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形势下,不少职工在新的发展态势、新的利益分配格局和机制面前,出现了心理失衡问题。如何加强和引导职工的心理失衡问题,事关单位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事关文化建设,事关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洞察入微,从细处入手,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使职工能很快从失衡心理状态中走出来,保持积极的、健康的、良好的心态。  相似文献   

2.
探讨犯罪的原因应首先从犯罪人的内因寻找答案。心理失衡是导致犯罪产生的内因。以社会环境为标准 ,心理失衡可分为社会心理失衡与个体心理失衡两个方面 ,它与犯罪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预防和控制犯罪应针对心理失衡的不同程度 ,做好教育与疏导工作。  相似文献   

3.
李香 《工会论坛》2005,11(5):43-44
运用心理学知识于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可以预防心理失衡,消除逆反心理,增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科学性、有效性,应当引起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4.
如何使职工适应企业经营机制进一步转换带来的高速度,快节奏和充满竞争新环境,化解矛盾,保持稳定,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是新形势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仅就化解矛盾、调整职工心理失衡浅谈一些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5.
国企改革的成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深化国企改革的过程中,职工存在抱怨、悲观失望情绪,心理失衡。因此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要高度重视、找准目标、收到成效;要关心职工、正视困难、服务到位;要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心理危机导致的恶性事件增多。对职工心理危机的早期发现及有效干预,对于职工的安全健康、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有着重要意义。构建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能够及早发现,及时干预,将心理危机对职工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7.
变革中的社会必然表现出一定的矛盾与冲突,诸如社会心理机制的转换,个人心理的失衡,以及社会思想价值观方面的混乱等,从而成为诱发犯罪心理和导致犯罪增长的深层原因。同时,社会结构变化及控制功能的弱化,都是犯罪增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取得了令人嘱目的成就,但也产生了经济利益关系失衡现象。经济利益关系失衡严重损伤了社会发展普遍受益的原则,导致社会弱势群体成员对社会抵触的心理,削弱了社会发展的活力。只有采取各种措施,对失衡现象进行有效调控,才能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罪犯在长期的监禁生活中 ,因为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 ,容易导致心理危机。经过危机干预 ,给罪犯提供即时的帮助 ,可使陷入危机中的罪犯恢复身心平衡 ,度过危险的紧急救助时期。心理危机干预直接指向罪犯的情绪困扰和心理失衡 ,对于缓解心理冲突、避免意外事故、防止心态的进一步恶化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曲展强 《工会论坛》2001,7(2):29-31
当前 ,我国正处于深刻的经济体制转轨时期 ,社会经济生活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 ,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及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所带来的各种困难 ,导致职工群众在思想和心态上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偏颇和失衡 ,这就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下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不仅覆盖范围广 ,任务重 ,而且难度大 ,要求高。只有提高对新时期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 ,不断探索新形式 ,增强针对性 ,突出实效性 ,才能实现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突破。一、新时期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亟待加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职工的市场意…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公民主体健康的心理品质。下岗失业人员因心理失衡而导致的各种社会问题影响了社会稳定,也妨害了和谐社会建设,应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随着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化,青年职工主要呈现以下心态。 一是矛盾心态。企业改制是一个长期的艰难过程,改制的每一个措施,不可能总是立即就会给人们带来实惠,甚至还要不可避免地损害某些人的暂时的利益,加上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僵化思想传统观点以及社会偏见的影响,又使青年职工对改制出现暂时的心理失衡。青年职工的这种矛盾心态在企业改制的过程中,主要表现为:(1)对企业  相似文献   

13.
现有的电信诈骗犯罪研究一般采用法学、犯罪学视角,缺乏以心理学为理论背景的相关分析。电信诈骗的多发,根本上是一种心理失衡导致的个人心理防范体系的失控。以心理学理论为工具,将电信诈骗犯罪按照规避风险损害心理、贪图利益心理、针对社会关系、特殊心理需求等进行分类归纳;从需要层次、人格、说服过程、情境因素等角度进行成因分析;提出普及心理学常识,构建分层心理预防机制和多层次全方位防控体系等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4.
弱势群体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罪,主要原因系基于其社会、经济、政治所处的劣势地位而引发的心理严重失衡。心态的严重扭曲,导致采取极端手段实施犯罪行为,达到其所谓的价值上认可,心理上平衡,情绪上宣泄。为此,应该依靠社会力量,从改善民生,强化心理疏导和法制宣传,加强公安机关应对处置能力等方面入手,实现弱势群体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源头预防。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不能忽视社会心理的疏导与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解决各种紧迫的现实问题,还必须注重社会心理的研究。由于我国经济转型而带来的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以及社会利益分化的加剧,导致了人们社会心理的严重失衡,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心理问题。对此,文章分析了社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疏导与重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大学新生初期的心理适应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失衡的主要因素。分析研究大学新生在角色转换过程中出现的早期心理矛盾与失调的原因,对于帮助这些新生面对困难与挫折,走出心理失衡的困惑,使大学新生顺利渡过适应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群体在社会变革中的不断分化、组合,以及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地位和角色的变化,使得不同利益群体的社会心理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情形。社会转型给人们带来的困惑和迷茫,又往往会以社会心理的集中反映所表现出来。分析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心理失衡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信仰危机、道德失范、教育困境以及弱势群体的边缘化等问题,在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中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校中大学生由于心理失衡而引起心理障碍是较普遍存在的问题.且呈现上升趋势,因而大学生心理的整体护理是亟需加强的。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失衡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进行整体护理提出了一些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群体性事件参与者具有失衡、不信任、造势和法不责众的心理特征.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应用心理学原理,准确把握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心理特征,做到:1.引导参与者保持正常的心态,消除失衡心理;2.赢得参与者对党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消除不信任心理;3.及时分化瓦解参与者,消除造势心理;4.保持震慑态势,消除法不责众心理.  相似文献   

20.
警察腐败在我国还普遍存在,导致警察腐败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而道德上的原因主要表现在道德信仰和道德信念危机、道德人格异化、道德心理失衡。预防警察腐败,除了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外,还必须提升警察的道德素质,这样才能真正从源头上起到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