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中专毕业到种植能手,再到全团收草经纪人、多元增收路上的的带头人,这些年凭借"农业种植、农资经营、草业经纪人"的多元增收途径,37岁的骆强成为团场远近闻名的多元增收致富典型。骆强是第九师一六八团北区四连的一名职工。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军垦第二代,他的梦想是不仅自已拥有私家车住楼房过上好日子,还要让连队的职工和他一样利用多元增收去致富。1991年,不满20岁的骆强中专毕业后,带着梦想回到了连队,想在连队大干一场,但因为刚参加工作,没有种植  相似文献   

2.
农五师八十四团六连青年贫困职工张建国,2002年种植150亩制种玉米获利4万余元,一举摘掉了连续多年亏损的帽子,成为连队青年职工中的致富能手。 张建国在六连种地多年,累计连续亏损3万元,被连队列为贫困户。他想:作为一名年轻人,老是被连队列为贫困户,脸上也是很不光彩的。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为了促进职工增收、连队转型,十师一八四团鼓励职工种植枸杞,枸杞产业逐步发展成为一八四团继辣椒之后的又一红色产业,这一产业的发展带动团场职工增收致富。八连职工靳生顺就是其中之一。1982年出生的靳生顺为人憨厚老实,2008年携一家老小7口人来到一八四团八连。由于没有地没有技术,到连里后到处给人打工,连队了解他的情况后让他成为一名林管工人管理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48岁的唐百征是十二师二二二团一连的一名职工,1995年参加工作,200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连队的种植大户,他承包土地种植小麦和制种600余亩,购买了两台大马力机车,既从事土地种植又为连队提供农机服务,每年收入都达30余万元,是连队有名的致富能手。"只有自己有能力,才能有帮助别人的能力。"唐百征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些年,他作为连  相似文献   

5.
正20年前,为了生计,24岁的陈小明怀着种地养家的生活愿望,带着新婚妻子张菊兰从甘肃老家来到兵团,慕名走进了十师一八三团十二连,连队平坦宽阔,阡陌纵横的土地坚定了他的选择,这个举目无亲的青年汉子从此与兵团连队结缘,一待就是20年。20年里,他从一个普通的职工,成长为连队有名的致富能手;从一个致富能手,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从一名共产党员,成长为一位备受职工信赖的连队干部。20年里,他秉持勤劳耿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48岁的乔汉是十师一八二团十一连一名普通职工。自1999年开始单一种植食葵,之后发展种植、养殖和农机,短短十几年的光景,乔汉成了年收入百万元的致富能手。致富后的乔汉没有忘记周围的贫困职工,他通过传帮带使十一连10余户职工靠多元创收叩开了致富的大门。1999年4月,乔汉第一次承包连队的80亩土地,从那时起,为了尽快掌握食葵、打瓜作物技术措施,他每天总  相似文献   

7.
<正>一名普通的园林职工,中等的个头,黝黑的脸庞,脸上总是洋溢着"憨实"的笑容。然而,就是这位普通又憨厚的汉子,依靠种植核桃,创造了年收入逾50万元的致富神话,成了农一师三团闻名的致富"明星",被远近连队职工称为"核桃大王"。他就是柴团结,现年36岁,三团园林队职工。  相似文献   

8.
"有啥不明白的,就到连队的农家书屋来,翻翻书、看看报,再同大家聊一聊,不明白的问题也就知晓了七八成。"近日,笔者在二师二十五团一连农家书屋走访时,职工闫军对笔者说着。自打连队建起了农家书屋,闫军便再也离不开身边的这个"致富参谋"了。去年闫军承包种植了67亩番茄,在田管期间他最操心的就是如何防治番茄疫病和青虫的发生。在连队  相似文献   

9.
“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富”,这是农二师三○团十一连指导员李建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 近两年,一花独放的种植结构越来越不能适应农场的经济发展,必须走“棉、林、畜”。三足鼎立的经济发展路子。作为连队指导员的他意识到发展畜牧饲养业是致富职工的一条好路子。为确定养殖畜种结构,他先后跑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农十师一八五团工会等单位牵头,在全团开展了“多藏书、藏好书、多读报、读好报”活动,11个农业连队相继建起了职工业余文化技校,并建立了图书室,各连队条件较好的职工都自费订阅了各种实用报刊。连队党支部为方便职工读报,每年都订阅《兵团工运》《兵团日报》《兵团建设》《新疆日报》等报刊,连队图书室每周开放三次,为职工读报、学习提供便利。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读报、用报致富的积极性,于是,涌现出一批读报、用报的“报发户”。七连职工刘雪艳在《兵团工运》上看了一篇有关种植大棚蔬菜致富的消息,于是他认真翻阅报…  相似文献   

11.
今年36岁的胡军亮是农十师一八一团种羊场二队的一名普通职工,在科技致富道路上,他和连队其他职工一样,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在发展自营经济养殖行业中创出了属  相似文献   

12.
农二师二十一团八连有女职工98人。八连五副农"巾帼科技致富示范园区"有职工13名,其中女职工8名。巾帼科技致富示范园区里的女职工用她们的韧劲、拼劲和细心劲种植着358亩地,不仅为连队增加了经济效益,也为自己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为使女职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八连积极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妇女人才  相似文献   

13.
正赵进良是一师十二团二十六连的一名残疾人,2000年因为一次意外失去了行走的能力,他一度困惑、失落,但正是有了团连两级工会和干部职工的扶持和照顾,他逐渐走出了低谷,看到了希望。在大家热心帮助下,赵进良付出了艰辛和汗水,在人生道路上开创出一条致富大道,成了团里的名人,致富的楷模。那是七年前的初夏,天空中还弥漫着迷人的沙枣花香,赵进良兴致勃勃地到连队一个养猪的职工家里去看人家养的猪,此时的他还在打着自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八师在石总场组织召开的自主经营多元增收经验交流会上,石总场双全集一连职工刘海新,介绍了自己多种经营增收致富的典型经验。他的讲话激起了台下参会人员一次次热烈的掌声……刘海新从小在连队长大,中学毕业后就开始在连队承包土地。依靠科学种植和管理,虽然也有盈利,但想再提高效益却很难。  相似文献   

15.
<正>他在农业生产一线默默耕耘,吸取着丰富的营养,体会着基层劳动者的辛苦,不断在成长着;他热爱这块土地,辛勤劳作,自我发展,短短几年,已从一个"门外汉"成为了农业种植"土专家";他不计个人得失,帮扶职工,垫付资金30余万元,带领10余户职工走出连队,发展域外经济,实现增收致富目标;他修炼自身能力,强身健体,只想带领大家共同致富,他就是十师一八二团十二连工会主席王瑞锋。2002年,王瑞锋从河南来到新疆,  相似文献   

16.
正"种植养殖两不误,劳务家务同兼顾,进厂务工能致富,走出家门奔康路"。这是四师七十一团六连职工的真实写照。连日来,在连队办公室,职工们正忙着领取订单作物兑现款。"看到没有,我在连队指导下种植的150亩甜菜收入近20万元。"兑现处,职工桑建民告诉笔者。据了解,去年六连种植的制种玉米、甜菜和高粱共为职工发放兑现款1067万元。在农业大丰收的同时,六连在促  相似文献   

17.
今年48岁的乔汉是农十师一八二团十一连一名普通的职工、共产党员。作为一名从河南洛阳老家来新疆并扎根边疆的中原人,从1999年4月参加工作后,他就一直在一八二团十一连承包土地,参加工作近13年来,无论从大田管理盈利百万元到致富后不忘帮扶连队的困难职工,他都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兵团人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默默无闻地奋斗在农业连队第一线。2009年7月,由于他积极要求进  相似文献   

18.
<正>韩学兵,是一师十三团五连的一名职工党员,今年37岁。这几年,他依靠农机闯出一片致富的小天地,成为连队上有名的致富带头人。韩学兵1993年入疆,当时的家当就是从四川老家带来的几条被褥。靠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韩学兵决心依靠科技闯出一条致富新路。经过  相似文献   

19.
正眼下正值冬闲时节,昔日在家"猫冬"的五师八十六团农业连队的职工们却都在外出务工致富路上忙得红红火火。"连队给我找活儿,每天8小时,虽然有点儿累,可每月有5000块的收入呢,好好干上两个月,家里一年的生活费就赚够了。"该团园艺一连职工王振义兴奋地告诉笔者。王振义今年种了20亩红提葡萄,地里的活儿一忙完,他就来到五台石灰窑采石场打工,和他同来的还有该连的3名职工。该团有农业连队21个,一线农工4438人,往年冬闲,职工大多无所事事,走东家患西家。秋收结束前,该  相似文献   

20.
今年45岁的牟才年,1992年从内地来农十师一八八团一连投奔亲戚,依靠亲戚在连队种植土地.当时为了养家糊口,他拼命在地里出大力气,由于没有经验,到了年底,出了不少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连续几年中,他不断向连队有经验的职工请教,向有经验的亲戚学习,还积极参加团场和连队举办的各类培训班,不断充实自己.种植实践中,有时候为了一棵得病的农作物,他会把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请到地里为其指导.1996年4月,他正式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兵团职工.经过几年的磨练,他有了一套自己的管理和技术经验,收入年年递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