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以崇敬的心情,反复阅读严慰冰同志的遗著《魂归江南》。这位革命者的一生,是含辛茹苦的一生。严慰冰的父亲严朴,无锡县张泾镇人,早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因革命活动,长期在外。慰冰从小跟随母亲(过瑛)过着艰苦生活。自幼就帮助母亲料理家务,做菜、煮饭、烧火、提水、洗碗、洗衣。逢到下雨,总给妹妹送伞、送雨鞋。她经常穿旧衣服旧袜子,破了补了  相似文献   

2.
我家里很穷,从小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四个兄弟拉扯大。我是老大,自小就承担了更多的家庭责任,更早懂得生活的艰辛。身为74届高中毕业生,我响应国家号召,到江苏海丰农场插队落户,一呆就是6年。在广阔天地里,我练就了健康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虽然条件艰苦,物资匮乏,但我始终用乐观的态度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干好手中的活。我先后担任了连队团支部书记、突击队队长、大队长等职务。  相似文献   

3.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纪念日。我认为,最好的纪念办法,是从我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出发,总结80年来的斗争经验,这对当前和今后我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有用的。历史经验是一面镜子,拿这面镜子经常照照自己,就可能少犯错误,犯了错误,也能及时改正。 我党80年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有哪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呢?我认为主要有三条经验,这是我党领导中国革命在极其艰苦的险恶环境下,能够打败敌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一 大革命时期的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各大城…  相似文献   

4.
访台湾著名诗人叶维廉晓燕台湾著名诗人叶维廉前不久应邀来北京讲学。叶维廉先生言谈举止温文尔雅。他于1937年出生在广东省中山县濒海的一个小村庄,父亲常年瘫痪在床,母亲是乡间的助产士。从小家境穷困,又逢日寇入侵,常惊恐于炮火,每折磨于饥饿,他的童年是艰苦...  相似文献   

5.
许绮燕 《黄埔》2008,(1):15-18
我从小是和我的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的。 七岁那年,母亲接我回家,我开始上小学。在家里,我发现一个问题:我的爸爸和弟弟、妹妹都姓张,妈妈姓王,而我姓许。这是为什么呢?我很想问问大人,但又不敢问。生活像一个谜,我好些年都解不开。  相似文献   

6.
个案之一:始终不能忘记我的初恋男友 我是一个机关的公务员,在母亲的严格监控下长大.从小她就给我安排好了一切,每天穿什么衣服、吃哪些食物、上哪所大学、学什么专业等等,都是母亲说了算.我开始还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可是后来就懒得争辩了.她说,她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好.  相似文献   

7.
年少的时候,我们不理解母亲,不懂得母亲那种只要儿女过得好就很满足的心情。对于母亲的关心和唠叨,总是抱着老大的不耐烦,以为她们年龄大了,不理解世事,纯粹是白操心而已。等到自己有了孩子并渐渐长大。要走上社会了,才发现,原来自己也和母亲当初的心情一样,心中装的全都是孩子,每每看着孩子在人生路上碰到一个个沟坎,心里就发急,恨不能替她们走完艰苦的路。  相似文献   

8.
母亲这30年     
即使是平凡的人,身上也承载着历史,经历过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人或多或少会留下时代的印记,我的母亲就是其中的一个。母亲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是种田,三是开店。母亲出身在农民家庭,从小就学会了干农活,农村集体制的时候,母亲和大伙一起种田,才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1978年,母亲已经30多岁的时候,农村实行了承包责任制,我家分到了5亩地。由于父亲常年在外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我教过一个学生,他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并不突出,对他的印象也不是很深刻。直到收到他从北京一所知名高校寄来的信,我才知道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大学。这个学生家在农村,从小没了母亲,当年一直寄宿在亲戚家,与同龄人相比,条件相当艰苦。在信中,他说在初中时很幸运遇到了我教他语文,这期间,有一件事改变了他的人生。  相似文献   

10.
黄洁坤 《传承》2001,(1):43-46
我母亲高天梅,离休前是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今年90岁,身体还好,脸色红润,耳朵很灵,思维清晰。她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改革、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四清”还有那“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粉碎“四人帮”,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代。母亲历尽沧桑,吃尽酸甜苦辣。现在又跨入了二十一世纪,母亲是一个与世纪同行的老人。她对过去的事记得很清楚,每当忆起过去感慨万分,母亲的一生可真是不容易啊。一、苦难童年,艰苦人生母亲是广东海丰县三区水口乡人,生于1910年农历12月初4(公历1911年1月4日)。由于…  相似文献   

11.
周克 《现代领导》2007,(9):36-37
第一章 走上革命之路 (1934年~1937年) 回想起来,我能走上这样一条革命之路,与我母亲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刘晓华 《台声》2013,(3):81-83
台中雾峰乡,是我如诗如画的“外婆家”。我母亲李慧英在此出生、成长,并与受委派去到台湾工作的父亲相识相恋,1948年初随父亲回大陆。对我而言,从小“外婆家”只是个梦,直至1988年,我姨妈一家来常州看望我们,我母亲也随之实现了重返故乡的夙愿。后来,我多次因公因私到台湾,台湾的山山水水早已不陌生,与台湾的亲朋好友更是彼此牵挂。  相似文献   

13.
大约在十年前,家中光景不是很好,日子过得十分艰苦。为支付我和哥哥的学费,母亲在县城谋了一份体力活。我清楚地记得,每次天还没亮,母亲就得起来劈柴、做饭、喂猪,然后勿勿忙忙上城去给一家木板厂做工。  相似文献   

14.
“诺苏”是彝族的一个支系我父亲是诺苏,我母亲是白族。平时在向别人介绍自己时,我就简称为“白彝”(族)。 我从小生长在汉族地方,是受汉文化熏陶成长起来的,至今深感遗憾的是我只会讲少量的日常彝语,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诺苏的那份与生俱来的感情。 记得在我五岁时,父亲带我和母亲第一次回老家——维西县永春乡四保行政村。当时还没有直达县城的客车,我们好不容易搭乘一辆解放牌大货车到达县城。一位在县城工作的叔叔早已等候在那里,他为我们备好了马匹,并由他扶我骑上马,那是我第一次骑马上陡峭的山路,由我的小叔叔牵马带路,…  相似文献   

15.
王玺 《中国保安》2001,(3):44-45
身高 1. 77米,容貌清丽,穿着剪裁合体的深蓝色保安制服、头戴贝雷帽的小伊,令人眼睛为之一亮。“我姓伊,伊拉克的伊,名晓辉 !”她落落大方地介绍自己,一丝俏皮漫漶在她轻快的笑靥里。   去年 8月中旬,我和团中央一位干部赴深圳进行全国十佳保安服务公司考察验收,最后一站来到宝安区保安服务公司,在那里,我认识了小伊。   来自山东泰安的小伊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她的父亲是泰安市公安学校校长,母亲也在国家单位。从小在公安局大院长大的小伊对军营生活有着异乎寻常的热爱,性格也如男孩子般的倔强好胜。 1995年夏,高中毕业的…  相似文献   

16.
在采访过程中我想起了自己以前读过的一个故事,故事的叙述者是一个在“文革”时期成长起来的小姑娘,她说那个特殊的时代自己四十多岁的母亲在处境堪虞时竟跑去上电大拿来了一个物理专业文凭,花了整整五年时间。她那时一直没有理解为什么从美国留学归来的母亲还要辛辛苦苦地学那个,只记得当她带领同学抄自己的家把那份证书烧掉时母亲的眼泪……  相似文献   

17.
相知杨奇清     
我的老家在河南省罗山县。罗山是河南省建立革命政权最早的县之一,是红二十五军长征的出发地。在1921年就建立了党的外围组织“罗山青年学社”,1925年建立了党的组织,1926年成立了中共罗山特别支部。在大革命时期,党领导罗山人民举行了多次武装暴动,组建了2000多人的革命武装。在各个革命历史时期,党的组织、政权机构和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从未间断,三万多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作为罗山的儿女,我为这块英雄的土地感到骄傲。投身革命洪流1921年12月28日,找出生在罗山县城一个贫穷的市民家庭。我的父亲是县中学的教员,母亲是一个…  相似文献   

18.
阿柳的故事     
“我的名字叫阿柳,我在冈比亚出生, 我虽然从小就被遗弃,对双亲一无所知,但我很想念我的父亲和母亲。我希望能有机会到台湾寻找我的爸爸,找到爸爸后,就能找到妈妈,我相信只有他能告诉我,我的妈妈是谁。” 有着一副黑色面孔和东方人面部特征的阿柳,体内流着中国人的血液,他甚至有“阿柳”这样一个很有台湾乡土味的名字,但是,他却始终与台湾这块土地无缘。 据台湾记者推算,阿柳今年应该是29岁,但实际上,连阿柳自己也不知道他是何时出生的;他本该有台湾的“中华民国国籍”,但现在拿的是冈比亚护照;他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  相似文献   

19.
刘君秀 《黄埔》2010,(5):37-37
在那八年抗战的艰苦岁月里,成千上万的黄埔师生,为捍卫祖国义不容辞地抛头颅、洒热血、出生人死,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我的老师王剑岳就是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20.
《现代领导》2014,(8):10-10
尽管父亲早早牺牲,又从小随母亲凶革命而四处辗转.但李鹏并未中断接受系统教育,这也使得当时已经参加工作的他,得以被党中央选派出国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