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联蒋抗日"是中国共产党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过程中的一次重大的政策调整.这一方针的提出和实行,大大促进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加快了抗日战争发动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统一战线是一个充满着智慧和力量的法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华民族在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巨大的压力之下,超越阶级、民族局限而结成的。中国共产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并为之付出努力,促进了西安事变的发生。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也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3.
贺赞 《世纪桥》2008,(7):41-42
统一战线是一个充满着智慧和力量的法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华民族在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巨大的压力之下,超越阶级、民族局限而结成的。中国共产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并为之付出努力,促进了西安事变的发生。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也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4.
王双梅 《党的文献》2005,2(6):33-39
1935年12月,中共在瓦窑堡会议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后,刘少奇出任中央驻北方代表,卓有成效地宣传和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为在平津地区再次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促进全国实现各阶级团结一致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深刻批判党内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率先开展对10年"左"倾错误的清算,扫清党内的思想障碍.华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局面,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在华北大刀阔斧地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和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政治的反映,同时也是政治的预见,新的政治环境下,文化思想上也自然会需要掀起一个新的运动来适应政治环境.新启蒙运动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正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影响下发动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文化领域的体现,它的出现又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扩大与巩固产生了影响,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是陕甘宁边区法制建设的重要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法制建设适应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促进了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有着显著的特点和重要的作用,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陈信琼 《党史纵览》2007,(11):41-46
毛泽东曾经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一样.是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我党积极倡导和组织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作为党领导下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新四军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黄炎培在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过程中,为了调解国共两党矛盾,积极奔走。黄炎培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认识的三个维度:一是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目的认识,解决了抗日战争期间为什么需要统一战线的问题;二是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内核认识,解决了当时需要什么样的统一战线问题;三是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活动,解决怎样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问题。黄炎培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认识,为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遭到自近代以来最严重的亡国灭种之危险。在这个空前的民族灾难面前,中华民族开展了全民族抗战,显示出中华民族凝聚向心、共同反对外来侵略的巨大力量。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华民族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法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也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彻底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道路。在促进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  相似文献   

10.
金宕莳 《求贤》2011,(8):19-19
1936年底.中共天津市委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指示精神.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统一党员和其他革命团体成员的思想.提高认识.带领他们进一步投入到日益高涨的抗日救亡运动中.促进了天津乃至华北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1.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北后,进一步图谋华北.1935年,华北危机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浪潮,促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这是当时中国时局的最基本的特点.中国共产党从这一实际出发,确立了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策略、总方针.12月29日,张闻天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华北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决定派刘少奇主持北方局工作.1936年春,刘少奇到达天津,积极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开辟了党在华北抗日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周恩来高举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千方百计为建立、巩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作出了杰  相似文献   

1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条件之一。如何坚持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则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建立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长期关注与不懈探索的问题。张闻天即是这众多的探索者之一。他通过长期的实践,反复的思考,提出了一系列卓越的见解,对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均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本文仅就张闻天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领导权问题的思考与探索略加论述。  相似文献   

14.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国共两党摒弃前嫌,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携手共赴国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伟大意义,已被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所证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为此做了种种努力,周恩来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之一.周恩来自始至终致力于这一伟大的事业,卓越的贡献,永存史册.  相似文献   

15.
延安时期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根据地农业的恢复和发展,缓和了农村的阶级对立与阶级矛盾,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农村土地关系及阶级关系发生一定变化,为进一步解决土地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局面形成.对如何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斯大林一直有着种种担忧,于是,1937年11月王明被斯大林和共产国际派回中国.  相似文献   

17.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法宝之一。宋庆龄在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酝酿、确立、发展、运行各个时期,以其政治智慧和政治影响,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独特贡献。尤其是宋庆龄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建构和宣传方面,超越同时代的政治家而更显珍贵。宋庆龄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建构方面的努力,彰显了她爱国主义的思想主线。  相似文献   

18.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周恩来、张学良等人做出了巨大贡献,世人皆知;但潘汉年作为中共方面的重要谈判代表,他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做出的重大贡献,则鲜为人知.实际上,是他第一个受命同国民党代表谈判合作;他的陕北之行直接推动了中共对蒋介石方针的转变,为两党合作创造了条件;西安事变发生后,他又代表中共同南京国民党上层直接交涉,有力地配合了周恩来在西安的和平斡旋;他还受中共中央委派,在上海等地广泛联络各界知名人士,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是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客观基础。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科学地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给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为建立、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了抗日战争的持久战略方针、独立自主原则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并最终领导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20.
在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宋庆龄率先沟通国共两党高层的联系、大力宣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并力促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呼吁国民党中央立即恢复执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为促进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作出了无可替代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