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改革苏联模式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主题.从1956年<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到1963-1964年"九评"期间的重要文献来看,毛泽东在探索改革苏联模式的过程中取得了重要的认识成果,但也出现了重大的认识反复.导致毛泽东最终走向对苏联模式维护和强化的原因主要是毛泽东没有构建起对时代发展新的理解,以及...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创者之一.他参加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不是照搬"苏联模式"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突破这种模式和不断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也有不少沉痛的教训.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是弥足珍贵的遗产,我们必须加以继承,以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苏联解体、苏共垮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溃败已经十周年了。阅读《邓小平文选》,方知早在1989年9月初,邓小平就曾指出过:“东欧、苏联乱,我看也不可避免,至于乱到什么程度,现在不好预料,还要很冷静地观察。”这是对中央几位负责人讲的。但一般人又怎么会如此料事如神呢!  相似文献   

4.
苏联模式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在新中国建设初期曾显示出无比活力和巨大作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逐渐觉察到它存在的种种缺陷和弊端,开始试图摆脱其束缚,并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进入60年代后,随着中苏关系的继续恶化,毛泽东对于此前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大问题的正确认识,予以否定和反复,从而未能走出苏联模式的误区。  相似文献   

5.
中国对待苏联模式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以苏为师"到"以苏为鉴"的曲折过程,开始时接受苏联模式主要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误,不仅仅是苏联模式造成的,也有与我们在学习进程中未能充分吸收其精华、抛弃其糟粕有关.  相似文献   

6.
苏联政党体制经历了初期多党合作制、长期一党制和后期多党制的历史过程.对苏联政党体制进行认真考察,总结和吸取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加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建设和执政党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取得了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的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形成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这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某些失误,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认识的历史溯源与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社会主义观将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界定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并强调只有在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才具备现实的可能性。然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长期背离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要求,既没有自觉地对社会加以全面的建设,更没有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最终为历史所淘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反思并更新着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它不断推动和逐步实现着向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理念的辩证复归,并通过实行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制度设计,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9.
韩永 《法制博览》2010,(17):38-39
临近1964年7月,中苏边界谈判取锝重大进展,但此后急转直下,双方关系陷入僵局。2008年11月,外交部开放了第三批1961年到1965年的解密档案。一份题为《毛主席关于苏联划别国领土太多的谈话》揭开了这段尘封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苏联模式是苏联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然而,随着冷战全面爆发,苏联强行把这一模式推广到东欧各国,给这些国家的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斯大林去世后不久,在东欧一些国家就发生了对苏联模式的冲击和改革.但是,断断续续的改革并没有使东欧国家摆脱苏联模式的痼疾,最终导致各国彻底抛弃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1.
十几年来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和实践者对苏东剧变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研究,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及其在苏东剧变中的作用作出了评价,对苏东剧变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前途和社会主义的命运进行了判断。尽管他们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作用看法不尽相同,但对社会主义的未来则都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12.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毛泽东首次提出的本土特色的政策过程模型。它揭示了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力量源泉和依靠力量,是实现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效运用政策工具进行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根本要求。只有科学运用群众路线政策过程模型,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确保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于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改革与发展的成就及其经验有两种概括:一是官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二是学界的中国模式理论.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在理论上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涵义、在实践上全面推进体制转轨与制度创新、构造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鲜明中国特色内在统一的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14.
热话题与冷思考——关于苏联剧变20周年若干问题的对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东剧变是二战之后世界历史上发生的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剧变造成了国际格局的巨大变动,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带来了重大挫折,其影响至今仍未消散。历史是一面镜子。今年是苏东剧变20周年,回顾历史,反思过去,吸取教训,对于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走和平发展道路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此,本刊特约请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相似文献   

15.
段丽娟 《当代世界》2010,(12):63-65
以 1991年苏联解体为标志,俄罗斯社会发生了重大的转折。重大的社会转折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的心灵动荡,使俄罗斯哲学在短暂的“休克”之后表现出未曾有过的活力。对苏联历史的反思、对俄罗斯发展道路的探索、对人类未来的关切,成为关注的焦点。特点是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反思,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批判,对全球性问题的探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深刻而富有新意的思想。随着苏联的渐行渐远,俄罗斯学者们已经逐渐改变了对马克思主义激情式的否定,重新以客观的、理智的、冷静的心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6.
苏联模式虽然随着苏联的解体而一去不复返了,但20年来人们对其功过是非的反思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历史告诉我们,这个模式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既创造过骄人的业绩,也存在严重的弊端,它不是也不可能成为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通用模式;把苏联的具体经验和模式等同于社会主义的一般,离开本国国情盲目照抄照搬,是不可能成功的;以“老子党...  相似文献   

17.
苏联后期思想文化领域的多元化思潮引发了价值观的多元化,直接动摇了苏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人道主义思潮否定道德阶级性﹑走向抽象化的极端解构了苏联核心价值观的伦理学基础,俄罗斯思想探寻传统俄罗斯精神价值从文化认同上疏离苏联核心价值观,东正教复兴在世界观和信仰上否定共产主义,新自由主义全盘否定苏联根本制度和价值观念,非暴力伦理学抨击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为道德极权主义和道德专制主义,这些都从不同层面解构了苏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苏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能与时俱进地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反而被后者解构,最终导致苏共意识形态堤坝全线崩溃,苏联解体。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研究,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化思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赵少华  李钰 《工会博览》2009,(12):72-73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历史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邓小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了先驱性的贡献,江泽民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而胡锦涛在继承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丰富和完善了这一理论。三代领导核心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不断深化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苏联的解体涉及方方面面的原因,而不可忽视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就是其文化传统对其执政方式、执政理念等方面的影响。在苏联社会发展过程中,弥赛亚意识、浪漫的理想主义思想、教条主义传统、国家至上理论、沙皇崇拜、极权传统、专制作风、愚民嗜好、官办社会的传统等落后的文化传统的痕迹处处可见。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改革进行了许多可贵的理论探索,主要包括理论基础论、改革精神论和体制改革论等。而对体制改革,则有关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问题、经济管理体制的权限问题、企业内部管理的制度问题、经济运行机制的“主体”和“补充”相结合的问题、“联产承包”的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等方面的探讨。这些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所开创的社会主义改革的壮丽事业的理论前奏和历史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