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尹鸿伟 《南风窗》2010,(14):22-25
网民的活动如果不再停留于娱乐、交际和信息互通的普通层面,而是从虚拟世界进入现实中,把网络与现实的力量合二为一,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贾容韬 《工会博览》2013,(30):38-39
我们正处于一个网络时代,为防止网络的负面影响而让孩子和网络隔绝是不现实的。但是,身为家长的我们有责任让孩子理性地接触和运用网络。贾容韬老师曾帮助500余名“网瘾少年”走出虚拟世界。在他看来,拯救一个沉迷网络的孩子,父母是在和虚拟世界进行一场拔河赛,只要坚持,就能把孩子赢回来。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贾容韬老师是如何帮助他的孩子戒除网瘾的。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网络越轨的表现形态多种多样,学界的研究也呈现出多样化和互不兼容的混沌状态。有人把网络空间(cybersociety)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场域,也有人把网络社会(network society)看作是在信包网络技术主导下的一种社会形态,这构成了目前关于青少年网络越轨研究的两个基本视点。实际上,虚拟世界和现实社会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类社会,因此需要在虚拟和谐理念下从网络秩序的角度来探讨青少年网络越轨,进而探索从虚拟风险走向网络秩序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权力结构、权力国际战略与权力运用是观察美国网络霸权的三个视角。在权力结构上,虽然美国在网络空间的基础层与逻辑层稍有衰退,但在网络空间内容层,美国仍然主导着权力结构,足以支撑其霸权地位。在权力国际战略上,美国在网络空间成功建构了地缘关系、业缘关系、价值观同盟关系,用以推动美国网权的扩散,为网络霸权的分担寻找国际支持,最终形成"扩散性网络霸权"。在权力运用上,美国通过强制、威慑、防范、建构等方式对别国产生影响,也通过吸引手段对国外公众产生影响。美国在虚拟世界建构的全球网络霸权不仅与美国在现实世界的霸权起到互补作用,也可能会对其霸主地位的日趋衰微起到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5.
曹媛柯 《法制博览》2023,(23):22-24
虚拟现实技术飞速进步,为打通现实与虚拟世界壁垒提供坚实的基础。元宇宙是运用一系列新技术创造出来的虚拟空间,更是对现实世界生活的映射。随着元宇宙产业持续发展,创作主体逐渐增多,创作的内容也日益丰富。元宇宙空间创作主体的适格性问题、创作内容是否构成作品等问题需得以回应。元宇宙空间区别现实空间具有虚拟性的特征,因此探讨其下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与中亚国家由于地缘的、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因素,使得双方的关系复杂且易变.在冷战后双方的身份与地位均发生了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俄罗斯面对地位沉沦与美国侵入中亚的严酷现实,表现出了一种不解的中亚情缘.中亚国家则在美俄争夺中亚的角逐中做出了时而靠美,时而依俄的外交选择.  相似文献   

7.
黄靖 《南风窗》2011,(17):94-94
具有领袖才华,并不等于拥有完成各项承诺的领导能力。尤其是在网络年代,虚拟世界中信息的迅速传递,使得美好的理想和煽动性的口号可以在瞬间获得人们的共鸣和支持,但现实生活中各种利益和要求的多元冲突,使得领导一个社会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8.
构建网络反腐的"制度化"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以其公开、透明、快捷的优势,成为"全天候的反腐利器",形成体制外一支重要的反腐力量.但同时网络反腐也面临着法律规范上的诸多缺失,严重制约着网络反腐效能的良好发挥.因此,应从加大网络反腐执行力度、规范反腐网络建设、建立健全腐败发现及快速反应机制、加大网络反腐倡廉文化建设四个维度来构建网络反腐机制,从而把民间反腐力量更...  相似文献   

9.
张攀云  郭敬伟 《法制博览》2022,(10):125-127
如今我们已经迎来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网络暴力事件也愈发严重.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暴力所带来的危害性和社会影响都非常恶劣,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网络暴力,将会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本文从法社会学视角下,对网络暴力规制的现实问题和完善路径展开了研究,对网络暴力特征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分析了当前网络...  相似文献   

10.
在虚拟世界中,依托于当前发展迅速的计算机技术,虚拟财产目前已成为一种具有非物化、数据化性质的新型财产。虚拟财产并非一种虚幻存在于数据化世界的财产,它与现实世界同样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在网络游戏中,既可以用现实货币给游戏充值来购买虚拟财产,也可以通过售卖虚拟财产获得现实货币。虚拟财产的可度量性使得其和现实世界的财产一样具有了权益损失的问题。但这类财产的虚拟性,使得财产本身在法律上的界定以及财产权利在法律上的救济都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那么如何利用现有的民法等相关内容来保护虚拟财产权益?本文就虚拟财产所涉及的民法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为维护虚拟财产所有人的合法权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赵斌 《当代世界》2021,(5):34-40
气候变化是国际问题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也是全球治理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议题.肇始于西方世界工业化时代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一种典型的集体行动难题.全球气候政治博弈反衬出新的全球失序,全球气候治理机制亦一度失灵并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实现全球气候政治的公平正义,是确保全球气候治理善治和全球气候政治发展航向的根本遵循."退向未来",进行必要的伦理反思,促进自然的和谐与人的复归,才能更好解决日益严峻的气候治理困境.  相似文献   

12.
"新帝国论"是美国人从自身的角度对世界所作的观照,洋溢着对美国实力的高度自信和对美国利益的诉求.面对新的威胁,他们主张美国必须采取"新帝国主义"手段,来保护美国的安全,实现美国霸权下的世界稳定."新帝国论"在美国的崛起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背景,既与美国的历史沿革和"天赋使命"、"上帝选民"的意识源流相关,又与二战后美国面临的国际国内政治现实的变动相连.这种理论以"单极稳定论"、"先发制人论"、"主权有限论"、"民主和平论"为理论基石,对美国的大战略形成了极大的影响.伊拉克战争是新保守派和布什政府新帝国大战略的实验场,它暴露了新帝国论的苍白.由于存在种种制约和难解的死结,"新帝国论"的实践最终将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13.
当代德裔美国哲学家赫伯特·马尔库塞以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和新左派思想的倡导者而闻名,他早年曾是海德格尔的学生,做过胡塞尔的助手,但比起他的老师们来,马尔库塞具有更浓厚的现实批判精神,他在黑格尔的意义上解读马克思的哲学,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与审美的乌托邦思想结合在一起,并将其引向社会批判,认为马克思哲学的功能和价值在于诉诸自由理性的实现和对现实的否定,这一点继承了马克思的理论批判精神,同时,他在现实的意义上提出了"乌托邦的终结"的思想,依此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炎培先生提出所谓"历史周期率".历史和现实反复地就"历史周期率"提出警示.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笔者认为,我们党能否不受所谓"历史周期率"的支配,关键在于能否坚持"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15.
关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的实质不是"资本主义化",但现实中的"全球化"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进行的.社会主义作为"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一种在本质上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必将在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中走向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6.
分离主义是危及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社会政治问题之一,也是造成最暴力和最持久群体冲突的原因之一.以"选择分离权""民族分离权""唯一补救分离权""程序主义分离权"等为代表的西方"分离权"理论打着"保护人权、避免暴力冲突"的旗号,试图赋予"分离权"正当性与合法性,推动所谓"和平型"分离主义,成为近年来全球性公投分离浪潮高涨的重要原因.然而,这类理论与现实政治严重脱节,无论是在道德层面还是在法律层面,均不成立.它不仅不是解决分离主义暴力冲突的良方,反而成为破坏领土完整原则、加剧分离主义暴力冲突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17.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网络使得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轻松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迅捷方便地交流思想和情感,交换信息、商品和服务,它在把人类生存的广度和深度从物理世界延展到了虚拟世界,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更新了人们的观念,促进了社会信息的交流,方便了人际交往,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互联网对青少年产生了不可抗拒的诱惑力!网络人口呈低龄化趋势,青少年是上网群体中的主要成员。  相似文献   

18.
当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侵犯网络作品著作权的行为屡屡发生,严重侵害了作者的权益,网络作品的著作权保护亟需法律保护。本文分析现实中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网络著作侵权行为的法律保护措施,为求找出一条合理保护网络著作权与促进网络环境改革与发展的兼具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戴玉 《南风窗》2012,(26):53-55
网络舆论监督的突出瓶颈,就是如何把带有戾气宣泄、激情狂欢特征的网络舆论能量,引导到线下的有序政治参与中来。2012年的网络舆情大幕将落,却风云刚起。网络舆论从仇官恨富的匿名怨骂转向捉贪涉政的现实行动,从价值趋同下的集体冲动转向立场割裂之后的群体分化。这不是虚拟的中国,这是中国的现实。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网络舆论的汹涌民意,与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一道,或  相似文献   

20.
郑艺 《法制博览》2024,(10):58-60
随着经济、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暴力、网络造谣、网络水军等网络生态问题愈加突出。目前,对于网络暴力的法律规制,还显得较为有限且力度不够,并且未能解决网络暴力形式多样化等特点。基于以上现实,本文以《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为切入点,立足中国国情与法律,探讨网络暴力法律治理的相关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