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印度将成为世界科技大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世纪之交的印度 ,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冷战结束后 ,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国际社会把印度作为多极化世界的一极及世界三大地区力量中心之一。除了印度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外 ,印度科技发展的实力及潜力 ,也使国际社会对印度刮目相看。难怪国际软件业巨头比尔·盖茨也认为 ,2 1世纪印度将成为软件超级大国① 。现在人们常说 ,2 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在这样的时代 ,拥有软件优势及多种科技发展基础与潜力的印度 ,可能将成为世界科技大国。一、独立后印度科技发展迅速独立初期 ,印度科学技术落后 ,连日常必需的工业消费品都必须…  相似文献   

2.
印度的科技发展与面向21世纪的宏图华碧云印度一贯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在科技飞速发展、经济增长与科技息息相关的今天,印度又有很多新的思考,进一步加强了科技兴国的意识。现在的联合政府把发展高科技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争取2020年印度成为世界第...  相似文献   

3.
1947独立后,印度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它在天体物理研究方面很有水平,在空间科学技术方面成绩显著,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方面颇有独创,在原子能研究与开发方面进展迅速,在自制汽车、计算机软件等方面也达到一定水平。印度的科学技术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进展,除了其它因素外,非常重要之点就是印度比较重视科技管理。从四十余年的实践看,印度科技管理的主要方面可大致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4.
独立后,国内、国际现实要求印度必须重视发展高等教育,这是国际竞争和国家独立富强的需要,立足国情发展农业科技的需要,知识经济条件下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七、喜忧渗半的知识分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印度知识分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增大了。与之相适应,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也提高了。独立后,为发展民族经济,印度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别特是高等教育。迄今为止,印度已有150所大学,6,000多所高等学院。经过四十余年的努力,印度的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目前,印度的科技人员队伍,仅次于苏联、美国和中国而居世界第四位。这些成绩的取得,却是与印度政府重视知识分子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略论尼赫鲁的科技观及对印度科技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既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导人,又是印度共和国的卓越领袖,其思想博大精深,涉及诸多方面。对于科学技术他也具有全面深刻的见解。尼赫鲁在领导印度发展科技中所居的独特地位,决定了他的科技观深刻影响着印度科技发展的进程和特点。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一初步探讨。 (一) 尼赫鲁科技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十分重视和强调发展现代科学技术,认为科学技术是印度社会发展的基础,是解决印度所面临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的根本途径和手段,没  相似文献   

7.
50年来印度历届政府重视发展科学技术,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政策,现已取得很大成就。在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印度科技兴国的思想进一步加强,把发展高科技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立志要在下世纪初叶成为信息、生物技术大国和核大国,争取2020年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8.
自力更生和实现大国目标是印度发展科技的基本方针。历届政府重视发展与国家优先战略目标和资源相适应的本国科学技术,50年来采取了一系列鼓励科技发展的政策,建立和健全科技管理体系,现已取得极大成就。在高新技术以瞬息万变的速度迅猛发展的时代,印度科技兴国的思...  相似文献   

9.
独立后,在发展科技、依靠科技强国方面,印度历届政府超越政党派别和政治见解,具有极为强烈的共识和雄心。印度历届政府领导人都充分意识到科技特别是高新科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都重视科技特别是高科技发展,都坚持不懈地发展科技特别是高科技。经过60多年的艰苦努力,印度在原子科技、空间科技、信息科技、生物科技和海洋科技等高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因此,科技特别是高科技发展,与历届印度政府对科技的认识及发展高科技的雄心壮志分不开。  相似文献   

10.
印度教派骚乱:争议中的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12月到今年1月,印度的阿约提亚(位于北方邦)、新德里、贝那勒斯(瓦拉纳西)和孟买等地相继发生了大规模教派冲突和骚乱,烈度、破坏性大大超过以往,骚乱中死亡人数逾千,事件引发了印度的政治危机,引起世界的极大关注。印度传统上是一个宗教意识很强的国家,独立以来以尼赫鲁为代表的印度历届政治领导人极力推行非宗教世俗主义,指望给印度带来各民族、各教派间的和睦共存,但收效甚微。这次教派骚乱再次作出了证明。一这场震惊世界的教派骚乱直接起始于已历时数年的阿约提亚寺庙之争。阿约提亚是古代印度教的圣城,在中国古籍中称为阿瑜陀,相传是印度教大神罗摩(Rama)的诞生地,古代曾建有气势恢宏的罗摩庙,1528年,入侵的穆斯林拆毁了罗摩庙,在原址建成一座大清  相似文献   

11.
独立后,为了把印度建设成为现代化工业强国和有声有色的世界大国,印度政府重视科技特别是高科技发展,从而使印度在各高科技领域获得举世瞩目的进展。高科技已经对印度经济增长、印度产业结构、印度地区经济和印度对外经济等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并且仍将对未来印度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印度不仅创造了烂灿的古代文化,而且还发展了古代繁荣的城市商品经济和海上贸易。但16世纪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和长期统治,打断了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常进程,印度被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成为宗主国商品经济发展的附庸。1947年政治独立后,其商品经济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受一系列制约因素的困扰,发展缓慢,至今仍处于不发达状态。  相似文献   

13.
印度是世界第二个人口大国,控制人口增长以适应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始终是印度政府和学术界追求的首要目标之一。自独立以来,与人口生育和人口变动有关的各类因素都已成为印度人口科学家的研究对象,特别是从社会文化角度进行人口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对该国人口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产生了初步效果,为世界其它国家所关注。本文试图对印度进行的这方面研究作一评介,并从几个主要社会文化因素入手对此加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印度是一个南亚大国 ,处于印度洋的中心位置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印度独立以来致力于成为世界海洋大国 ,实施控制印度洋的战略。印度的海洋战略具有排外性、针对性和扩张性的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 ,中国对印度洋、南中国海的依赖度越来越强。因此印度的海洋战略是中国处理中印关系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印度自独立以来,农业取得了可喜成绩。粮食产量从1950—1951年度的5000万吨增加到1995—1996年度的1.91亿吨,除自给自足外,每年都有少量粮食出口。这一成就同印度农业科技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分不开。  相似文献   

16.
四、印度国民经济技术改造的人材与技术人材与技术,是发展中国家进行国民经济技术改造的紧迫问题。为加速国民经济技术改造,印度非常重视人材的培养和技术的开发。首任总理尼赫鲁把自力更生地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经济政治独立的前提。1958年通过的科学政策决议强调,“国家繁荣的关键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发展要靠经过专门培养的人材。因此,“当印度巨大的人力资源受到教育和训练后,就会变成现代世界最宝贵的财富。”前任总理拉·甘地指出,教育是关系国家实力的大事。印度教育学家斯里瓦斯塔瓦说得更明白,“个人的目标,国家  相似文献   

17.
独立后,为巩固政治独立,把印度建成现代化工业强国,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性措施:实行公私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运用计划控制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宏观经济管理机制;制定灵活有效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充分重视教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坚持发展农业生产,努力建立工业基础,灵活发展对外经济。经过四十余年的努力,印度经济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摆脱了殖民时期长期停滞和独立后一段时期内缓慢发展的状况,加快了国  相似文献   

18.
张雷 《南亚研究季刊》2012,(1):106-108,6
印度的现代化进程始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从独立前的"殖民主义现代化模式"到从独立后的"以苏联模式为参照的混合模式",再到经济改革以来"自由主义混合模式",印度的现代化模式经历了深刻调整,发展模式的选择和完善对于印度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印度独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现代化道路上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于继续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独立50年来,印度的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科技人才日益增多,科技成果引人注目。其科技地位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名列前茅,在整个世界上也占有相当地位。一、科技的水平与成果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印度巳经建立起一支相当完备、实力雄厚的科技人才队伍,同时建立起一套人才激...  相似文献   

20.
考虑到印度在南亚地区占据的核心地缘位置以及美国“印太战略”的潜在影响,印度综合国力的发展动态将对亚洲甚至世界的力量平衡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故本文基于实际-认知分析框架,关注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在经济、军事、人力资源、科技信息等多方面的实际国力和他国对其国力强度的认知判断,认为印度综合国力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国前中期(1947—1990年),表现为“国微言轻”,即印度实际国力不足且国际影响力较低;第二阶段是经济自由化改革后(1991—2013年)时期,表现为“外强中干”,即印度实际国力相比之前有了进步,但国际话语权并未有显著提升;第三阶段是莫迪政府时代(2014年至今),表现为“国富民强”,即印度的实际国力与认知国力相比以往均产生了实质性飞跃,向着世界前列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