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舆论监督的强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是反腐败的利器。网络舆论监督的便捷性会成为部分人宣泄私愤的场所,网络容易恶意传播假消息,误导民众,造成严重后果,网络舆论容易诱发群体性事件,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正确对待网络舆论监督,一要转变观念,实现新闻舆论由传统宣传向传播转变;二要加强对新闻工作者、网站、网民的教育和引导;三要加强对网络秩序的整治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一种新的公共权力监督方式——网络舆论监督渐渐得到社会公众的青睐。网络舆论监督是现代社会民主化发展进程的必然,与传统媒体相比,其监督效果具有许多优势,在我国政府权力监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网络舆论监督也是一把双刃剑,由于它的随意性很大,运用不当就会危害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它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方面需要规范和完善,需要网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以及政府的合理引导。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一种新的公共权力监督方式——网络舆论监督渐渐得到社会公众的青睐。网络舆论监督是现代社会民主化发展进程的必然,与传统媒体相比,它具有许多优势,在我国政府权力监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网络舆论监督也是一把双刃剑,管理不当就会危害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它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方面需要规范和完善,需要网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以及政府的合理引导。  相似文献   

4.
舆论监督是新闻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那种道百姓心声,做政府镜鉴的独特作用不可替代,因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支持。近些年,省级以上电视台的舆论监督声势大,效果显著,而地方台的舆论监督却仍停留在表面上,很难深入下去,究其原因颇值得思考。 一、地方台应是舆论监督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民人数的增长,网络舆论监督已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监督力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表达自己意见、行使监督权的平台,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网络舆论监督本质上是一把"双刃剑",有推动文明进步的一面,也常夹杂着谣言和不满情绪的渲泻,存在着负面影响。本文阐述了网络舆论监督的概念、现状和特点,分析了网络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网络舆论监督水平的对策,对促进网络舆论监督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网络舆论监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联网的普及,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包括政治生活方式。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事务,广泛、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对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活动进行褒贬与评价,是现代社会民主化发展进程的必然,是宪法赋予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我们应当对网络舆论监督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并且不断地进行规范和正确引导,使其规范和完善,建立起有利于网络舆论监督的制度与途径,使“互联网”成为实现政治民主、建设政治文明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7.
网络反腐是社会主体利用互联网进行政治参与和对职务犯罪行使监督权的一种手段,是互联网时代一种全新的舆论监督方式,是公民权利与社会权力的对话。近年来,我国网络反腐事件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为有效发挥网络反腐的正功能,网络舆论监督与网络暴力之间应找到一个平衡点,让网络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而不至于产生网络暴力。  相似文献   

8.
网络公共舆论监督的兴起与政府的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公共舆论监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迅速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后的第四种舆论监督方式,并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它也给政府带来了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干预司法公正、危害公共安全等挑战。针对网络公共舆论监督的积极意义及其给政府带来的挑战,政府一方面要采取一些激励性的措施来保障公民的网络舆论监督的合法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规范和管理公民的网络公共舆论监督,使其朝着合法、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论监督是舆论监督的特殊形式,网络舆论监督包括舆论生成和政治影响两个环节,经典的系统论只能解释网络舆论的输入为什么能够引起政府相应的回应,不能回答充当系统输入的网络舆论是如何生成的和影响程度如何;而网络监督的新政治系统论的分析框架有助于全面解析网络舆论监督的全过程,诠释网络舆论的生成条件和逻辑。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舆论监督在新闻舆论监督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舆论是一把双刃剑,在司法裁判过程中,如果运用不当,就可能形成负面影响,如媒介审判。在法制社会中,只有剖析网络舆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寻网络舆论与司法裁判的关系,才能平衡网络舆论与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1.
当前,青少年已成为我国网民的最大群体。从网络舆情的产生及酝酿过程来看,网民的媒介认知能力始终是网络舆情向良性或恶性发展的关键。青少年网民在网络舆情形成中,不仅是在获取和传播信息,同时也是在分析和评价信息。现阶段我国网络舆情发展中存在着监控体系不完善、信息监测与分析技术落后、对突发事件没有相应的快速反应机制、网络舆情导向性不强和对青少年没有专门的引导机制等问题。认识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提高对媒介信息内容的辨别能力,正确获取信息与传播信息,学会对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提高分析信息与评价信息的能力,是解决青少年媒介认知能力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为民众提供了新的民主参政方式,它打破了信息垄断,降低了公民政治参与成本,开辟了网上民主监督的新时代。网络民意对司法的监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司法的公开与公正,与此同时,网络民意的“非理性”与“情感性”也给司法审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需要对网络民意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并通过规范引导网络民意,提升司法公信力,实现网络舆论和司法公正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核心是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而舆论监督则是整个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挥舆论监督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应着力构建以信息公开制度为基础、以舆情收集制度为重点、以沟通反馈制度为保证、以责任追究制度为核心的舆论监督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4.
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境外非政府组织谋求政治利益,将网络作为渗透破坏我国的平台;积极开发互联网新技术,以"网络无国界"为由,改变着网络意识,抨击主流网络文化;纠集境外非政府组织炒作热点敏感问题,并以"维权"相号召,不断进行攻击污蔑、造谣生事,煽动民众同党和政府产生对立情绪;线上培养意见领袖,支持、参与、策划街头政治、民族分裂等活动,试图破坏我国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网络渗透和反渗透斗争中的胜利,决定了我国未来网络空间主权。公安机关在应对以境外非政府组织为媒介的网络渗透过程中也暴露出手段、技术上的瑕疵。针对这些问题,公安机关应当顺应信息化警务发展,弥补部门情报系统、舆情监测、网络设备、技术人才等不足,细化公安机关职责,加大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监管力度,防范和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借助境外非政府组织对我国策动"颜色革命"的图谋。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网络作为现代信息传播最为快捷的方式,已为人们广泛接受和全面应用.全国公安信息网的建设,让广大民警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科技强警的重大意义.但是,无论多好的网络和多先进的系统,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在实际工作中予以应用并使其效能发挥至最大.1.实现信息网络化传输;2.开发应用报表管理及处理系统;3.实现资料共享;4.完善人口信息系统;5.实现网上户口迁移;6强化执法监督.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政党关系结构与廉政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作为政治毒瘤,是公权力缺乏监督而造成的一种政治后果.民主党派在当代中国政党关系结构的制度设计中,作为一种纠错和鞭策的力量而存在.执政党必须有效地利用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中的独特地位,发挥它们的民主监督职能;创新政党监督方式及工作机制,达到制约权力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推行政务公开、实施透明行政,既是当代行政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政府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府公共信息公开框架结构,必须树立正确的行政观念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行政公开制度化、法制化,明确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工作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校局合作”的信息网络安全监察人才培养思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网络安全监察人才的培养,事关为公安机关涉机、涉网案件的侦破提供智力吏持和计算机网络治安环境的保障大局,在公安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校局合作”平台和双方长效协作的机制,为公安院校和公安基层网监部门搭建了一座互通有无、互利互惠的桥梁.应在学院校局合作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学校与目前网监实战部门工作实际。对信息网络安全监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对“校局合作”平台下人才培莽工作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以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收录2002-1-1至2019-12-31文献为研究样本,运用Cite Space软件及文献计量方法,通过国内外文献样本对比研究,分析舆情治理领域研究起源、演化路径、热点及研究趋势。发现:已有的国内外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网络舆情演化机理的探讨和分析,使用大数据技术对网络舆情分析、研判、预测和预警,网络舆情监管和治理这三个方面;国外舆情治理的研究趋势是舆情演化影响因素分析、社交媒体情感行为分析和大数据网络舆情技术研究;国内舆情治理研究趋势是舆情信息分析研究、舆情的管理及公共政策制定研究、大数据驱动的隐私保护机制、利益相关者及信息生态研究。研究结论对舆情治理领域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法律赋予检察机关公诉权的同时,又规定了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公诉权和监督权主体的重合致使在司法公正、监督权和公诉权作用的发挥,以及检察官行使职权等方面都造成了许多弊端。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革势在必行,但不宜大动干戈,从检察机关内部入手进行微调才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可行性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