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这标志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迄今惟一一个国家批准实施的沿边开发开放区域。对此,省委书记王珉指出:“长吉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吉林的振兴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基础条件、外部环境和政策机遇,”全省上下要充分认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重要性,加快振兴步伐,再展发展宏图:  相似文献   

2.
《新长征》2013,(5):48-49
<正>省委书记王儒林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实施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强调指出,要"以长吉图开发开放带动吉林振兴发展实现新的跨越"。现代物流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链接和关键支撑,对于我省做好窗口、做大前沿、做强腹地,有序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实现吉林振兴发展的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省物流业呈现出较快发展的趋势和潜力,但总体水平和运行效率仍然偏低,尚未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与现代物流业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只有  相似文献   

3.
李丽莉 《新长征》2010,(8):50-51
2009年,《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获国务院批复,这为我省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先导区的建设要靠人才来推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要求配置相应的人才资源,无论是产业升级、国内区域联动,还是国际合作,这都为我省人才资源的优化整合提供了新的机遇。由于我省的人才资源优势不足,存在问题较多,因此,为适应先导区的建设需求,迫切需要考察研究我省人才资源的优化问题,提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人才资源优化整合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恩波 《新长征》2010,(6):20-21
蛟河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造性把握国家实施“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走工业强市全面发展之路,组织实施“四轮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度推进矿产资源开发、长白山特色产品加工、开发区建设、商贸旅游等特色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夯实了县域突破基础。  相似文献   

5.
吴昊  李杨 《新长征》2010,(6):16-19
国务院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以来,学术界围绕设立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必要性和如何科学地推进先导区建设展开了广泛讨论。总结各方面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建议,我们认为,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是科学地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6.
李义 《新长征》2014,(10):14-15
2009年8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的批复,标志着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并被赋予了沿边开放先行先试的重大使命。经过5年的发展建设,长吉图先导区已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在开发开放的道路上存在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将这一挑战转变为发展机遇,进一步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福州,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然而却未形成具有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福州旅游经济要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必须依托现有旅游资源,加强对旅游产品的开发。通过打造旅游产品品牌,提升旅游产品层次以及加强旅游营销等措施,加快福州旅游产品的开发,以促进福州市旅游经济、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2013,(10):26-27
<正>省委书记王儒林在主持召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实施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强调:"要以长吉图开发开放带动吉林振兴发展实现新的跨越。"自2009年8月"长吉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为长春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对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战略部署,长春市以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提升腹地支撑能力为核心,以统筹城镇化发展、形成新的城  相似文献   

9.
李忠文 《新长征》2009,(12):22-24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标志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迄今惟一一个国家批准实施的沿边开发开放区域。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旅游资源丰富,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借鉴国外经验,今后我国农业旅游发展中应采取"政府+协会+旅游公司+中间商+农业旅游项目开发企业+农户"的合力共推模式;因地制宜精心做好规划和策划,糅合游赏型、节庆型、参与体验型、教育科普型、休闲度假型等农业旅游类型,开发特色鲜明、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推进规模经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将农业旅游区打造成集"游、赏、食、宿、乐、购""六位一体"的一站式全方位优质服务体系;适应城市居民消费新需求,加快产品升级,开发参与体验型旅游产品;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提升农业旅游产品的文化品味;重视对农业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新长征》2010,(3):F0002-F0002
延边州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政策条件和良好的发展基础。作为长吉图先导区建设的前沿和窗口,延边是图们江开发开放的主要承载者,也是我省区域和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地区《长吉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实施,标志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已由地方战略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2.
从国家战略和发展角度认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显平 《新长征》2010,(1):8-10
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准和公布了《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吉林省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对此,要从国家战略观认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意义、肩负的历史使命,并从发展角度谋划未来发展的愿景。  相似文献   

13.
长吉图科技合作能够推动长春市、吉林市、延边州三地科技成果的互动转移,促进科技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实现共赢发展。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实施科技联动要大力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制定相应政策,完善科技合作的体制和机制;加大科技投入和招商引资力度,设立科技合作专项基金;完善人才信息及项目资源库,为科技合作提供人才及项目资源保障;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深化科技合作与国际化机制。  相似文献   

14.
烟台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这是烟台最鲜明的地域特色,也是烟台发展文化产业的最大优势所在。通过深化思想认识、丰富红色文化内涵、扩大区域旅游合作、整合要素资源、加强营销宣传、开发体验设计、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等,将红色资源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出来,做强、做优红色文化,努力使文化产业成为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5.
《新长征》2010,(4):12-14
龙井市以《长吉图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为契机,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立足延龙图,面向东北亚,主动融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  相似文献   

16.
旅游文化与山西旅游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旅游产品才更具生命力。山西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丰富,但山西的旅游业发展滞后,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没有充分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整体形象设计不佳且未形成品牌。为了真正做好从旅游资源到旅游产品的开发工作,必须深层次地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加强旅游环境建设,加大促销力度;重视历史、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的配套利用;搞好自然景观与文化的结合;贯彻旅游文化开发方针,正确处理现存的旅游文化。  相似文献   

17.
《新长征》2010,(2):F0002-F0002
国务院批准实施《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标志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给予了我省先行先试的广阔空间和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  相似文献   

18.
衣保中 《新长征》2010,(7):19-21
2009年8月,长吉图先导区被批准为国家第一个沿边对外开放的先行先试区。今年是长吉图先导区建设的开局之年,我省应该抓住国家战略的历史性机遇,解放思想,勇于先行先试,积极申请设立各种类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构建完善的保税物流体系,以此作为长吉图先导区大幅度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9.
邓凯 《新长征》2010,(2):7-9
延边州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政策条件和良好的发展基础。作为长吉图先导区建设的前沿和窗口,延边是图们江开发开放的主要承载者,也是我省区域和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地区。  相似文献   

20.
关于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尽快使安徽从旅游文化资源大省向旅游文化产业强省迈进,安徽省政府批准设立了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这一区域不仅旅游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而且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基础。但由于示范区多年以来存在的体制性障碍,使得其在旅游文化资源的整合、组织及政策的完善配套上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加快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必须加强组织实施工作,强化区域合作,加快构建与完善旅游文化产业体系,尽快制定、完善扶持示范区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旅游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加大整体营销推介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