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省从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推动云南跨越发展的战略思路出发,确定投资千亿元,建10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这是深入实施桥头堡建设战略,推动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推进旅游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转变,深化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2.
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强、产业链长的产业.文化与旅游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两大产业之间密不可分与相辅相成.推进旅游与文化,实现两者的互融共进,既是文化与旅游的本质属性所要求的,也是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和国内外许多文化旅游发达地区的成功做法.云南丽江旅游特色就是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民族文化的水乳交融,这是丽江旅游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3.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明确要求。峨眉山市作为一个旅游开放城市,大力开发文化资源,不断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既是加快旅游业发展,建设"中国第一山"的迫切需要,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具体体现。为此,整合资源,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提出几点粗浅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从云南实际出发,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顺应国内外旅游业迅速发展的趋势。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推动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了云南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增长和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初步显示出支柱产业的发展雏形。云南旅游20多年的发展特点及趋势.可以概括为四个发展阶段、六大发展特点、面临四大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云南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5.
文化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热点,文化旅游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未来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强弱。从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产业业绩、文化旅游产业贡献和文化旅游发展潜力四个方面对西北五省区文化旅游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西北五省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文化旅游产业业绩和文化旅游产业贡献仅陕西较为突出.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建议通过突破产业转移的传统模式,强化特色产品开发以及加强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合作等措施来提高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是公认的朝阳产业、低碳产业,而且国家相关政策目前也积极鼓励旅游业的发展。辽宁省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与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和地区相比较,我省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还大有潜力尚待挖掘。本文即从旅游业的自身优势入手,借鉴目前国际、国内较热门的区域旅游发展模式,结合辽宁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将努尔哈赤作为满清文化、辽宁省旅游形象的代言,进而提出构建以地方文化为依托的区域旅游的可行性分析和措施,以期能为我省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7.
旅游活动中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构成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 ;各地特有历史文化底蕴 ,成为支撑地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南京作为十代古都和江苏省省会城市 ,历史文化积淀厚重 ,现代都市文化全方位展现 ,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 ,需要深入认识南京文化旅游资源的内容特点 ,了解其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确立文化统率旅游的观念 ,建设全市统一的大旅游框架 ;实行制度创新 ,运用市场机制进行资源开发 ,促进南京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琼陕两个旅游大省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情况调研及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开发宗教文化旅浒资源须注意的问题,同时对开发湖北省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化旅游是重要的旅游业态。笔者认为,南宁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以挖掘文化底蕴,提高文化品位为重点,整合以下资源: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绿城风光文化资源、古镇古宅文化资源、会展文化资源。对这些文化资源的开发,以形成系列的不同类型的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层次和文化品位,使南宁旅游从一般走向精品,从而解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旅游产业要实现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旅游与文化并举。我们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注重文化旅游的发展,深度发掘文化旅游内涵,从而促进我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秦皇岛旅游文化开发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旅游观赏的文化品位也越来越高,如何满足旅游者日益提高的文化需求,是发展旅游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秦皇岛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浩繁的历史遗产,然而其对外最有影响的旅游景点和宣传形象只有北戴河海滨,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还不为人们所熟悉。分析秦皇岛旅游资源,挖掘出秦皇岛这一旅游地的帝王文化、秦文化、孤竹文化、长城文化等文化内涵,提出突出“帝王文化”特色、恢复和构建秦文化和孤竹文化、加强研究长城文化和商贸文化等旅游文化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在把乐山建成四川文化强市和国际旅游城市进程中,对名城历史文物的挖掘和开发,整合城内文物旅游资源,提升增强城市的文化旅游观赏价值,深度挖掘和保护利用历史文化名城内现有的文物景点和古建筑,把名城内保存的具有旅游观赏价值的文物保护单位单一的景点整合起来,大力提倡与发展“乐山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唱好乐山“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顶桂冠大戏,力争把“乐山历史文化名城游”这个品牌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3.
滨海旅游文化内涵不足、海洋文化开发水平低已经成为限制滨海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对滨海旅游文化进行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尤其是构建滨海旅游文化结构体系,对丰富滨海旅游文化理论,指导开发滨海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旅游文化理论入手,在总结概括当前关于旅游文化结构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滨海旅游景观文化、滨海旅游制度文化和滨海旅游精神文化的滨海旅游文化的构成体系,以期对当前滨海旅游文化理论探讨和实践指导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以往学者对旅游文化的理解和分类以及旅游文化与旅游活动的关系,提出原生性旅游文化与非原生性旅游文化的分类方法,并与传统的“三体旅游文化说”做以区别和联系,同时也探讨了该分类方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为乐山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怎样把握这一契机,做大乐山旅游业对发展乐山的特色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一、西部大开发为做大乐山旅游创造了机遇 1.西部大开发为乐山旅游业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条件。首先,江总书记在西部考察时指出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西部大开发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其次,2000年10月20日在四川召开的《中国西部论坛》成功举办,出台了一些新政策。例如:《关于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若干政策措施》及其实施细则等,其中允许外资银行在西部设立分行和办事处,在西部地区的国家级旅游区允许外商投资设立旅行社、扩大服务项目的开放。另外,允许西部各省设立产业发展基金,这就会给旅游产业基金  相似文献   

16.
在闽南文化的驱动下,厦漳泉区域实现节庆旅游合作,大力发展旅游节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根据闽南文化和厦漳泉旅游节庆活动的相关性,探讨闽南金三角这一独特区域的节庆旅游合作,从而达到整合节庆旅游资源,弘扬闽南文化,培育富有闽南特色的节庆旅游品牌,做大做强闽南金三角节庆旅游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谈谈文化旅游在现代旅游中的重要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业是与文化关联度很高的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符合现代旅游的要求,并可弥补纯自然风光与纯民族风俗旅游的不足;可以陶冶旅游者的精神情操;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现代旅游趋势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关帝文化是宗教文化旅游中的亮点,东山关帝文化的挖掘和传播能促进漳州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强闽台的交流和合作。本文分析了东山关帝文化旅游市场特征,探讨其在开发与保护上存在的问题并从文化旅游角度提出解决对策和保护措施,以达到合理开发和保护东山关帝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旅游文化是旅游的核心,也是旅游业的灵魂。当代旅游者对旅游差异性和体验性的需求日益增强,深入挖掘资源的文化价值成为景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举措。青岛八大关景区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具有重要的建筑、历史和园林文化价值,可以通过划分资源等级、丰富旅游形式、打造旅游路线、加大宣传力度和提高导游素质来促进旅游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是一个旅游大省,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利用旅游规划、有关政策等行之有效地保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保持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