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田毅平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6)
诉讼效益是指从诉讼成本与收益的比例关系出发,以最少的诉讼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测评诉讼投入与产出的标准涉及经济与非经济两个价值体系,且影响诉讼成本与效益的因素多种多样。总的说来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具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
李强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17(4):44-46
公平和效益是证券民事侵权诉讼前置程序的重要价值。两个价值具有一致性,两者互相包容。但两者冲突也是明显的,前置程序在实现效益价值的同时,使公平价值受到很大损害。两个价值的冲突引起学界的探讨。通过协调前置程序的两个价值,建议取消或改进前置程序。 相似文献
3.
论撤回公诉制度的正当根据及其合理限度——基于诉讼效益原则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广进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
实践中,一定程度上被作为检察机关和法院"合意"回避无罪判决的手段而使用的撤诉制度的正当性面临着质疑。撤诉制度的存在与诉讼模式、公诉制度、诉审分离等制度关系不大,撤回公诉制度只是在案件已经不具备继续审理必要的情况下终止诉讼、节省司法资源的一种手段,这也是撤回公诉制度存在的根本依据。由于我国撤诉制度缺乏合理限定,以及长期以来人们对错案的不正确理解,造成撤诉制度在实践中被误解和滥用,因此必须从效力、范围、审查、再起诉的条件等方面对撤诉制度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5.
朱晓光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37-39
当公益诉讼的客体是行使国家权力的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或不法行为时,所提起的公益诉讼类型则为行政公益诉讼.在当代中国,行政主体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所具有的职能、发挥的重要作用是其他权力形式所无法取代的.然而现实情况是,行政主体不仅没有切实履行其应有的职责,反而成为了公共利益的最大侵害者,行政公益诉讼的设立实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在现代法治社会中,诉讼价值的取向日趋多元化,任何一种价值的实现可以说都是诉讼目的某一方面的相对满足.然而公正、效率、效益,可谓是任何诉讼活动所追求的"三位一体"的价值目标.其中,公正是诉讼的核心和基础,效率是公正的有效保障,也许在特定的法律文化背景下,公正与效率在诉讼价值的追逐过程中所占的比重不同,它们会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和发展的状态,正因为如此才确实需要效益在两者之间寻找和协调这种平衡.而效益又是协调两者关系的最佳平衡点.总之,三者之间应当是一种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关系.只有如此,才能使我们的诉讼活动在司法实践中既保持理性,又不脱离现实,并最终为社会提供最大程度的公正与效益. 相似文献
7.
倪颂文 《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5):68-70
诉讼效率是人类社会在司法过程中永远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它强调的是如何用最少的诉讼成本最快速地达到法律的社会目标,解决诉讼纠纷。在“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价值取向下,我们试图寻找一个平衡点,能够以最少最快的投入达到法律制度框架内的公正。这就目前我国的现状来说,必须从司法体制、诉讼体制和法官素质三大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李峣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4,(1):19-24
诉讼标的的识别标准问题由来已久,考察中外理论,源于德国却在中国有着全新理解的实体法律关系说、日本的领受权说及德国资深的司法要求说至今有着不可动摇之地位。分析新《民事诉讼法》第55条,公益权的社会权本质与实体法律关系说相合,机关或组织(主体)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理由可以获得法律地位与诉讼标的领受权说相合,有权提起诉讼与司法要求说相合。 相似文献
9.
法治的核心是树立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必须要建立相应的宪法保障制度,宪法诉讼制度是在实践中证明最有效的宪法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宪法保障制度,建立宪法法院制度,赋予公民以司法救济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从而调动广大公民参与宪法实施的保障,是中国当代法制建设最为迫切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朱孝清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19(5):3-19
近年来,加强诉讼监督已成为党中央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形成后,加强诉讼监督、保障和促进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已成为新时期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诉讼监督有其特性、功能、原则、方式和效力,诉讼监督的若干问题应该予以理论上的辨析。加强和改进诉讼监督,需完善法律制度,突出监督重点,改进监督措施,健全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刑事诉讼缺席审判制度之立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华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4,4(1):24-26
刑事诉讼程序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就是诉讼公正。从我国的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实践来看,对于缺席审判都是趋于否定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诉讼的公正,但在提高诉讼效益、保护被害人权利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因此笔者建议,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立法经验,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协调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益、保护被害人的权利的角度来构建我国的刑事缺席审判制度。 相似文献
12.
张运萍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9(1):58-61
在《行政诉讼法》实施十五周年之际,反思行政诉讼中被告消极应诉的问题,对于进一步完善《行政诉讼法》,推进行政法治的进程,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行政消极应诉是被告对原告诉权的否定,对法院审判权的藐视,对人大立法权的对抗和对社会公共意志的抵触。行政消极应诉在审前、审中、审后三个阶段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缺失法律信仰,法律工具主义观念至上和行政权独尊致使司法审判权边沿化是行政消极应诉行为的两大起因。要有效防治行政消极应诉行为,必须倡导行政诉讼法治化的观念,完善行政诉讼立法,健全行政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3.
石晓波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9(3):76-77
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率是刑事诉讼法学中许多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最终归结点 ,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率两者在宏观上是统一的 ,但是 ,两者之间常常存在尖锐的矛盾。因此 ,当两者发生矛盾时 ,应当如何取舍 ,如何在二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人认为 ,应该以公正为重 ,兼顾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一般意义上的公益诉讼涵盖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两大领域。公益诉讼制度的一个重要的制度特色就是公益诉讼的原告制度。与传统私益诉讼的原告制度相比,公益诉讼的原告具有原告资格的多元化、原被告双方力量的差异性、原告处分权的限制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何群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3(3):79-84
对刑罚的选择,是人类社会理性而又无奈之举。随着社会的发展,刑罚理论也相继出现了报应主义、功利主义、并合主义。20世纪70年代,由于对现实的刑罚哲学和实践的不满,还出现了报应观念的重新复活。激烈而富于理性的争论给我们带来理论繁荣的同时,也从侧面体现了刑罚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刑罚使包括犯罪人在内的普通民众更加冷酷无情;刑罚是用诚实人的钱为犯罪买单;刑罚干涉了社会生活的有序性及正常性;刑罚造成情感的创伤。 相似文献
16.
袁群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0(2):130-132
调解作为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在当事人自愿和互谅互让的基础上,就争议的民事权利义务问题达成协议,合情、合理、合法地解决民事争议的诉讼活动。应当说,长期的司法实践证明,调解制度有利于迅速解决民事纠纷;实现公正、效率的执行;节约诉讼资源。然而,这项制度已经暴露出许多现实问题,如地方保护;违反自愿、合法原则等。我们需要尽快完善民事诉讼调解程序,以更有效快捷地实现司法正义。 相似文献
17.
司法认知是世界上许多国家证据法上所普遍适用的就某些特定的案件事实由法官直接加以确认 ,从而免除当事人举证责任的一种诉讼规则。我国关于司法认知的立法与研究同外国相比差距较大 ,在民事诉讼中如何客观地界定司法认知的对象范围 ,尚需深入研究。笔者认为 ,民事诉讼司法认知对象有事实和法律两方面。事实范围包括众所周知的事实、司法事实、政府事实、易于获知的事实 ;法律范围包括本国法、国际条约和惯例、外国法。 相似文献
18.
高媛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101-103
环境的生态性和不可补救性决定了环境损害、环境权、环境侵权行为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又决定了环境诉讼天然具有公益性.这种公益性决定了必须对旧的诉讼体制加以改革和突破,在诉讼制度上保障并激励公民环境权的实现和环境公共利益的维护.借鉴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我国不仅要认识到环境诉讼的公益性.更要保障环境诉讼的原告资格,变革举证责任和环境鉴定制度,逐步放宽人民法院对环境资源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范围. 相似文献
19.
张琳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4(2):74-76
母语的迁移伴随着二语习得的整个过程,特别是二语习得的初级阶段,因此如何有效地弱化负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是学习者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文中从三个层面分析了母语负迁移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民事诉讼自认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雁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7(2):84-87
自认是民事诉讼法中一项重要制度 ,但我国民诉法遗漏了这项内容。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法律有关当事人承认的立法现状和弊端以及自认制度的基本功能和法律意义 ,提出我国民事诉讼证据立法应确立自认制度 ,并对我国立法如何确认自认制度进行了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