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两年,"普世价值"逐渐成为我国思想界热烈议论的话题。2007年3月16日,温家宝在答记者问时说道:"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等等,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全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有些人认为,温家宝提到的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属于"普世价值"。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是"西方资产阶级"认可的东西。"东方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普世价值"在我国思想理论界引起激烈争论.肯定论者认为世界上有"普世价值",就是自由、民主、人权、平等、博爱等.否定论者认为世界上没有适用于所有时代、所有国家的"普世价值",承认"普世价值"的目的是为了在我国推行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把中国引上资本主义道路."普世价值"争论其实是要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斗争,是中国举什么旗的方向之争,是中国走什么路的道路之争,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一场看不见硝烟的交锋.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进行了研究,继之就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否具有普世价值进行论争。对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学者们认为它内容很丰富,只有个别的相反意见。但在探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普世价值的关系时,则存在泾渭分明的两种观点。故有些学者从研究方法、厘清概念着手来解决问题,并着重探讨普世价值内涵,区分价值与价值观念,提出价值共识、普遍真理等概念。普世价值概念如果确是有害的,我们是否只采用普遍真理概念,大张旗鼓地宣扬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以抵制某些西方国家的所谓普世价值呢?我们要与资本主义的普世价值相抗衡,宜不断完善社会主义价值观,并在实践中为世人作出榜样。  相似文献   

4.
“普世价值”何以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利益的共同性是“普世价值”得以存在的前提。阶级存在和社会主体利益多元化的事实决定了“普世价值”只能存在于主体自然属性领域。而在主体的社会属性领域,“普世价值”基本上是一种“虚幻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化,“普世价值”将逐渐从虚幻走向现实,但这是有条件的、极为有限的。真正的“普世价值”有待于世界大同,即阶级的消灭、国家的消亡,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但即使到了世界大同实现之时,也不能消除价值主体的多元化,也就是说,“普世价值”在那时也不能囊括价值的全部。同时,不能把“价值共性”简单等同于“普世价值”。在国内,那些热衷于传播“普世价值”的人,是旨在自由、民主、人权、平等的旗号下,推销西式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在国际上,对“普世价值”的吹嘘往往是某种强权政治的代言辞,是价值观的“强制认同”与“引诱认同”。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对"普世价值"的批判,在不同时期角度有所不同,但主要成果在于明确了所谓"普世价值"其实就是西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资产阶级价值观,它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本身也是虚伪的。在当今国际事务中,打着"人权""民主"等"普世价值"的幌子对中国内政进行粗暴干涉,已成为美国企图分化和西化中国、遏制中国发展的一种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6.
白剑波 《求索》2011,(1):72-74
近年来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日趋热烈。西方学者们宣扬"人权、自由、平等"等天赋观念是人类各个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共有的普世价值,并以此指责其他非西方国家和文化的主权与独立性。如何正确看待与分析评价西方学者们宣传的"普世价值"观,已经成为现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问题,甚至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7.
普世价值热度:★★★★★观点与主张:"普世价值"论从抽象的人性出发,主张民主、自由、平等是对所有人都普遍适用的价值,否认人的现实阶级性、社会性及历史性。理解这一思潮值得警惕的是,少数国家希望垄断话语权,将他们的价值观强行推销为"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8.
民主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关键要素,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有别于西方民主的新型民主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提出实现了全人类共同价值中民主的具象化表达,它筑基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将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价值立场成功融入全人类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规范,对建构在西方传统的主客体“二元对立”、“西方中心”“零和博弈”思维方式之上的西方民主模式实现了系统超越,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普世价值”和西方政治体制的桎梏提供了全新替代方案与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9.
熊万鹏 《人权》2011,(5):33-36
近年来,关于人权与普世价值的讨论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热点话题,一些学者从哲学和政治学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论述。在国际关系中,西方一些国家的官员和学者也喜欢宣扬普世价值观。他们认为,美、英、法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的自由、平等、人权是一种普世价值,具有先天的优越性,其他国家必须遵守。这些都引发我们关于人权本质与价值的深入思考。人权是一种普世价值吗?西方人权观是一种普世价值观吗?认清这些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试图从人权理论的角度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思想工作》2009,(6):23-23
陈维新在《东疆学刊}2009年第1期撰文指出。社科期刊在解放思想中与国际接轨问题怎么认识呢?“接轨”不是与世界同化,更不是西方化。“接轨”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通过“接轨”登上世界期刊文化的平台,拓宽视野,立足于全球的制高点上探讨创新理论,最终为发展自己服务。近来,有些社科期刊以与国际“接轨”为名,鼓吹“普世价值”。他们说,民主、自由、人权、公平、平等、博爱等是“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不同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竞争的背后是价值观的竞争.所谓"普世价值"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希望用其行为模式一统天下的意图,它背后是一种社会状态,是一种社会发展方式,甚至是一种社会利益分配格局 我们反对"普世价值",但并不否认人类社会存在也需要共同价值.  相似文献   

12.
普世价值本质上是一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思潮,它所宣传的超时代、超民族、普遍的价值观念与马克思主义原理相背离,淡化了部分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动摇了部分研究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滋生了极端个人主义倾向,对他们形成了误导.在新时期,要加强对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教育,对其进行科学地引导、合理地教育,引领他们认清普世价值本质.  相似文献   

13.
"普世价值"是较早流入我国并影响较大的西方政治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和人们的思想政治观念带来诸多消极影响。剖析"普世价值"思潮的本质,从其概念本身、逻辑起点和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看都具有虚伪性。"普世价值"对我国的渗透具有国际国内二方面的动因: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给"普世价值"的泛滥提供了滋长的温床;西方国家借助其发展优势、话语霸权及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等强行向他国输入其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4.
<正>"普世价值"问题现在之所以使一些人严重困惑,原因就在于人们往往偏离了这一讨论的关键所在,陷入了人类有否"共同价值追求"的抽象争论从20世纪末、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意识形态冲突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在加大,而核心价值观的冲突首当其冲。西方的政界和学界开始密集地使用"普世价值"表征其核心价值观。美国奥巴马政府每年的国情咨文,都将"推行自由、民主、人权这些普世  相似文献   

15.
普世价值论主张存在超阶级、超国家的,任何人、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认同的价值观念。面对"普世价值"已经成为西方的一种强势话语霸权现状,我们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逐步破除西方"普世价值"话语的垄断,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话语体系,提升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陈先达 《新东方》2009,(8):60-62
普世价值与价值共识最易混淆。价值共识可以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而普世价值似乎是人人都应该认同的一种价值共识。普世价值是一种以抽象人性论为依据、以绝对的普遍性为方法的唯心主义价值观。在当代,西方和国内少数人借助强势话语霸权,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称为普世价值,以达到他们西化和分化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17.
郑青 《长白学刊》2009,(5):23-26
基于批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构想未来自由发展的社会制度,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实现了事实性和价值性的统一。虽然这种事实性有着现实的依据性,但由于它代表的是人类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经常被称为“理想性”的政治价值观,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言说现实政治生活的现实性维度。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现的谋取方向、行为准则、评判标准、实现途径,以及现代中西方政治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始终具有“现实性”的关照,利益政治这一维度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实政治生活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包括政治平等、经济平等、社会平等。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价值诉求,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需要不断强化民主法治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社会保障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9.
自由、平等、民主等都是自由主义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本文集中分析了马克思对自由主义自由平等价值观的历史考察.马克思认为自由主义所主张的自由平等是交换价值基础上的自由平等,实质是物的限制下的自由平等,它是以确立市民社会成员的权利为其实现方式.马克思对自由主义价值观的历史考察对于把握和践行社会主义自由平等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确认识普世价值 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认识普世价值,有助于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指导意义.在当代中国,坚持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