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岚 《学理论》2009,(5):114-115
《规训与惩罚》是福柯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在该书中,他对现代社会的权力运作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福柯认为,权力的运作不仅与知识紧密相关,而且就是知识的实践活动。全景敞视监狱的出现和普及促使了规训社会的形成。现代社会在本质上就是一个规训社会。规训社会的运作借助“知识——权力”这种连带关系来进行。  相似文献   

2.
苏醒 《学理论》2010,(3):73-76
在巴特喊出“作者死了”之后不久,福柯就提出了“作者一功能”理论,深入推进了对作者问题的研究。与巴特等人论述“作者死亡”不同的是,“作者一功能”说的理论基础是福柯的考古学方法,它与福柯对主体进行的批判紧密相连,它是福柯主体批判的一部分,或者更确切点说,它是后者的一个具体化、一个例证。福柯的“作者一功能”理论对当今的文学和文学理论研究具有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3.
任宝珣 《学理论》2009,(2):51-53
《知识考古学》是一部奇书,其中层层堆叠的概念与认识方式可能让许多希望了解福柯思想的人望而却步。本文从特定的问题出发:知识考古学是如何批判先验哲学的这样一个视角切入福柯的著作本身。通过考古学与思想史的比较恢复文献的“事件性”,对于话语事件形成条件的分析就成为了考古学独特的问题视域,进而从福柯的“陈述”概念出发,在其稀少性、多样性、历史性这三重维度上突出考古学对于先验哲学起源、连续性和总体性的批判。  相似文献   

4.
治理术是理解福柯治理思想的重要切面,通过对不同时代治理术的剖析,可以找到福柯有关生命政治思想的诞生源头。治理术可以被划分为16世纪之前的治理权术、16至19世纪的治理技艺、20世纪以来的治理算术,它们分别由统治权力、规训权力和摆置权力创制,旨在实现的治理则分别为“对人口的治理”“对国家的治理”以及“对想象力的治理”。其中,治理算术作为数字时代治理术的被异化形式,以一种隐蔽但强力的方式操纵社会,并由此产生了许多自身难以化解的风险。数字时代的治理应当重新回到“人的解放”这个核心议题,将实现“生命平等”和提高“生命质量”作为建构一种新治理术的核心主张。这种新治理术的实质是一种政治哲学,而福柯的“生命政治”概念则为建构这种政治哲学提供了相当充分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正在进入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自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概念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学专家学者纷纷进行演绎或论证。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简称。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说法,知识经济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然而,由于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的落后,几乎所有的论证都不足以说明知识缘何成为经济的基础。实际上,任何时代的经济都不可能脱离知识而单独存在,经济也从来没有脱离过知识,只不过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于知识的依赖越来越密切,知识在经济中的含量越来越高罢了。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福柯、德里达都看到了 ,一种知识传统之被认为合理的 ,往往有着不平等的权力背景 ,这表现为“理性”对“疯癫”的排斥 (福柯 ) ,“言语”对“文字”的压抑 (德里达 ) ,“阶级”对“语言”的役使 (马克思 )。对平等合理的权力背景的吁求 ,就必须寻求一种“前科学的语言”让理性与非理性对话 ;或解构“言语”与“文字”的二元等级对立 ,或反思在阶级对立中语言为意识形态役使的事实 ,本文对其间的价值取向略有分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词”与“物”的关系模式,对“民告官”概念因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制度与观念上的差异进行微观功能分析,旨在强调这种断裂、甚至偏离,将在很大程度上深化“官、民”之间的二元对立。这种对立关系必将不利于现阶段执法为民、司法为民的贯彻实施,必将有损政府官员的亲和形象。同时,针对“语词”嬗变所带来的危机,最后提出几点消解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游江 《学理论》2009,(9):23-24
做好在高校“高知识群体”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对提高党在高校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近年来我校在“高知识群体”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回顾,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在“高知识群体”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论"话语的秩序"--福柯话语理论的一次重要转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语的秩序》是福柯话语理论中具有重要过渡意义的一个文本。其中,福柯不仅深入分析了话语的内部结构及其特征,而且分析了话语外部的控制因素,将话语与权力、社会机制联系在一起,从而开拓了话语的外部空间。这既是福柯对自己研究的一次总结,也昭示了福柯话语研究中新方法论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一位领导同志提出,在当前经济生活中大力提倡“扩大内需”的同时,也要提倡知识上的“扩大内需”。这一观点提得好。 时下有的同志一味地强调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坐下来静心地学习,甚至认为现在是非常时期,要全力抓经济,哪有闲心去学习?这种把抓经济与抓学习新知识相分离的观点是十分片面的。时代已经进入新的千年,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我们抓经济,关键还是要有知识,经济发展越快,越需要学习,越需要掌握新的知识。如果我们没有掌握新的知识,那么新的经济到来,就只能束手无策,被时代所淘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抓知…  相似文献   

11.
知识价值论     
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是人类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它包括人类在认识和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工艺、技巧,其主体和核心是上升到理论高度的科学、技术知识。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属性,知识价值则是指知识客观上具有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和利益的属性,对人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这种价值是知识的社会价值,是知识价值的“外逻辑”。知识价值的另一种含义只适用于“知识与智慧的社会”,在这种社会里,价值通过知识来创造,是知识价值的“内逻辑”。一、从劳动价值到知识价值八十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系列新变化,根本上…  相似文献   

12.
在福柯眼里,马克思与尼采、弗洛伊德一样是独具一格的话语体系的创造者,但同时,马克思的理论作为19世纪知识型的代表,难逃“人之死亡”的命运。福柯用“话语/权力”学说构筑新的人文科学话语,对以人道主义为基本特质的近现代哲学进行清算,并有意保持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之间的距离。作为一个用生活实践理论的哲学家,福柯充满战斗性和反抗精神的个人生活与马克思所说的革命在旨趣上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13.
魏宁 《学理论》2010,(13):101-102
福柯对权力的分析颠覆了传统的权力思想,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微观权力分析模式,认为权力无所不在,微观而无形。权力是生产性的实践,是关系的策略,是匿名非主体的,并是无中心多形态的。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和检查是微观权力的具体运作技术。福柯的微观权力分析对认知现代社会的权力实践具有积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毛志成 《民主》2006,(10):44-44
“知识爆炸”当年曾是个很流行的褒义词,针对的是由“文革”造成的愚昧无知现象。那时,中国确实到了无知的边沿。用之于“三大革命”(即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那一点“知识炮弹”,也大多是纸弹、哑弹、死弹、假弹,只能吓人、欺人、砸人而已。用之于益世、益国、益民则毫无能量。因此,中国确实需要一场学习知识、引进知识、创造知识的活动。如果那样的知识形成了“知识爆炸”现象就更好,有利于炸一炸僵死的观念和贫困的经济。但后来,“炸”越来越成为一种惯性,一种趋时行为,甚而不理会“炸”的主要对象是什么,直而为炸而炸,以及用…  相似文献   

15.
略论知识领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领导思想和领导方式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知识含量高,对过去一直贯穿和渗透于农业经济(劳力经济)和工业经济(资源经济)中的知识的作用就凸显得日益充分,知识和信息逐步成为与人力、资金并列由第三大“...  相似文献   

16.
龙珲 《学理论》2009,(20):146-148
古希腊学科时代的知识观:一、不同的学科包含着不同的研究对象。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相联系,由研究对象引出科学方法。三、由“惊奇、疑难、闲暇、自由”所体现出的崇高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7.
郭松廷 《学理论》2009,(9):133-135
本文分析了《越狱》中监狱的内涵(有形的监狱彝无形的监狱),越狱在本质上就是逃离束缚,重获自由。透过《越狱》可以看到,逃离的不仅仅是具体有形的监狱,还有着众多无形的监狱。如果说逃离有形的监狱是可行的话,那么摆脱无形监狱的束缚几乎就是不可能实现的。依据福柯、拉康和巴特勒等的理论,指出“越狱”的价值在于不甘束缚、不断超越精神的凸显,颂扬人们的超越精神本身,尽管也许人们不得不一直在“越狱”。  相似文献   

18.
知识、知识商品与知识资本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知识经济中起主要作用的知识应分为九种类型。知识资本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理论的价值关系 ,而且知识资本的价值总量应用新的形式来表达。知识的巨大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将从五个方面表现出来。知识的商品化只有在知识经济中才能充分体现 ,才有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央《关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指出:“善于运用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方法,增强政治工作的科学性”,“着眼政治工作的长远发展,学习借鉴一切反映时代要求的科学有益的东西”。《决定》要求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要走学科结合的创新之路。我们应该运用社会心理学知识,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一、运用社会心理学知识,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需要  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对…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突出强调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民为本”执政方针的最好诠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民本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和基础 ,坚持“民本主义”必须要树立起“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