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罗斌 《学理论》2012,(14):31-32
美国总统作为联邦的最高代表,是国家的象征。既然美国总统有如此显赫的地位,那么探讨美国总统的职权就显得格外重要。美国总统扮演着国家元首、外交家、武装力量总司令、立法者、最高行政长官这五个举足轻重角色,美国总统的职权也是集这五个角色的职权于一体,而不仅仅是国家元首的职权。  相似文献   

2.
董春岭 《党政论坛》2014,(16):36-36
2014年5月28日,在西点军校的毕业典礼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了一篇特殊的致辞,回答了“如何保持美国的领导力”这一核心问题。美国媒体对这篇演讲的内容毁誉参半。然而,各大媒体对这篇演说的重要性却是众口一词,认为它集中反映了奥巴马的外交政策思想,标志着“奥巴马主义”的正式出炉。  相似文献   

3.
李杨 《各界》2012,(12):24-25
1972年2月21日-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访华,成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开端。中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迎接这一盛举。  相似文献   

4.
胡志强 《民主》2011,(2):16-17
当前中美两国围绕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端日趋激烈。短期内,在美国中期选举结束前,这一问题还将不断升温;长期内,美国总统奥巴马执政期间,这一问题也会不时跳出来考验两国关系。  相似文献   

5.
南晨 《各界》2010,(12):29-31
埃德加·胡佛是一个创造了美国历史和FBI(美国联邦调查局)神话的传奇人物,他曾是FBI的化身,是一个令人恐惧的神秘人物,也是美国历史上最有权势和最富争议的人物。 美国作家理查德·海科在其著作《傀儡大师:埃德加·胡佛的秘密生活》中写道:“胡佛知道怎样保守秘密,这是他成功的真正原因。他不仅知道这些秘密,而且没有人知道他究竟知道哪些秘密。”“没有一位总统敢解雇胡佛,因为没有一位总统知道胡佛究竟知道些什么。这对总统来说是最大的恐吓。”  相似文献   

6.
陈锦华 《党政论坛》2011,(12):54-55
5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已在当日凌晨的军事行动中被击毙。 完成这一任务的是大名鼎鼎却异常神秘的美国王牌军——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第六分队。  相似文献   

7.
安替 《党政论坛》2014,(22):38-39
人人都爱看美剧,也开始爱看美国政治电视剧。《纸牌屋》就受到了中美从高层官员到普通网友的喜爱。它讲述了南卡罗来纳州第五国会选区民主党籍国会议员安德伍德,通过一系列政治阴谋,一步步成为美国总统的故事。它不但创造了用大数据预测观众喜好的成功先例,更是在主流节目中描绘出了一个最不择手段的美国总统。  相似文献   

8.
5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已在当日凌晨的军事行动中被击毙。 完成这一任务的是大名鼎鼎却异常神秘的美国王牌军——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第六分队。  相似文献   

9.
方思 《党政论坛》2014,(16):49-49
空军一号,专指美国总统乘坐的美国空军的飞机,其实是个空中管制的无线电代码,只有当美国总统进入飞机的那一刻起,那架飞机才能被称作空军一号。现役的总统专机是由波音747-200B喷气式客机改造而成,编号为VA一25,有装备完全相同的主机和僚机(备用飞机)两架,尾号分别为SAM28000和SAM29000,1990年开始服役。空军一号藏身于马里兰州安德鲁斯空军基地,距离白宫只有16公里。总统从白宫草坪搭乘海军陆战队的直升机,到达安德鲁斯空军基地只需10多分钟,不用担心塞车。此刻这架直升机也被称作“海军陆战队一号”。  相似文献   

10.
朝鲜宣布再次发射卫星引起国际舆论哗然。有的认为这是朝鲜为了“影响”韩国的总统选举,为自己“支持”的总统傍盘人加分;有的认为这是南月鲜向刚冈蚴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施压”,迫使其改变对朝敌视政策,坐下来与朝鲜对话:有的认为这是朝鲜为纪念己故领导人金正日逝世一周年,同时为新领导人金正恩创建业绩。这些说法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后一种看法或许比较接近朝鲜的实际。  相似文献   

11.
《瞭望》1992,(24)
中国 中国赞赏布什延长对华最惠国待遇 外交部发言人6月3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对美国总统布什6月2日向国会建议无条件延长对华最惠国待遇表示赞赏。发言人重申,中国政府一贯重视中美关系,希望双方共同努力,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原则的基础上,使两国关系继续得到改善,这是双方的共同利益所在。  相似文献   

12.
胡适的名片     
《党政论坛》2011,(24):35-35
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在名片上写了《独立宣言》起草人、《维吉尼亚宗教自由法案》起草人、维吉尼亚大学的创建者,唯独没有告诉人们他是美国总统。因为在他眼里,《独立宣言》起草人和大学创始人远比总统更重要。  相似文献   

13.
钟龙彪 《求知》2009,(2):40-42
目前.举世瞩目的美国2008年总统选举已经尘埃落定。美国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以压倒性优势击败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从而揭开了美国历史的新一页。今年的美国大选与往年的大选相比,有什么新特点?奥巴马何以能够战胜麦凯恩?奥巴马当选总统之后.美国的内政外交走向如何?这些都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本文试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李玲 《理论视野》2010,(3):53-55
奥巴马上台执政后,其医改承诺并未如期顺利实现,面对国会、利益集团和“近视选民”的压力和要求,其惯有的理想主义心态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深刻揭示了美国式民主政治的两面:民主的制度和土壤,让美国总统永远无法成为权力暴涨的太岁爷;但民主的现实形式和对金钱的妥协,则让美国总统的长期理想往往在各种短期选举目标的压力中黯然神伤。  相似文献   

15.
江涛 《瞭望》2008,(45)
热热闹闹的2008年美国大选已告一段落。尽管还需要选举人团的象征性投票,但奥巴马已经戴上了当选总统的头衔,美国的媒体也迫不及待地称呼他为我们的新老板。奥巴马的胜利无疑象征着美国历史上的一个飞跃:在大选中,他不仅赢得了女性、黑人和少数族裔的广泛支持,而且白人也在选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的选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标志着美国开始打  相似文献   

16.
美国总统选举政治视角下中美关系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圳 《学理论》2012,(31):39-41
在近些年来的美国总统选举中,我们看到无论"中国问题"是成为其选举策略或是迫于舆论压力或是基于国家利益,其主张对其对华政策和中美关系走向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研究冷战以来美国总统选举前后美国对华政策及中美关系的变化,探讨美国总统选举与现实的中美关系之间的关联性和影响。  相似文献   

17.
孙大光 《侨园》2012,(5):10-11
2012年2月28日的美国华文报纸《国际日报》刊出一篇令许多华侨华人关注的新闻:《奥巴马总统收藏王世清将军的书画作品》.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洛杉矶举办的竞选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活动.美国总统在繁忙的竞选活动中接见王世清并收藏其作品,显然,王世清的身份非同一般.他是一位身在美国"文武双全"的知名华人将军:国际著名书画艺术家、美国志愿后备军人协会行动总部副司令.  相似文献   

18.
任浩之 《党政论坛》2009,(10):48-48
1929年10月,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这一危机一直持续到1933年。在这一期间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55.6%,国民生产总值从1044亿美元下降到410亿美元,失业人数在1929年5月是150万人,到1932年时达到1283万人。从1933年到1939年,罗斯福总统通过实行新政,为对付和缓和经济危机采取了一系列行政和法律措施,这就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罗斯福新政”。  相似文献   

19.
现在存在着这样一种共识,已经持续了一年的美国经济衰退可能会更漫长、更深入,而且几乎所有国家都将受到影响。幸运的是,美国终于有了一位对问题的性质和严重性有所了解的总统,他坚定不移地执行强有力的刺激计划,再加上其他国家的政府的协调一致的行动,这将意味着经济衰退的严重性将比原本可台邑的要弓写。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4,(20)
从一定意义上说,美国的政治发展史就是一部美国总统权力扩张的历史。美国总统权力的扩张在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当政后进入黄金时期,总统权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其表现在行政权、立法权和外交权等各个方面。行政权力的扩张是一种世界现象,也是历史的必然,但我们同时需要对其反思,看到权力扩张的负效应,并未雨绸缪,设计各种制度制衡总统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