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彤 《重庆行政》2022,(1):10-1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广安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是《规划纲要》的重要部分。《四川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整合红色文化、巴文化资源,打造伟人故里、大巴山旅游环线和嘉陵江、涪江诗画长廊,贯通川东北渝东北生态文化旅游带。广安是邓小平同志的故乡,与重庆文化同源,同属巴文化。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为广安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前进方向和发展路径。广安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紧邻重庆的地缘优势,坚定实施"同城融圈、优镇兴乡、品质主导、产业支撑"四大战略,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区,必然要用好天然联系的文化旅游资源,着力与重庆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要廊道和发展轴。  相似文献   

2.
刘旗 《重庆行政》2022,(1):13-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旅游工作,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了文化旅游融合战略的实施;亲自点题,支持重庆、成都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饱含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国人民追求中国梦,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关切和厚爱。重庆市文化旅游系统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抓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及重庆市贯彻意见落地实施,牢固树立"一家亲"理念,突出"一盘棋"思维,坚持"一体化"思想,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制度化、体系化、形象化上下功夫,努力建设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亮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一,其建设和发展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红色文化建设应从挖掘内涵与时代价值、增强感染力与影响力、推动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着手,在理论研究、成果转化、资源整合、教育创新等方面发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红色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同时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语言差异、价值观差异、风俗习惯差异是红色文化对外传播面临的三大障碍。对此,我们应优化跨文化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彰显红色文化的独特价值、创新对外传播的方式方法,更好地推动红色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6.
正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和发展是党领导革命军民践行初心、牢记使命之精华的积淀与凝结,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  相似文献   

7.
蓝贤发 《人民论坛》2021,(5):150-152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爱国主义具有价值共通性和情感互融性。新时代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引领作用和教育功能,通过走进红色历史、领悟红色精神、践行红色使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超越时空的强大感染力和说服力。要充分挖掘红色文化价值,让红色文化帮助广大青年拨开迷雾、认清是非。要努力打造一批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高超舆论引导水平的舆论引导队伍,创新舆论引导内容和形式,让红色文化精神转化为广大青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9.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不仅是华夏文明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巨大财富.巴蜀文化便是这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蜀文化与荆楚文化、良渚文化等地域文化一样同生于中华民族的母体,又各显示其自身特色.正是这些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谱写出色彩斑斓的华夏文明不朽篇章.古巴蜀曾是一个有趣而难解的司芬克司之谜.当大地还是一片洪荒的时候,巴蜀先民已在高峻的青藏高原与低缓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之间点燃了人类文明的火炬,创造了绚烂的巴蜀文化.当蜀人在川西建立蜀国时,巴人已在川东建立了巴国.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论述中关于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重要观点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先进的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先进的文化有其基本特征和内涵.中国共产党肩负着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把握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1.
红色旅游文化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红色旅游中,加强红色旅游文化建设,既是提升红色旅游的文化品位,增强旅游文化市场生存能力和竞争力,促进  相似文献   

12.
文化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重庆文化建设如何与直辖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 是我们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文化品牌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海南女性文化底蕴深厚,女性文化人才富集,具有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多方面深厚的文化积淀,积极培育具有海南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海南女性文化,完全可以使海南女性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在新时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以来的中国红色文化经历了精英文化、区域文化、大众文化、主流文化等不同形态的嬗变与重构.革命时代,红色文化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和党的创立时期的精英文化,演变为区域性的苏区文化、抗日根据地文化、解放区文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红色文化一跃而为主流文化;改革开放新时期,红色文化的资源属性得到全面释放,红色文化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与革命精神。青年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是关系到民族发展的重要问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青年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受到多种外部因素的干扰,要充分挖掘与合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和教育的方法,增强青年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邹益胜  孙忠良 《传承》2013,(9):32-34
湘西红色文化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革命战争时期湘西人民努力拼搏、不断奋斗的精神文化象征。弘扬湘西红色文化,将高校教育与红色精神的传承相互融合,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转变,提高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实效性,进一步促使当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的政治信仰,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相似文献   

17.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不断提高领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能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党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此,党必须认识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时代价值,把握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刻蕴含,从加强思想领导、改进组织方式、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进一步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从而早日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8.
杨燕 《创造》2004,(2):50-51
党的十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旅游业作为我国的一个新兴产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显示出日益重要的作用.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而文化则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和灵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文化才有特色,有特色才有生命.因此,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是一个景点、景区乃至一个地区旅游发展的生命源泉.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萌芽于近代,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形成,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发展壮大,在改革开放时期愈发繁荣,凝结着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思想资源和精神滋养,具有显著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20.
"红色文化"是体现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系。从新中国历史和中共党史来看,红色文化建设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因此,红色文化体系建设,一方面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诉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对当代青年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指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