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说“慎始”     
莫泊桑的小说《小酒桶》中72岁仍孑然一身的女主人公马格格瓦,将其田庄以每月250金法郎至她寿终的价格卖给一个叫汲可的老板。汲可为了让她早死,想出一条诡计。他办了丰盛的菜肴,拿出“十足的陈酒”白兰地,请马格格瓦作客。原本滴酒不沾的马格格瓦,在汲可连劝带哄下终于连饮三杯。之后,汲可又常给她送酒,使她染上了酒瘾。终于在一天晚上她醉倒雪地而冻死。这虽是一则小说故事,可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一切坏习惯。坏事情都有从开始到发展的过程,行为“慎始”很重要。然而,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比如一些党员干部栽了、倒…  相似文献   

2.
王桂书是辽宁省海城国税局腾鳌分局局长兼毛祁所所长。她从事税务工作13年,先后被评为辽宁省“三八红旗手”、鞍山市国税系统反腐倡廉标兵、海城市精神文明十佳个人。“不能损国家肥自己”1988年3月,已过不惑之年的王桂书离开了干了4年的内勤工作,走马上任毛祁税务所所长。尽管所长这个官不大,可在老百姓看来却是个“肥差”。但王桂书不仅不“肥”自己,就连她的亲戚、朋友也从未沾过她半点光。当所长不久的一天,她和专管员到市场收税,她的侄媳妇在卖莱,专管员看是王所长的亲属想不收了。王桂书脸一绷,说:“收!”侄媳妇看…  相似文献   

3.
浩清 《政府法制》2010,(1):27-29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或是支付宝贵的青春王体,或是抛弃原本幸福、和谐的家庭,将自己义无反顾地投资给一个前途不明的政客。最近十余年,这个群体开始逐渐曝光于公众视野,她们尽管年近不惑,仍风韵犹存。但于公众而言,她们是千夫所指。她遭辱骂的原委,或是贪图享乐,或是利益共沾,或是肌体蛀虫,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4.
张鸣 《政府法制》2014,(2):24-24
在古代,官家的工程,是由工部管的。工部因为干工程,形而下,人送一个“贱”字,但工部本身,却挺肥的。那年月,但凡沾了官家工程的,都挺肥的。  相似文献   

5.
良心与安心     
徐芹 《江淮法治》2011,(3):61-61
邻居刘哥是个幸福的人,双职工,夫妻恩爱。两个女儿大学毕业在某高校任教.说父母身体好就是她们的最大福分。刘哥听女儿劝告,几近滴酒不沾,烟不抽。  相似文献   

6.
我一向不热衷于烟酒,除了每年岁末看望老人时象征性地抿一点葡萄酒外,可以说是滴酒不沾的。年轻时我曾有过十年烟龄。一旦意识到它对身体可能的危害,就毫不迟疑地戒掉了烟。  相似文献   

7.
镜界     
这是一片与世无争的乐土,不沾世俗,不惹尘埃。银潭,并非一汪潭水,而是深藏在贵州山坳中的一个侗族村寨,富有诗意。一条清澈的小溪穿寨而过,在阳光的照耀下,涓涓的溪流反射出一片银光,银潭之名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8.
版权贸易,在国际上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但在我国真正使版权进入市场领域的.却是近几年关于“复关”(GATT)讨论以来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著作权向来被人误解为是文人墨客的事。与商业行为沾不上或极少沾上边。随着党的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在国内贸易市场与国际贸易市场逐步衔接的今天,此种不正常的观念才被淘汰.版权业方开始被重视,版权业的经济意义才越来越引起我国国民的瞩目。在版权贸易中,要不要规范版权贸易市场?如何规范版权贸易市场?笔者拟就这个问题谈谈粗浅看法,以求指教。一版权业的含义是什么.国外有的学者认…  相似文献   

9.
关于文化的称谓,当前可说是一种时尚。如果搞点什么大的动作,若不与文化挂上边,可就大刹风景了。反之只要一沾“文化”的边,就灵光多了。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给文化带来的大冲击、大繁荣、大爆炸。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亚铁氰化钾与三价铁盐溶液反应生成普鲁士蓝沉淀的显色原理,探索非油墨捺印足迹的新方法。方法用脚沾取一定浓度的三价铁盐溶液,踩在经过亚铁氰化钾溶液处理过的纸张上。结果在经过处理的纸张上出现蓝黑色的足迹印痕。结论该方法安全卫生,操作简便,捺印效果好,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相似文献   

11.
好心办坏事     
张擎 《江淮法治》2010,(2):15-15
一天,一位拄着拐棍,挎只竹编篮子的老年妇女艰难地走进法律援助中心。她说她姓谢,已76岁,儿子不养她,还把她6000多元的土地补偿费据为己有,村里又不调解。她要求我们帮她起诉,把钱要回来由她自由支配使用。出于同情和气愤,我立马从简给她办理援助手续,并建议由其所在地的援助站就近给其实施援助。  相似文献   

12.
不肖     
管军 《公民与法治》2013,(20):51-51
20年前,我的班主任老师去了一趟美国,在那里住了一年,侍候孙子。她回国后,我恰好在老家,去拜访她,问她为什么回来,她说在美国住不习惯。她说她曾去过一个大广场,广场上有很多柜子样的小亭子,她以为是电话亭,结果一推门才知道是厕所。老太太在我们县里的大会上每年也是要坐几回主席台的,虽然她把这个笑话讲得很轻松,但是我觉得她也很不好意思。  相似文献   

13.
袋中人吕后     
在她新寡的时候,匈奴史上最伟大的单于专程写信来调戏她。她并不算美,甚至不算年轻。之前人们叫她吕雉,“雉”是“野鸡”的意思,野鸡的寓意符合她乡下女人的身份,直到她嫁给刘邦。  相似文献   

14.
她疼他也疼     
她当初以为自己可以用身体的疼痛,用心灵的卑微来换取爱情,她失败了。最后她才知道,真正爱她的男人不会让她去切肋骨,她的肋骨如果疼了,他的也会疼。  相似文献   

15.
听说她是一个高挑漂亮的女孩,听说她出生仅3天就被送人,听说她的养母并不想收养她,听说舞蹈老师夸她有天赋,听说她溜门钻窗盗窃10余起。主审法官说,她只有17岁。  相似文献   

16.
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但她却说自己还是单身。她和他认识仅仅5天,就做了不该做的事。她和他只两个月时间,就跟着他回到了他的老家过年。当他知道了她是有夫之妇后,他要离去,但她却不愿离弃,那一刻似乎充溢着感动。然而,不久之后她却再觅新欢,他当着那个男人的面,问她到底喜欢谁时,她却毫不犹豫地说喜欢那个男人,一时之间,这份由情、爱、恨交织的不该发生的事就这样发生了……  相似文献   

17.
“恳请法官判她无期徒刑,免得她再活在世上骗人。如果法官不能判她无期徒刑,我请求法官当庭释放她,由我接管她。我押她去卖身赚钱,偿还我的血汗钱!”这是被害人李德强在法庭上作的最后陈述。  相似文献   

18.
武淮  王梓 《法制与经济》2004,(10):28-31
她是一名英姿飒爽、受人尊重的“女警花”。因容貌出众、业务能力强,她曾两度成为某知名公安杂志的封面人物。一个“黑社会”老板抓住了她“虚荣”的致命之处,将她包养,诱她染上毒瘾,又将她抛弃……毒品吞噬了她的灵魂。为筹集毒资,她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召集三陪小姐等人敲诈勒索,乃至被逐出公安队伍。在一次缉毒行动中,她为逃避抓捕跳楼自杀未遂。2004年6月,她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警花”凋谢了……  相似文献   

19.
滕抒 《中国监察》2010,(20):53-54
在一般人眼里,保密员,不就是提着文件箱,跑跑腿,登登记,盖盖章,收收发发嘛,她居然得了全国先进? 走近她,矮矮小小的云日虹如同她的工作,平平淡淡。尽管知道记者为采访她而来,她还是少言寡语,只是默默地忙碌着。签收、归档、传送,这些动作,她整整重复了22年。  相似文献   

20.
90岁的市长     
崔修建 《政府法制》2011,(20):17-17
她是一座拥有70万人口的城市的市长。 早上起来,她先做了20分钟的健身操,然后煮了咖啡,吃了营养早餐。接着,她驾驶自己那辆普通的别克车上班。经过一个街口时,她发现有一个广告牌被昨夜的大风吹歪了,便停下车,打电话通知路政部门赶紧派人来维修。不经意间,她将车停错了位置,一位年轻的警察跑过来对她进行违章处理,虽然他一眼就认出了她,但还是照章处罚了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