既有其客观必然性,也有其客观必要性。因此,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着力构建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作保障、以德治为支撑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确保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幸福。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充分证明党领导人民实现了国家制度优势向国家治理效能的有效转化。国家制度优势向国家治理效能转化不是理所当然,也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一劳永逸,而是一个与时俱进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的动态过程;是一个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持续完善的过程。这个持续完善过程是迎接挑战、化解风险、克服苦难、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科学转化过程,是党治、法治、德治、自治、共治、智治"多治并举"的过程,是党的领导、政府主导、人民主体、市场有效、社会有机的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