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珂影 《中州统战》2001,(9):36-38
河南省政协委员、浚县政协副主席张希和,艺名泥猴张,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大师。他不仅深谙泥塑绝技,能把一团毫无生命的泥巴捏成栩栩如生的猴子,而且书法、绘画也自成一绝,令人称道。人们因其多才多艺、悟性甚高,称他为“鬼才”。 命运多舛的泥猴张 60年前的一个夏天,河南省浚县小河乡西张村,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一个新的生命来到人间。又是个男孩,母亲扭过脸去,看也不愿多看一眼粉嘟嘟的儿子。那时的日子艰辛,养活一个孩子很不容易,张家一连生了3个儿子,女儿是母亲的小棉袄,她多么希望,这次生的是个女儿! 不受母亲喜欢的…  相似文献   

2.
猴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九。猴子灵敏顽皮,聪明可爱,所以人们也常常把属猴的人称作聪明人,把属猴视作吉祥。因为‘猴’字与中国古代封侯拜相Wer字同音,被认为有为官的兆头。如送朋友一幅猴骑在马背上的画,或一只猴骑在另一只猴背上的画,都象征吉祥,寓意为马上封侯或辈辈封侯。这只玩具猴出自中国河南省浚县民间艺人之手。它用泥塑成,明于后彩绘,艺人采用写意和色彩强烈对比的手法,使泥猴倍受小朋友们的喜爱。十二生肖之九《猴》(民间泥玩具)  相似文献   

3.
如此“讨债”刘祥田,为平当一副冰凉的手铐无情地铐住单县大张庄村男青年黄爱民的双手时,他还用疑惑不解的眼神盯着站在面前的公安干警,半是询问,半是自答不停唠叨着:“欠债还帐,有什么错?”今年2月15日,大张在村男青年黄爱民帮其亲戚家建房,夜晚客宿在外未归...  相似文献   

4.
在中國,能以技藝宨L被人稱呼,說明這個人在這一方面的造詣已達到相當高深的程度。“泥人張”正是十九世紀中期以來中國老百姓對天津宨T以泥塑為藝的張氏家族的褒稱。關於這個家族的泥塑技藝,在民間有“袖裹揑人,神情畢肖;暗中摸索,塑像如生”的傳言陨瞄L畫馬的中國大畫家徐悲鴻(一八九五——一九五三年)也有如是評論:“色雅而簡,至其比例之精確,骨骼之肯定,與其傳神之微妙,據我在北方  相似文献   

5.
张二苗画“狗”夺魁记文天申1994年1月5日,一大早,在北京的邮局大门前,排成长队的人群正翘首等候购买甲戌年发行的两枚生肖狗票。它的一幅图案是泥塑玩具狗的造型,另一幅是剪纸窗花和篆书狗字图稿。这是继生肖猴、鸡开始的第二轮总体设计采用民间艺术表现手法的...  相似文献   

6.
我的家乡有位“活神仙”,据说他能掐诀念咒,请神驱鬼,简直是法力无边。比如:有的苹果树长不出大苹果了,他摆一通“法式”念一会儿”咒语“,然后挥刀在树身上砍几下,没多久树就长出了大苹果,他说是请来了“树神”。听了这些,我微微一笑,心想: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哪有什么鬼神?总有一天,我要用科学去和这位“神仙”比试一下。  相似文献   

7.
蝶影飞舞蝉声噪,考试结束暑期到。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一年里最开心的日子来到了,一长段玩耍、休憩的大幕要拉开了。你我他,作为一群“老学生”、过来人,完全能够理解孩子们的期盼吧。 不过,且慢高兴。家长们的认识不尽相同哩。有的朋友说:“暑假一放几十天,孩子在家太无聊。还是利用时间,给他补补课吧。”于是乎,语数外理化生,课程表一张张排列起来,一个个“家教”来跟孩子会面了。  相似文献   

8.
一个地方或单位“怎样花钱”是个大事。大至国家,小到两三个人组合的单位,都由“头”握着花钱的“一支笔”。一个乱花钱的“一把手”,毁掉一个单位的事不少。“一把手”的权力有多大?他的那支“笔”有多“神”?下面有则报道可让人大开眼界。我国某市长到英国访问,结束时他热  相似文献   

9.
如今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无论从政还是经商,都得有点“背景”才行,这个“背景”说得直白些,就是后台。在平民眼里,没有后台,当不了大官,发不了大财。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曾披露,某市有不少夜总会设有赌场,且赌徒十分猖獗。该市公安局组织了数百名精兵强将分六路出击,竟然扑了空。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赌场老板有很硬的“背景”给他通风报信,提供“遮风避雨”的“保护伞”。 现实生活中,类似“背景”的现象似乎无处不在。有“背景”的人可以办成许多按正常渠道办不通的事情;有“背景”的人出了问题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透过“背景”我们看见的是一张网、一张用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这在素有“天然动物园”之称的峨眉山最适合不过了──全山2300多种动物中,唯有一种藏猴名气最大,它在在岩壑林泉中生活得逍遥自在,并凭着一副猴胆,“见人不惊,与人相亲,相戏索食,呷然成趣”,深得游人和当地山民的宠爱。为着这种灵性,人门送给它们一个美称“仙山灵猴”;也冲着这种灵性峨眉山管理委员会今年专门在景区“一线天”至洪椿坪之间开辟“猴区”为游客提供一个与灵猴和谐相处的天然乐园。这是峨眉山今夏旅游旺季的一张“王牌”。猴区一开放,顿令仙山秀色黯然,因为有极大的阶趣和野趣游…  相似文献   

11.
笔者有一位当领导的朋友,组织上安排他到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担任要职,时隔不久他又回到原单位并荣升"一把手"。短短的年把时间说他干出了多大的成绩,有多大的功劳,笔者不敢恭维,向他讨教个中秘密,他答曰:"穷则思跑"。笔者听了哑然失色。选派领导干部到贫困地区任职和锻炼是为了让他们增加工作经验,更好地发挥作用,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干部到了经济贫困或落后的地区,却受不了那里的苦,跑不惯那里的路,不是一门心思扑在改变  相似文献   

12.
谢海清,一个50多岁普普通通的仓库保管员,他如果走在人群之中,丝毫不会引起你的注意。然而,他却因第一个购买了“延中”股票而成为上海股市的一个传奇人物。 那是在1985年1月14日,距离发行上海第一张股票“小飞乐”之后不到两个月,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宣布,将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当时的情形谢海清记忆犹新,“延中”股票的发行和“小飞乐”不同,因为“小飞乐”是定向的,在社会上没有引起什么反响,而“延中”是第一张公开发行的股票。 14日那天,静安体育馆外面的长队绕了好几条街,20路电车也开不动了。“我是半夜…  相似文献   

13.
浚单18、浚单20两个玉米粮种因产量高、品质优被国家审定推广,目前已覆盖河南、内蒙等八个省区,种植面积达4500万亩以上,直接为社会增效15亿元。该粮种的培育者就是全国“五一”劳动模范、河南省模范共产党员、浚县农科所所长、研究员程相文。1963年程相文毕业于河南省中牟农校,因他原籍在郑州市郊,完全可以进郑州市,可他不听校领导的挽留,也不听大家的劝告,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条件较差的豫北产粮大县——浚县,到这里又选择了县原种场。他结合浚县的种植结构,试种玉米、高梁等样板田。当地一老农问他:“俺队(生产队)的玉米一亩打三斗,你的实验…  相似文献   

14.
“居家过日子,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前六项都少不了一样:锅。这锅可称得上生活的第一必需品,家家离不了。”2005年9月10日晚,中央电视台第7频道《乡约》栏目主持人肖东坡道出了开场白,而他要约谈的主人公是浙江增益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浙江金威公司总经理,人称“锅王”的永康“瓦特”胡金高。《乡约》是中央电视台七套的一档名牌栏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经济学家茅于轼、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候正芋等名人以及农民大导演周元强、反扒高手谷泽民、鬼才泥猴张希和等人名都走进过该栏目。面对“锅王”及数以千计的无油烟不粘锅,肖东坡的好…  相似文献   

15.
风扬 《民主与法制》2010,(11):52-54
浙江省宁海县有一个“睡美人”,她会流泪,会睁开眼睛,听得到别人说话,但就是没有任何反应。她在床上一睡就是13年,专家们费尽周折也找不到病因。一位热心的摄影师来到姑娘的家,循着姑娘“睡着”前的生活印迹,“走进”了姑娘13年前的“生活圈子”;他将姑娘13年前的生活片段连成一张地图,他相信,这张地图一定能唤醒“睡美人”。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在郑州市采访,有三件事令记者震惊。其中一件是该市最近一些地方谣言四起,沸沸扬扬,有的说“市公安局打黑专案组因刑讯逼供被解散了或集体受审了”;有的说“打黑责任人薛丙志被双规了”;有的说“薛丙志跑了”;不知谁传的话,连在押的犯罪嫌疑人都知道了。最近薛丙志副支队长去提审时,他们惊讶地说:“你不是跑了吗?”谣言的结果是即将被审判的黑老大宋留根十分嚣张竟然让看守员捎话“要薛丙志来一下,要当面给他忠告。” 第二件事是2002年,郑州市二环道水果市场黑社会垄断经营、强迫交易猖獗之时,《大河报》孙姓记者仗义执言,发表文…  相似文献   

17.
浚县古称黎阳,以其古老的文明、悠久的历史被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浚县人民在长期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就地取材,利用身边的木、泥、石、布、纸等材料,创制了木玩具、泥玩具、石雕、布玩具、纸扎等20多种民间艺术。其中以“泥咕咕”为主的泥玩具最有代表性。怀着对民间工艺的热爱和好奇,我慕名走进了素以“泥玩具之乡”著称的杨王己屯村,寻访“泥咕咕”的故事。“泥布谷”大败宇文化及在杨王己屯,你随便拉住一个人,问起“泥咕咕”的来历,他都会从“泥布谷”大败宇文化及的故事讲起。相传,隋末农民起义军瓦岗军中,有一个…  相似文献   

18.
上海徐家汇大千美食林 的老板黄海伯在激烈 的餐饮大战中出手了“大千美食林”。之后,一直音讯杳无。在台商圈中,有的说他破产了,不愿见熟人;有的说他负债太多,到外地去“避风头”了……那么,这3年黄海伯到底在干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倪平 《今日海南》2013,(10):36-37
他是越南归国华侨,一位普普通通的兴隆农场工人,看上去个头高挑,精神矍铄。他身材瘦小,皮肤黝黑,穿戴朴素,平时显得沉默寡言。他制作泥塑手脚轻快,思维敏捷,构思独特,一件件泥塑作品在他的手里,变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他创作的泥塑动物艺术品,在海南颇具特色,独树一帜,完全称得上是海南泥塑创作第一人。  相似文献   

20.
读过《西行漫记》这部名著的人,一定会记得那张机灵可爱的小红军“山西娃娃”的照片,还有那段关于“山西娃娃”的描写:“他是个圆滚滚的胖孩子,长着一张娃娃脸,只有十二岁,但他已经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了。……我向他问为什么当红军,他回答说:‘红军为穷人打仗,是抗日的,谁不想当一名红军战士!’”斗转星移,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岁月,昔日的“山西娃娃”早已进入古稀之年,平静地生活在晋南的小山村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