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勤文萃     
外国公车管理芬兰———  在芬兰 ,中央政府中(总统除外 )只有总理、外交部长、内务部长、国防部长四人享受配备固定车辆和固定司机的待遇。而在赫尔辛基市政府 ,只有市长一人享有这一待遇 ,并且这些专车只限执行公务时使用 ,正常上下班和个人私事都不得无偿使用专车。如果使用专车上下班就属于额外待遇 ,等于增加了个人收入 ,应该照章纳税。芬兰政府办公厅负责安排内阁成员的公务用车 ,没有专车的部长们执行公务时由秘书向办公厅申请用车。办公厅除上面提到的四辆专车之外 ,只有五辆公车 ,而且这五辆公车同时还担负着递送文件等杂务。德…  相似文献   

2.
闻羽 《今日中国论坛》2008,(12):105-106
世界上很多国家地区的公务员,上下班都乘公交车和地铁以至骑自行车、步行或开自家车。"公"字当头,公务员乘公交车上下班正好"匹配"。然而,在等级观念浓厚、"官本位"根深蒂固的中国就两者"不搭界"——政府官员原本照规定要正部长级以上才可配备专车,如今,却是众多小小科级"芝麻官"也有这"屁股底下冒烟的"了。而一般的公务员也大多受惠于接送上下班的政府专车。近日,笔者从2008年第4期《炎黄春秋》文章了解到:我国的公车已达400万辆,年费用4085亿元。这比前些年的350万辆、年支3000亿元,又"与时俱进"了。  相似文献   

3.
<正>希望欧洲富国荷兰的自行车文化能对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建设和消费观念有所启发。一直以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车王国,到了荷兰后.才知道荷兰是世界上人均自行车拥有量最高的国家。全国1600万人口,却拥有1700多万辆自行车;荷兰人30%以上的旅行是靠骑自行车完成的;而且,除了作为交通工具,自行车还被广泛用于锻炼、休闲和娱乐。可以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车王国,到了荷兰后,才知道荷兰是世界上人均自行车拥有量最高的国家.全国1600万人口,却拥有1700多万辆自行车;荷兰人30%以上的旅行是靠骑自行车完成的;而且,除了作为交通工具,自行车还被广泛用于锻炼、休闲和娱乐.可以说,自行车在荷兰是名副其实的“国骑“.……  相似文献   

5.
单纯刚  任芳 《中国人大》2010,(19):36-37
“各级公务人员要做骑自行车上下班的榜样,恢复我国以自行车代步的优良传统,从而形成国人骑自行车出行的良好氛围。”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邓州市中医院院长唐祖宣建议说。  相似文献   

6.
《当代广西》2010,(8):59-59
为鼓励市民多骑自行车,韩国政府将对每月骑车上下班累计达到一定天数者,给予现金等物质奖励。据韩国首尔纽西斯通讯社报道,韩国行政安全部3月9日提出了“2010自行车推广计划”。  相似文献   

7.
千把人的公安部里头,藏龙卧虎,不少看起来平平常常的人,其实是赫赫有名的警界专家。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乌国庆就是其中的一位。公安部副部长白景富对乌国庆评价很高,说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原话记者不曾亲耳听到,转述的人多了,脑子里的印象也就深刻了。深刻以...  相似文献   

8.
妙语     
《时事报告》2012,(10):5-5
就好像有人从邻居家抢了一辆自行车,不管是儿子骑还是本人骑,都改变不了“自行车不属于他的事实”。——外交部部长助理乐玉成举例讽刺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的行为。企业家对未来有兴趣,经济学家对昨天有兴趣,让一个对昨天有兴趣的人去判断未来,这是悲哀。——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网商大会上表示,企业家不要听经济学家的话,否则就死掉一半了。美国就像一个很久以前令人引以为豪的大厦。今天位于高层的富人在继续扩张,中层在收缩,底层的已经沦陷,而电梯却停止运转。——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专家苏布拉马尼安如此评价现在的美国。  相似文献   

9.
平常,在省体育局家属院通往省体育局的道路上,你总能看到一个质朴的 50多岁的老同志骑着自行车上下班的身影。 宽大的身材、憨厚的面容、厚厚的镜片、朴实的打扮、破旧的自行车,融在滚滚的人流中,你怎么也不会把他与一个正厅级领导干部联系起来。 几十年了,从教练到副校长、校长,从校长到副局长、局长,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官也越升越高,但这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习惯却一直没变。 他就是河南省体育局局长封励行,全省惟一的一位非党厅局级一把手。 官至厅局级,应该说是不小了,可封励行却说:“咱没当过官,也不会当官,还是一个老…  相似文献   

10.
<正>7月15日,法国巴黎拉开"双轮革命"序幕,投放上万辆自行车,供居民和游客自助租用。从"四个轮子"回归到"两个轮子",这是文明社会的文明回归,这是一种回归式的进步。作为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人,笔者在访欧时,很注意观察人家的自行车状况。无论在瑞士还是在德国哪个城市,都发现街头有很多停靠着的自行车,  相似文献   

11.
陈舒 《群众》2020,(18):67-68
荷兰是一个举世闻名的自行车大国。每个人年平均骑程1000公里,单车道遍布全国,每天有上万人以自行车代步,采用环保的通勤方式帮助疏解道路的交通压力。荷兰的每个城市、每个城镇乃至乡村,随处可见停放的自行车。尤其在海牙、阿姆斯特丹、乌特勒支这些大城市的市中心道路旁边,更是堆堆叠叠地停放着自行车。  相似文献   

12.
妙语     
《时事报告》2012,(5):5-5
加强思想建设好比骑自行车,只有持续努力往前踩,保持不断往前进,才不会倒下去。——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说,领导干部平时要多想一想骑自行车的道理,对自己加强思想建设会是一个很好的提醒。  相似文献   

13.
芬兰地处北欧,全国人口只有520万。大体上只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大城市。很多芬兰人都说,已有多年没听说有什么腐败的事情了。最近的一桩案子,还是发生在6年以前。2002年芬兰《晚报》披露,文化部部长苏维·林登批准向一家高尔夫公司提供17万欧元的政府资助,而她和她的丈夫及数位亲属都拥有该公司股份。政府司法总监闻讯立即展开调查。事件见报一周之内.林登便旋风般被迫下台。  相似文献   

14.
山西临汾作为中国唯一的高污染城市代表被美国一研究机构列入2006年世界10大污染地区。“宁可被毒死,也不要饿死”,当地一些官员的表态让人冷入骨髓。临汾人何去何从?临汾成了外迁之城。没有人比临汾人更关心自己的安危,但他们却是无力的,也是无奈的。当地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七成民众不愿让市长留任.但九成政府官员却愿意让市长留任。生态环境付出了代价,却没有官员付出代价:经济发展给官员带采了机遇,却没有使临汾人享受福祉:临汾的富人可以溜之大吉,穷人却独自饮啜苦水。如此不对称,正是“污染第一城”背后生民的悲凉。  相似文献   

15.
江时学 《同舟共进》2012,(10):64-65
有一个关于拉美政府官员腐败的笑话是这样说的:拉美国家A的部长去拉美国家B的部长家作客。A同部长问:“你的工资怎么能买得起这样高级的别墅?”B国部长指着窗外:“你看.那里有一条高速公路。”A国部长问:“是有一条,好像刚建了一半,  相似文献   

16.
新闻眼     
《创造》2013,(3):82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曾被安排到省政府去讲课,由于叶青未开车而是骑的自行车,警卫将其拦在大门外。叶青称,一般领导来开会都是司机把车停在门口,领导开完会直接坐车离开。微评:叶青致力于公车改革,安步当车,难能可贵但对某些官员来说,公车已成其身份、地位的载体。而门卫以公车论人,也正因公车配备与官衔的相关度。要推行车改,先应革掉"排场意识",让更多官员能骑自行车、乘公交出行。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09,(6):49-50
政府要下很大的决心——这是解决保障住房最核心的问题"走了这么多地方,还没有哪个地方像厦门一样,老百姓都说政府好的",天津市房地产学会副会长徐保满感叹,很多地方老百姓都在骂官员,只有厦门例外,可以说人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我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对行路难深有体会。一次次整治改造后,机动车道的份额越来越大,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无障碍通道份额越来越小。我总在想:为什么那么多人使用的非机动车道,就是进入不了规划者的法眼?若干年前我在乡镇做"一把手"时,有一次上头统一部署,每个乡镇都要过规划关。县里从省城请来专家,很快就拿出了全镇的"全景规划"并挂图讲解。专业术  相似文献   

19.
国家早有明文规定,县处级以下领导干部不得配备专车。可是,不少地方不仅县处级干部配了专车(含副处级),连科级干部也有了专车(含副科级),认为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最近,湖南省新任省长张云川怒斥政府职能部门很多科级干部甚至科员都开着豪华小车上下班的腐败行为。领导怒斥,百姓义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公开的秘密客观地说,县处级和科级干部的“专车”都是“变相专车”。这些车子的“户口”仍然是某政府、某局、某乡,而事实上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了一些人的“专车”。但是你到车管部门去查一查,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某书记、某县长、某局…  相似文献   

20.
分流第一天     
人生往往要经历许多事情的变迁,在变迁中,有些人积极进取,有些人消极沉沦,重要的是你如何去面对。我在机关工作十多年,熟悉了机关的工作,习惯了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去年,机构改革分流到事业单位工作后,离开了机关大院,告别了骑车上下班的日子,开始了乘公共汽车上下班的生活。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交通工具,突然变得完全陌生,个中的滋味只可意会,难以言表,但也带来几丝新鲜的感觉。第一天上班时,大雨下个不停,也许是大雨不知时节。为了不迟到,我提前半小时来到车站,在近二十分钟的左顾右盼中,一辆公共汽车才蹒跚而至,老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