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以庆,1954年出生于北京。在武汉当过10年工人。1987年调入湖北电视台。现为湖北电视台纪录片编导,独立制片人。拍纪录片《红地毯上的日记》(1990年)、《起程,将远行》(1995年)、《导演》(1996 年)分别获得中国电视金童一等奖;《舟舟的世界》(1997年)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获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大奖及最佳编导单项奖,中国电视金鹰奖,法国FIPA国际电视节、加拿大蒙特利尔艺术电影节等6项国际比赛提名奖;《英和白》(1999年)获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最佳纪录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创意奖和最佳音效奖,第19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纪录片最佳编导奖。《幼儿园》获第10届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之“人文类纪录片最佳创意奖”,2004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片大奖。2002年, 张以庆获得中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长江新闻奖”,为湖北省获此奖项的第二人。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10,(1):105-105
<正>获中国期刊协会评选为:★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陈中社长获中国期刊协会评为:★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人《南风窗》官方网站"南风窗线"获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联合评选为:★2009全国出版业网站十五强获中国传媒大会2009年会颁发:★金长城传媒奖·2009十大期刊获中国传媒投资年会评选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媒体获"南方阅读盛典"评为:★新世纪十年最受读者关注的十大杂志连续3年获得国家邮政总局评为:★中国邮政发行畅销报刊获新浪网、慧聪网评为:★最具影响力杂志获龙源期刊网评为:★中文期刊网络传播海内外阅读排行榜的亚洲区排行第8位、欧美区排行第27位获龙源期刊网评为:★中文期刊网络传播国内阅读排行TOP100五连冠  相似文献   

3.
<正>有这样一位老师,从教23年,任班主任工作21年,她把全部青春奉献给深爱的职业教育。她以过人的胆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仅带出了荣获全国奖项的老师,还有获得市区、全国奖项的学生。她快乐地工作,体验着"教师妈妈"的自豪,是学生们最亲密最信赖的朋友。她就是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教师权福苗。权福苗作为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市职教名师,教授过《电子线路》、《组合音响》、《楼宇智能  相似文献   

4.
正2021年6月17日,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他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已出版译著180余本。2010年,继季羡林、杨宪益之后,许渊冲获"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4年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系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是个没有腹地的城市,就连引用水都来自马来谣亚的柔佛州。1961年9月,李光耀在电台广播里说:"我们单独生存不了。"新马分家时,李光耀把新加坡形容为"一个没有躯体的心脏"。可正是这个没有躯体的心脏,在1960年至1984年间,GDP年均增长9%,成为亚洲经济"四小龙"之一。今天它已经是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之一。世界上不少政治家对李光耀也评价很高。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认为,"新加坡从一个小岛国变成世界上最有活力的贸易与金融中心之一,这应归功于李光耀的卓越领导和远见。"不过,不同的评价背后,有着不同的意味。无论尼克松、里根、布什和撒切尔夫人怎样赞美李光耀和他的新加坡,美国和大不列颠都不会向新加坡看齐。但在东亚其他威权政治国家,李光耀和他的新加坡,却有别样的光环。  相似文献   

6.
NGO现场     
于晓刚与马军获麦格塞塞奖麦格塞塞奖被誉为亚洲的诺贝尔奖,设有政府服务奖、公共服务奖、新进领导奖、社会领导奖、和平及国际了解奖,新闻、文学和创新通讯艺术奖等多个奖项。2009年度的麦格塞塞奖的五位得奖者其中两位是中国人。于晓刚是云南省大众流域管理研  相似文献   

7.
美国《金融月刊》曾公布了全世界最富有的十二个大银行家,华人占了五位,新加坡丰隆集团主席郭其枫先生是其中之一。五十七年来,郭其枫从一文不名出来闯世界,到如今成为统管有三十六亿财富的丰隆集团的大富豪。他是如何发迹的呢? 一九二九年,年少的郭其枫离别了贫困交迫的福建同安县老家,他背着一卷草席和一张被单,还有铭记在心底的父母的千叮万嘱,购买了一张八块钱的半价船票,从厦门乘船到了新加坡。从此,新加坡成为他艰苦创业、发挥才智的舞台。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2016,(8)
正中国买房最困难的阶层还是二三十岁的这批人,他们大多工资不高,购房压力大。我们说要发挥创新精神,年轻人没有压力和负担,才可以放手去创新。房价的又一轮暴涨,让刚走出校门、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在北上深等一线城市买套房已经变得越来越不现实。著名经济学家、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沐教授曾经在新加坡工作多年,他对此现象感到很不理解。在接受南风窗特约记者专访时,杨沐表示新加坡的年轻人不存在工作多年  相似文献   

9.
做学生,他是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89班的高材生;干事业,他是央视电影频道的第一个男主持人,也是央视电影频道《流金岁月》栏目的“大管家”,更3次获得中国电视文艺最高奖项——“星光奖”;生活中,他又是一个淡定、从容的普通人.他就是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潘奕霖. 华年似水 不解电影情缘  相似文献   

10.
来信     
《南风窗》2012,(24):16-16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最近一段时间毫无争议的热点。但在主流媒体和网上短暂的欢呼后,各种质疑纷至沓来,很快淹没了正面情绪。作家获得一个文学奖项,当然是靠其作品说话。而作家关注面、语言、写作手法等风格的形成,与其自身经历、欣赏的作家有着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蔡定剑教授,2005年7月到10月,应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之邀做访问研究,得以对新加坡的制度亲历考查。回国后,他撰文总结考察成果,认为国内官员、学者所推崇的所谓新加坡经验其实存在很大的偏颇和误解,对人们了解新加坡产生了相当大的误导。为此,本刊专访蔡定剑先生,请他谈谈他所了解到的新加坡经验。令人困惑的新加坡《南风窗》(以下简称《南》):从邓小平到江泽民的中国国家领导人,都对新加坡推崇有加,大量的中国干部被送到新加坡学习考察,你作为一个法学家对新加坡的兴趣是从何时产生的?蔡定剑(以下简称蔡):过去…  相似文献   

12.
《南风窗》2016,(22)
正随着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将诺贝尔文学奖收入囊中,2016年诺贝尔奖全数揭晓。作为科学界的最高奖项,诺贝尔奖是众多科研工作者穷尽一生追求的至高荣耀,目前最年长的诺奖获得者莱昂尼德·赫维奇在200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时候已经高龄90岁。而今最年轻的获奖者威廉·劳伦斯·布拉格在25岁就摘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3.
戴维·M.兰普顿是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Hyman教授、教务长、中国研究项目主任。他的最新著作是《中国力量的三面:军力、财力和智力》。2010年6月,兰普顿教授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担任访问学者。以下是他在访学期间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为年轻研究人员所作两次讲座的记录稿,已经其本人阅定。  相似文献   

14.
正郭玉全获得2018年全国"最美职工"称号,和他为北京美丽蓝天事业作出的贡献有关;郭玉全从"厌弃水泥企业"到"这辈子就干水泥了"的转变,和他在国外接触到先进生产力有关;郭玉全挚爱自己的工作,和他办公室里墙上"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这句话有关。有个关于误会的小故事,关于郭玉全和他的同事们的。北京市市科协在一次评选市级科技奖项的时候,评委们根据北京金隅琉水环保科技有限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2016,(19)
正新加坡执政党培养后备梯队的特色是:执政党内的新领导层必须经过长期的铺垫,让新领导团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党内获得支持,更需要受到人民的认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8月21日演讲两个多小时后,忽然晕眩,电视直播中断,顿时引起新加坡全国电视观众的紧张。但这位64岁的长者恢复过来后即重上讲台,且重点论述了新加坡的领导层交接课题。他说,"岁月不留人",  相似文献   

16.
30分钟革命     
人人都说日本的内销市场很难容外人“攻城掠地”。然而,美国的商业强人唐诺氏却以“30分钟革命”的策略,成功地进驻了日本市场。从1983年唐诺氏在日本开设连销体系至今,虽然其在日本开店不多,但却大把大把地把钞票赚到袋里。唐诺氏在日本最成功的地方,乃在于外卖业的营业成效。当时,日本市场的几项新发展引起他的注意:职业妇女增加;单身人口单亲家庭渐多,“方便、迅速”成了这些家庭生活上的特质;新的休闲活动都偏重在家庭内进行(如录放影  相似文献   

17.
林赞治 《南风窗》2014,(10):88-89
<正>从历史上看,当革命处于高潮,它趋于信仰至上,意志统一,不容异议和反对。而知识分子偏偏喜欢质疑,结果为革命所淘汰。革命首先是观念的革命。观念是知识分子的思想创造,其中,最富于成就的观念,就是个人自由和民主权利的观念。农民起义、宗教改革没有这样的观念,是知识分子——社会学家科塞称为"观念人"——最早把它写在革命的旗帜上。知识分子的角色知识分子萌生于中世纪,伴随工业革命和中产阶级的产生、发展而壮大为一个有为的群体。在价值观的形成方面,他们是从社会底层、被压迫阶级那里获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10,(22)
<正>高华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版在20世纪的中国,革命意味着"以进步光明的新政权取代落后腐朽的旧政权"。随着新的民族国家的建立,终于高居正义、真理和尊严之上。高华对红色政治的研究历来独辟蹊径,他对革命话语的建构过程与修辞动机有着犀利的观察。他追溯的并不是历史现场与历史景观,而是历史被建构的过程。由此出发,他提出了以下问题:我们该如何重新认识"左翼文化";如何撇开现成的结论,从诸多史料中还原关于革命的叙述、探讨革命词语的高地是如何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正>从事焊接工作已经30年的朱立松似乎不善言辞,在嘈杂背景中,记者常常听不清朱立松说的话。这和记者印象中的工人老大哥的形象好像相差甚远。1984年,朱立松技校毕业后进入北京锅炉厂做焊工,他喜欢焊接这一行,工作非常积极,很快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焊工。由于技术好,又肯学肯钻,他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1992年和1995年北京市焊接比赛气保焊第一名、1995年全国比赛汽保焊第七名、2001年全国比赛汽保焊第二名……这些奖项证明了朱立松的实力。2015年,他获得了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  相似文献   

20.
正做学生,他是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89班的高材生;干事业,他是央视电影频道的第一个男主持人,也是央视电影频道《流金岁月》栏目的"大管家",更3次获得中国电视文艺最高奖项——"星光奖";生活中,他又是一个淡定、从容的普通人。他就是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潘奕霖。华年似水不解电影情缘潘奕霖似乎天生就与电影有缘。他出生在东北,小时候,父亲所在部队里有个传统,每周都放露天电影,在看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