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保证,如何在"微时代"下利用"微媒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微媒介"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也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合理的利用"微媒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是至关重要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微博、微信、慕课的兴起和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微"媒体平台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开启了一个崭新的"微媒体"时代。"微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大学生带来了认知观念、行为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也给高校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针对新形势下"微媒体"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新情况,充分分析"微媒体"时代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微媒体"平台育人阵地,创建网上网下育人新合力的新方法,探索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新途径,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微时代背景下,"移动式""碎片式"的虚拟生活环境正在深刻改变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多元文化冲击着高校的文化生态,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多元和复杂,这对高校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也带来极大挑战。针对微时代的特点,高校应当变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方式和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微生活",要依靠微力量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微活动,并通过建立多方联动的工作微路径,有效衔接微时代的新变化,与时俱进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企业都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每一环节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推动性作用,企业也需要通过"微时代"拓展思想政治工作局面,高效开展政工教育工作,基于此,针对"微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局面的开拓方式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讨,同时提出了相关见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微时代"为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机遇,也带来了新挑战。为了开创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公安院校应牢固树立"微时代"观念,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建设;加强官方微博平台的建设,牢牢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话语权;充分利用微技术资源,创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转变思维方式,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完善校园网络舆情监控机制,加强舆论监管。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微时代",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挑战,针对微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的问题,有必要探索合适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略论“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技术、数字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支撑下,以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为代表的"微媒体"对社会和个人产生了深刻影响,社会由此进入"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顺应"微时代"要求,深刻分析"微时代"的特点以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立足现实,着力创新,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在"微时代"这一特定社会背景下,探寻如何抓住"微时代"这一契机,如何在大学生群体中创造性地开展思政教育,使大学生思政教育更具时代性、创造性。"微时代"的出现对思政教育内容、方法、队伍建设及校园网络舆情监控机制等提出挑战;在"微时代"背景下应充分利用新兴网络媒体的平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建立校园网络舆情监控机制,加强舆论监管。  相似文献   

9.
在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影响力减弱,教育载体的亲和力、作用力变小,教育主体的适应力、引导力下降等多重现实困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应"微时代"的要求,通过启用"微思维",培养"微队伍";设计"微产品",丰富"微内容";建立"微载体",打造"微平台";选用"微语态",打造"微话语"等路径加强"微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与时俱进,目前,"微文化"时代已经来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迎合挑战,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立足"微文化"发展环境,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新路径,期望能够为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开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微时代"即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微时代"下,人们的思想形态也逐渐朝着复杂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会对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带来一定的冲击。如何抓住"微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开拓基层党建工作新思路,创新党建工作方式与形式,已经成为现阶段基层党组织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微时代"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通过构建互动平台、培育意见领袖、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建立网络监督机制、实现网上和网下的互补等手段,建立一条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微时代”,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挑战,针对微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的问题,有必要探索合适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各类媒体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微平台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体形式,在很多高校的教育过程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载体。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一直是一份难做的工作。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如何利用微平台开展思政教育受到了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文章针对高校"微思政"模式的构建路径和具体对策进行了探讨,并列举了利用网络平台、微信平台构建"微思政"模式的措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提供了全新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龙明全 《湘潮》2016,(1):69-70
随着信息时代在社会中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微时代"的来临和变化已经改变了人们在生活中的方式和信息交流的主要渠道。特别对于大学生来说,无论在学习、生活中,还是在思想、行为建设中都产生较大的改变和作用。"微时代"的发展不仅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念,也丰富了学生的创新性和互动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现在“80后”“90后”已成为官兵的主体。“今天你微了吗”已成为他们谈论话题的时尚元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与时俱进,积极利用“微”元素,才能准确把握“微”时代脉动,聚集以“微”育人、以“微”感人、以“微”化人的正能量。当今时代已进入“微”时代。“微”时代的突出特征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传播内容短小精悍,表现形式图文声像并茂,信息采、编、发、转方便快捷,讲求交流协商、强调公开透明等。因此,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可以利用微博交流思想,可以利用微谈解疑释惑,  相似文献   

17.
微媒体具有开放性、多样性、交互性等特点,不仅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对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微媒体时代,高校要通过提升师生媒介素养、净化微媒体环境、加强微平台统筹管理等路径,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张欢 《唯实》2014,(11)
随着中国新媒体进入"微"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权威性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形势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创新教育内容体系、途径和方法,提升教育队伍素质,加强教育理论研究,切实提高育人质量,强化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生活进入了"微时代",而近年来网络谣言的肆虐,给"微时代"的发展蒙上了阴影,这对于网络的主要用户——大学生群体来说,构成了极大威胁,也成为"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大挑战。因此,正确认识网络谣言的生成、发展原因,客观分析其对大学生思想的危害,找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成为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微传播正以强劲势头吸引着广大网络用户的注意,并对当代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高校作为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顺应"微传播"时代的要求,深刻分析微传播特点以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立足现实,着力创新,正视"微传播"宣传的影响,抓住"微传播"特征的优势,利用"微传播"提供的新平台,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