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9月4日是令新闻工作者蒙羞的一天——娄底市《娄底日报>原政法记者伍新勇坐在被告席上接受审判。该日下午3时许,囚车如期停在了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外。伍新勇被带了下来,他看上去精神不错,脸上似笑非笑。这名曾被娄底市宣传部门表彰、号召同行向他学习的“优秀记者”、公安民警的  相似文献   

2.
2015年1月4日上午,新华社退休记者李竹润在新浪微博上发帖称,坊间流传多年的美国"西点军校学员学雷锋"一事子虚乌有,而他自己,就是这个假新闻的"二传手",他向这些年来被误导的读者郑重道歉。优秀真实的新闻是精神食粮,然而一旦新闻堕落到与虚假为伍,那么则成了精神冰毒。据专家介绍,在国外,一些有影响的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如果有一条消息不是自己记者亲自采写的,则要经三家媒体证实后才会发布。这  相似文献   

3.
一款卷简纸被假冒 4月22日,东兴市年约50岁的商人黄国财,在自己的商店里,向记者展示了两提包括品牌名称在内的外包装雷同的卷筒纸.他分别拆封后说,颜色稍白的那一提是正规产品,而稍黄的那一提是假冒的卷简纸. 黄国财是恒业公司一款名优卷筒纸的经销商.  相似文献   

4.
2004年1月28日,一对特别的恋人向记者讲述了一个令人感慨而又心酸的故事:故事中的女主角并非传统概念中的一名同性恋,他是一位生理是男性但心理却是女性的特殊人物,从小到大再到他十几年的不幸婚姻,他生命中的每一天都经历着难以随的压抑和苦痛,而,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男主角并相互产生了恋情.  相似文献   

5.
2003年9月4日是令新闻工作者蒙羞的一天--娄底市<娄底日报>原政法记者伍新勇坐在被告席上接受审判.该日下午3时许,囚车如期停在了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外.伍新勇被带了下来,他看上去精神不错,脸上似笑非笑.这名曾被娄底市宣传部门表彰、号召同行向他学习的"优秀记者"、公安民警的"贴心人",被检察机关指控涉嫌诈骗、抢劫、挪用公款及非法持有枪支4大罪行.一旦指控成立,伍将接受严厉惩罚.  相似文献   

6.
1998年6月30日,对于湖南省工商联执委、中方县政协委员仇成安来说,是一个黑色的日子,这天,他被怀化市公安局鹤城区分局税征中队的二位执法人员传唤、关押21小时。而这件事,恰恰发生在政法队伍整顿期间。 突如其来的拘禁 仇成安怎么也想不到,一向遵纪守法、诚实经营的他会突然被公安机关关押。仇成安对记者说:1998年6月30日下午3时许,他在鹤州路一家打字店打印有关材料,刚打印完,有两个人不出示任何证件便叫住他,要他到鹤城区公安分局去。仇成安说要去法院办点事,办完事后再去公安局。到了法院后,仇成安用手提电话向鹤城区委副书记杨  相似文献   

7.
2001年4月的一天,山东省临沂市里突然来了一个自称要为民请命的"正义记者",此人以为人申冤的名义诈骗钱财并煽动老百姓上访,为达到拿人钱财为人办事的目的,他以记者的身份和"报社已受理此案"、"给予曝光"等手段向当地党政领导施加压力.短短一年多时间,他所到之处便引起老百姓频频上访,造成了社会治安的不稳定因素.2001年9月27日,他在河东区重沟镇陈村行骗时被群众当成假记者报了警,公安机关以涉嫌招摇撞骗对其刑事拘留,同年11月2日,河东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将其依法批准逮捕.前不久,笔者对他进行了采访,揭开了这位"正义记者"的行骗内幕……!  相似文献   

8.
背景:2002年8月25日,新华社向全世界播发了这样一条新闻:备受媒体和广大民众关注的“铁血记者”挑战恶意诉讼案,在经历11个月时间的等待后,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说法——官司以记者胜诉告终。 2001年9月20日,湖南《衡阳日报》社记者部主任甘建华,以损害赔偿为由将曾经状告他名誉侵权而败诉的徐明、费丽夫妇告上了法庭,请求法院判令两被告共同赔偿因恶意诉讼给他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6万余元。衡南县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2002年8月22日,甘建华接到了胜诉判决。 据悉,这是中国记者在屡战屡败后,第一次向滥用诉权的恶意诉讼者发起的进攻。  相似文献   

9.
叶浸秋 《政府法制》2006,(24):29-32
一位电视台记者五一长假携女友外出旅游时双双失踪。一年后这个记者涉嫌盗窃价值十多万元的摄影器材被警方抓获,可是他的女友仍然无影无踪。在警方凌厉的心理攻势下,大盗承认女友一年前已被他杀害。一个小有名气的记者,为什么要杀害他的女友并走上盗窃之路?2006年4月22日,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判决,也揭开了这个富有才华的“新闻人”令人叹息的情感歧路……市领导秘书爱上“野女孩”小城的爱情浪漫而苦涩现年28岁的杨军出生于贵州省福泉市一个工人家庭,家境的普通让他出人头地的渴望更加强烈,他学习刻苦,争强好胜。高中毕业后,考上…  相似文献   

10.
媒体和政府     
在肯尼迪学院有这样一门课,专门教授公务员、政府官员如何和媒体打交道。老师是newsweek的总编辑,我们几个做记者的去了一次,向他提了一个问题:“身为媒体,却在教授官员如何防范媒体,是不是觉得有点利益冲突。”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次被这么直接地问这样的问题,他显得有点尴尬,不过很快就解释说,他不是记者,他是编辑。如何和媒体打交道,身为媒体人的他给予官员们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千万不要和媒体做朋友,因为每个记者,都是希望在官员和政客的身上挖掘消息,饭桌上的聊天,很可能就成为了一条爆炸性新闻的来源。这点和我们中国不同,至少我自己的原…  相似文献   

11.
据《成都商报》报道,2002年12月,记者从四川龙池景区管理局获悉,5只“罪大恶极、顽冥不化”的泼猴本周内将被“诱捕”后枪毙!龙池景区管理局副局长赵明向记者介绍说,为了“让游客更多地与猴子亲近”,1999年秋季,景区管理部门从龙池的高山景区将一群野猴“请”下山来。但“猴子一下来,我们随时提心吊胆”。这群猴子野性难改,滋扰游客的事情时有发生。景区负责喂养猴子的孙开权老人撩起裤脚向记者介绍说,他的双脚都被猴子咬伤过。“这里有几只猴子非常凶顽,难以教化。”景区管理局办公室的张主任说起“钻山豹”等泼猴的恶行仍心有余悸。据他介…  相似文献   

12.
新闻背景:2007年1月9日,《中国贸易报》山西站记者兰成长在大同市浑源县一煤矿被不明身份暴徒打成重伤,第二天不治身亡。1月13日,天涯杂谈刊载了《山西浑源:记者被黑心矿主暴打致死》的帖子。帖子在网上记者圈内广为流传。帖子称:2007年1月9日,《中国贸易报》山西站记者兰成长与同事共三人到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无证开采的黑煤矿进行调查采访时,受到当地一黑煤矿主指使的一伙不明身份的暴兰成长的妻子和女儿徒围攻。当时,兰和司机已经在车上了,可是,他们的车被矿方的两辆车挤住动弹不了,而他的同事还被困在矿长办公室里。在被殴打的过程中,兰…  相似文献   

13.
高欣  王婧 《政府法制》2011,(5):48-49
2010年11月的《大西洋月刊》公布了"年度最勇敢无畏的19名思想家"名单,一位名叫亚纳斯·阿纳斯的加纳调查记者名列其中,理由是:他的调查报道"迫使加纳政府严惩被他曝光的违法者"。这位被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为"用生命报道真相"的"卧底"记者,从1999年第一次开始调查报道至今就没有停歇过脚步,每次都必经生死关口……  相似文献   

14.
人,应该珍惜自己的名誉.作为一名已被党组织停职审查的前县委书记,名誉──此时更是他手中价值连城的“无形资产”。当他的违规行为被新闻媒体披露后。他愤然走上法庭,向“侵害”其“名誉权”的报社和记者索赔人民币2万元。面对慷慨激昂的“受害人”,国徽下原法官们作出的裁决是──  相似文献   

15.
德选  雅琴 《检察风云》2003,(14):50-53
2003年5月27日,国家儒艮自然保护区向68岁的杨振萍老人颁发了一张特别《荣誉证书》——“忏悔奖”。这位满头银丝、干了11年不领薪水的环保自愿者,为何获得如此殊荣?他为谁而忏悔?他又是如何忏悔的?记者赴广西合浦沙田,独家采访了这位“恩怨情仇”难了断的受奖者。  相似文献   

16.
杨正超是一位工作在基层的纪检监察干部。他1999年任河南省汝南县纪委书记以来,始终尽职尽责维护党纪,竭尽所能为民排忧解难,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河南省纪委、河南省委先后作出决定,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杨正超同志学习。国务院授予他“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5年4月,本刊记者前往河南省汝南县,专程采访了杨正超同志,并在《中国监察》2005年第10期上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同年5月,杨正超调任驻马店市纪委副书记。一年多来,他的工作情况如何呢?2006年5月中旬,记者又一次踏上广袤丰腴的中原大地,再次走近杨正超。  相似文献   

17.
范涛  弘成  袁洁 《法治与社会》2007,(11):33-35
湖北省监利县荒湖农场原宣传部长刘新荣在任职期间,因多次向党委书记谏言,1998年莫名遭6人刀砍,夫妻俩身受重伤,事隔不到一年,一场大火又使他深陷泥潭,警方指控他是纵火策划者将他羁押两年多,5年后才拿到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他被停职,开除党籍,他弟弟也成了“帮凶”,被判刑4年,更为离奇的是,真正的纵火人因良心发现而主动投案自首,公安局却不作为……  相似文献   

18.
2011年5月20日,在长安街头酒驾肇事致2死1重伤的陈家被判处无期徒刑,他身后的旁听席上,妻子小丹竖起衣领,双手遮脸,刻意躲避着媒体镜头。"我不是怕被曝光,我是怕影响我的工作,我欠了那么多钱,只能靠工作还。如果被拍到,我的工作可能就丢了。"庭后,小丹向记者解释说。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各州,记者享有在法庭上拒绝作证的权利,因此,哪些人是记者,即法律上确定"记者"的含义非常重要。美国存在联邦和州两个法律体系。在联邦法律体系中,至今不承认记者有拒证权。而在各州的法律体系中,36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存在保护记者拒证权的"盾牌法"。根据立法和判例,美国法律认为所有以从事大众传播为目的的媒体记者都可以是记者,无论是出版社、报刊、广播、电视还是互联网站、博客或者其他电子媒体。个人要成为实质上的记者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实际参与了将要发表或者已经发表的报道的调查与采访;二是在开始收集新闻的过程中就有将报道向公众传播的明确意图。记者也不总是那些已经发表了作品的人,对于有证据证明,其调查、采访、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作品向大众传播,那么无论他处于调查、采访、写作的哪个阶段,他都是"记者",可以享受记者拒证权。  相似文献   

20.
打工三年没挣钱,惨遭虐待手致残,生性懦弱老板欺,法官面前泪涟涟……这就是安徽打工汉李友胜在沈阳的一段不幸遭遇。 2001年4月,当这位被老板告到法院的打工汉得知二审法院终审判他胜诉的结果后,激动地泪如泉涌,便咽着向记者诉说了他如何惨遭私营老板黑心虐待被逼致残,如何拖着赢弱的残肢,艰辛度日,在富有正义感的律师和当地老乡的帮助下,如何与老板将这场官司进行到底的曲折经历…… 三年包身工,血汗被淘空 今年46岁的李友胜可以说是个命苦的人。他出生在安徽阜阳县邵营乡大李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