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英两国最近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双方一致同意发展全面的伙伴关系。这是中国与俄罗斯、法国和美国相继决定建立全面伙伴关系或战略伙伴关系之后,与又一个西方大国建立这种新型关系。它不仅是中英之间的一件大事,也是国际政治关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去...  相似文献   

2.
皙扬 《党政论坛》2014,(12):10-11
2014年2月4日,在研究26年之后,科学家宣布,1988年在亚琛大教堂发现的千年遗骨确实属于查理大帝。这是一个中国人不太熟悉而在西方却如雷贯耳的人物。在扑克牌中,身为红桃K的查理大帝与黑桃K(大卫王)、梅花K(亚历山大大帝)、方块K(恺撒)齐名。他是西欧在西罗马帝国覆灭后的第一个“皇帝”,也被称为“欧洲之父”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开始了解中国电影主要是在1949年中华 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之后。但是从1949年到 1979年,中国电影仍然只是在苏维埃政权国家和 一些亚洲国家内部传播。在西方国家(西欧和北 美)-这些电影鲜为人知,在电影图书馆里和电影 迷中间它们是受到限制的。文化大革命之前大量 的导演制作了大量高质量的影片。其中的三位著 名导演是桑弧、谢铁骊和沈浮。  相似文献   

4.
郑永年 《党政论坛》2008,(12):24-24
各种迹象表明,中国正在面临来自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世界的软性压力。西方对中国的担忧,与其说是中国的不变化,倒不如说是中国内政外交方面行为模式的逐渐成型。以往,在西方之外的国家和西方的关系只有两个模式,要不是自我孤立或者被西方孤立,要不就是依附于西方。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是依附于美国和西方而得以发展,尤其在拉丁美洲,那里的。  相似文献   

5.
郑永年 《党政论坛》2008,(18):59-59
中国和西方世界围绕着奥运会的种种冲突,表明中国的国际关系处于一个极其重要的拐点。很多中国人开始从这次冲突中认识一个真实的外在世界。他们从对西方的幻想中醒悟过来。同时,对西方来说,他们也面临一个真实的中国。很多西方人也曾经幻想改革和开放政策能够促成中国成为一个类似西方那样的国家。但现在他们也意识到中国是不能被轻易改变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既有共通之处,也存在很多差异。基于中西方现代化发展历程的比较分析,研究认为,西方现代化的富裕之路以资本为主导,通过对内剥削工人阶级的剩余价值和对外殖民化扩张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而中国式现代化的富裕之路则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分阶段推进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超越了西方现代化。对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展开分析,不仅有利于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独有的内在逻辑,还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现代化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目前,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应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和财富积累机制。  相似文献   

7.
夏微雨 《党政论坛》2010,(10):30-30
前不久,法国前外长于贝尔·韦德里纳在接受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专访时,针对“后美国世界”、“中国威胁”、“混乱的西方”等问题,提出了一套现实主义的观点,并号召西方团结起来,就一些现实问题达成一致,以将中国拉入西方的阵营。韦德里纳是法国最重要的外交思想家之一。  相似文献   

8.
《瞭望》1999,(12)
1998年:1月26日,美国康柏公司宣布以96亿美元收购在大型计算机制造商中颇具地位的数字设备公司,购成了美国计算机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兼并案。1月29日,崭露头角的空中接触通信公司宣布以57亿美元兼并西方媒体集团下属的移动电话止务部,使空中接触公司成为美国第二大无线通信公司。4月6日,美国花旗集团公司和旅行者公司宣布实行兼并,兼并金额高达820亿美元4月13日,美国国民银行宣布将与美洲银行合并,组成美国第一大银行,合并全额高达593亿美元;美国第一银行将与第一芝加哥银行联姻,成为美国第五大银行和…  相似文献   

9.
西方政治文明实践的合法性话语是西方话语的根基,肇始于“西强东弱”的历史时代。伴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来到,东西方“攻守势易”的萌芽初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日益显露出无可比拟的优势。在这一优势的基础上,一方面,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所负载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为全新的民主形态的角度,完成了对西方传统选举民主的去蔽;另一方面,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本身作为全新的政党制度形态,也意味着对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的超越。正是这种去蔽与超越的双重努力使得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得以深深扎根于中国土壤,有机融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与实践体系的本土建构进程中,进而推动实现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对于整个西方话语垄断的解构以及对于本土阵地的复归。  相似文献   

10.
姜振逵 《学理论》2009,(17):33-34
孙中山作为中国革命的先行者,通过不懈的探索,审时度势把西方近代观念与中国的传统观念进行彼此去糟粕、存精华的整合,构建了新三民主义,实现对西方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的超越,从而表现了中国思想家立足于世界文明之巅的恢弘气概,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准备了舆论和思想上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陈曙光 《政治学研究》2023,(4):100-111+151-152
现代化是每一个国家的普遍命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大格局,决定了中国早期现代化探索不可避免受西方现代性观念的支配,走上“现代化在中国”的道路。“现代化在中国”,也即西方现代性观念和现代化模式在中国的实践。洋务自强运动、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运动的相继失败,标志着“现代化在中国”行不通。中国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伟大样本,注定只能走具有本国特点的现代化新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原创性理论贡献,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实现了现代化理论的术语革命和范式重构。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与21世纪初期中国外交战略的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进程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实现的,它从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三个方面加强了美国及西方的国际地位,同时给中国的外部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中国要想顺利融入全球化,分享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利益,在21世纪初期必须在顶住“西化”和“遏制”压力的同时,与西方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黄泳 《瞭望》1992,(18)
最近,西方国家在援助前苏联方面有一些引人注目的举动:4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和兼任西方7国集团主席的德国总理科尔同时宣布,西方将向俄罗斯提供24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援助;目前,美、德等西方工业国家还在筹划为独联体其他成员国家以及波罗的海3国提供类似的经援。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经济和如今元气大伤的西方经济一直是共生的关系,如果现在西方倒下了,中国还能挺住吗?  相似文献   

15.
张晓兰  孟玲 《党政论坛》2014,(11):28-31
“市民社会是一个具有典型西方血统的范畴,中国历史上是否出现过市民社会,中国是否具备其发育的条件,这是在中国语境下讨论市民社会时无法绕开的一个重要议题。”持否定观点的有两类:一是主要以西方市民社会理论作为问题的评判标准来看中国的现实,认为由于空间和文化上的差异必然会导致中西方市民社会形态发展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党政论坛》2008,(16):14-15
拉萨骚乱事件发生以来,西方表露出了令人吃惊的偏狭以及对中国的敌意,这与他们对中国存在偏见有关,也离不开“藏独”势力多年来在西方的片面宣传。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的“公”甚至改革开放之后的“公”,都不同于近代西方的“公共”概念。鉴于中国现阶段政府管理问题的特殊性,不仅必须超越中国传统的“公”,也不能简单地套用西方的“公共”概念及其理论。总体系统观和总体系统论,提供了克服传统文化、意识形态障碍和西方理论局限性的深化改革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党政论坛》2014,(18):48-48
“夏加尔是谁?如今,一些中国收藏家常到纽约、伦敦和巴黎购买西方大师的画作。许多中国收藏家只关心一件事:要大腕儿的作品,比如莫奈、塞尚及毕加索等。除此之外,对他们而言,西方艺术家仍是个谜。夏加尔就是这个谜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张宁 《瞭望》2008,(35)
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后,俄罗斯已经将球踢给了西方,以后就要看格鲁声亚乃至西方国家如何接招了俄罗斯总理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8月26日宣布,承认格鲁吉亚奥塞梯自治州和阿布  相似文献   

20.
王元 《各界》2011,(10):36-39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称林则徐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其实,在此之前两个半世纪,就有一个中国人愿意正视西方文化,敢于接受西方思想的挑战,这个人就是被学者们称为“真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明代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天主教徒徐光启。徐光启时代,被称为中西交往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