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是我国东部地区中强地震活动水平比较高的省份,也是地震致灾较为严重的省份,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中强地震,是国家确定的全国24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  相似文献   

2.
救灾之变     
江宏景 《小康》2013,(5):38-39
灾难再一次突如其来。4月20日,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级地震,截至4月24日零时,地震遇难人数升至193人,失踪25人,12211人受伤,累计造成200万人受灾。这并非雅安首度受灾,此次雅安地震震中为芦山县,遭受破坏比较严重的还有宝兴县。早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芦山县与宝兴县  相似文献   

3.
《前进论坛》2013,(5):16-16
农工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在四川雅安发生了里氏7.0级强烈地震,震中烈度9度。这次强烈地震破坏性强、波及范围广、救灾难度大,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们对灾区人民遭受的灾难和痛苦感同身受,心情十分沉重,特向灾区人民致以亲切的慰问,向殉难的同胞表示沉痛的哀悼。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迅速积极应对,努力把灾难损失降低  相似文献   

4.
李平 《中国减灾》2005,(3):57-57
海啸常由地震引起,但往往比地震造成的损失更惨重。在过去的200多年间造成人员损失最惨重的八起海啸为:  相似文献   

5.
《中国减灾》2007,(7):F0003-F0003
2007年6月以来,我国南方部分省份相继遭受地震、暴雨洪涝、滑坡、泥石流、风雹等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国北方部分地区持续遭受旱灾影响,造成群众生活生产  相似文献   

6.
九江地震是多年来发生在我国中东部的一次中强地震,地震造成了较大的财产损失和一定的人员伤亡。这次九江地震直接警醒人们,作为人口稠密、经济相对发达的中东部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各项建设过程中,务必重视防震减灾体系建设。深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大力推进地震安全农居工程,强化房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建立健全综合震害防御体系,尽快实现防震减灾工作信息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减灾》2013,(17):43
青海省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寒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所有困难和特点。切实加强减灾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提升灾害应急救助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对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推进"两新"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后,民政部门作为政府职能救灾机构,全力救灾,从前期救灾到后期灾后重建业务中涉及大量科学数据和信息化应  相似文献   

8.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的自然灾害。我省属于中强地震活跃的地区,具备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自1980年以来.我省相继发生了1982年龙南5.0级、1987年寻乌5.5级、1995年瑞昌4.9级和2005年九江瑞昌5.7级破坏性地震.地震发生的频度和强度都高于邻省。  相似文献   

9.
《中国减灾》2006,(7):44-44
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日惹地区5月27日发生地震,造成5000多人死亡,几万人受伤。这次地震的震级为里氏5.9级,为何伤亡如此惨重呢?英国专家在接受《自然》杂志网站采访时分析了原因。专家说,地震造成的伤亡人数,往往取决于地震周围地区的人口密度和建筑物的质量。另外,当地的地质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减灾》2004,(9):29-29
2003年12月26日发生的伊朗巴姆地震,造成至少2.5万余人死亡,5万余人受伤。此次地震之所以损失惨重,并不是因为震级大,而是因为震中区绝大多数建筑在建设前没有进行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没有采取抗震措施。地震造成的损失,除和地震震级大小有关外,还跟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质量有密切关系。这次事件为城市建设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11.
强地震的发生并非是经常的事.即便有感地震发生了.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因为中国地域之广.相对而言地震毕竟是在小面积发生的。笔者曾亲历了三次地震.至今想起来还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地处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之间,破坏性地震频繁,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自2000年以来,中国大陆相继发生了2001年昆仑山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两次震级8.0级以上大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震级为7.1级,2013年芦山地震震级为7.0级,震级6级左右的中强地震更为频发.在人口密集区,中强地震往往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而拯救生命、减少人员伤亡是地震救灾应急初期的首要任务,因此,破坏性地震中与人员伤亡有关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地震灾害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寒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所有困难和特点。切实加强减灾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提升灾害应急救助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对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推进“两新”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后,民政部门作为政府职能救灾机构,全力救灾,从前期救灾到后期灾后重建业务中涉及大量科学数据和信息化应用,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清代台湾的大地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祖基 《台声》2000,(8):40-41
1999年9月21日凌晨 ,我国台湾省中部发生了百年罕见的大地震 ,造成大量建筑物倒塌 ,人员死亡2000多人的惨剧 ,其经济损失估计高达数千亿元新台币 ,其后南部嘉义地区也发生了几次地震。台湾地处环太平洋板块西部岛弧地震带上 ,由于地壳活动的原因 ,岛上的地震历来就比较频繁 ,仅1951年以来就发生过5次6.5级以上的强烈地震 (不包括今年 ) ,每次都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在以往的历史上台湾也是地震的多发区 ,古代地方文献中保留了不少相关的记载 ,为我们研究台湾地震史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兹把古籍中…  相似文献   

15.
中强地震区的综合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强地震区的综合减灾对策高玉峰,陆镜元,马铁生,鲍斯发(安徽省地震局)减轻地震灾害须根据地震活动强度、地震破坏特点、国民经济实力因地制宜地采取对策。本文的中强地震区系指在1990年出版的《中国烈度区划图》上地震烈度为六度、七度的区域,这些地区地震活动...  相似文献   

16.
1975年初,某颇有权威的地震科研单位发出预报:1975年3-4月间,毗邻甘肃的陕西陇县附近地区可能发生中强地震.陇县领导在部署防震工作的过程中,有一些失当的举措,引起了城乡居民的不安.  相似文献   

17.
彭凯  马韵 《中国减灾》2024,(8):38-39
<正>四川泸定6.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震后,四川省确保科学客观、实事求是、及时高效核定灾害损失,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参考依据。在实践中,四川不断总结经验,规范工作流程,持续提升灾害损失评估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水平。四川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  相似文献   

18.
村镇建设规划中综合防灾的宏观控制葛学礼,李玉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比较频繁的国家之一。各种灾害危害较大的有洪水、地震、风暴等自然灾害。我国自然灾害的发生及其所造成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广大村镇地区。如新中国成立以来发...  相似文献   

19.
林斌 《人民政坛》2013,(10):26-27
历史上,福建陆上及近海地区曾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小震不断,中强地震时有发生。新修订的《福建省防震减灾条例》警示我们必须——  相似文献   

20.
正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地区发生7.1级强烈地震,灾区位于青藏高原北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自然条件严酷,高寒缺氧。地震造成2698人遇难,270人失踪,居民住房大量倒塌,公共服务设施和农牧业生产设施损失严重,生态环境也受到严重威胁。省发展改革委、民政厅、地震局等有关部门人员和专家,在了解各部门工作情况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就灾害损失评估的思路、内容、方法、程序做出安排,要求各部门基于前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