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就要使用好手中的权力 ,归根到底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坚持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七次全会的讲话中 ,密切联系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改革、建设面临的任务 ,深刻阐述了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的重要性。他指出 :“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思想上、行动上、作风上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增强公仆意识 ,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进行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教育 ,就是要解决如何做到执政为民、为人民掌权用权的问题 ,让领导干部真正把权力用在经济社会的…  相似文献   

2.
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共产党人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为民是衡量一个政党先进性的战斗力的重要标准,也是共产党人的价值准则。新时期如何执政为民,本文从树立正确世界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树立勤政为民的服务观,树立廉洁奉公的廉政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谭承国 《理论前沿》2005,(24):34-34
党的十六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党在执政理念上的创新之举。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执政地位及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观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广大人民谋利益。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为民掌好权、用好权,做到夙兴夜寐、勤奋工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坚持党的宗旨的现实体现,是党长期执政的根本需要,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相似文献   

4.
所谓积极的权力观,就是领导干部要自觉地、充分地运用手中权力,为人民谋福利。具体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要干净,干净就是指,领导不能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自己、亲属、朋友谋取私利,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5.
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必须增强提高执政能力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权力就是责任的观念;必须增强党的先锋队意识,争当提高执政能力的先锋战士;必须坚持和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树立执政为民的权力观和政绩观;必须按照提高执政五个方面的能力的要求,把提高执政能力,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执政为民。”这一论述为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一、为何坚持执政为民?坚持执政为民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权力观和价值观,最生动地反映了党的执政目的,最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与其他政权的原则不同。跨入新世纪,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党中央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既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又赋予了新的内涵。(一)坚持执政为民是党实现“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7.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体现了“三个代表”的本质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核心有两个,一是“公”,体现为国家和民族的公共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整个社会的公共事务。二是“民”,体现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发展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第一要务。求真务实是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就是要使党的宗旨意识从理论宣传变为执政自觉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就是要实现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统一 ,使党真正成为“两个先锋队”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是坚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就是要把坚持党的宗旨、保持党的先进性与坚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联系起来 ,使党永远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哲学、经济学和党的建设的角度分析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出的四大理论依据,并阐述了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杨善洲同志走了,杨善洲精神没有走,杨善洲活在人民心中。党员干部楷模杨善洲同志,以党和人民的需要为第一选择,用生命书写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新篇章,为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光辉榜样。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更应该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尽心尽力干好工作,全心全意服务人民。  相似文献   

11.
一、全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涵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诞生、发展和执政的历史经验的结晶,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是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的执政理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鲜明的执政理念。我们党公开、鲜明地宣布: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始终站在最广…  相似文献   

12.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键就是抓落实、谋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具体到公安队伍,落实到公安工作,就是要坚持执法为民.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本文对此作以论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15.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指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胡总书记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和实践放在了决定人心向背,决定政党和政权盛衰的高度来思考。可见,我们目前正开展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要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就要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共产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具体地体现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共产党员实实在在地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去努力,才能切实保持先进性。  相似文献   

17.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反映了古代的民本思想,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关心群众,代表群众利益,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的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赢得民心、巩固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18.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对我国宪法序言规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实践的一个精辟的法理解释。从“朋党”意识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本质差异和西方政党的局限性看 ,中国共产党与其它政党存在本质上的差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法理问题主要是党与法律的关系、政党现实与执政理念的差距问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社会实践是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 ,也是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法理学阐释。  相似文献   

19.
权力观是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既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政治问题,又是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必然要求。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党员干部的权力观教育,多次深刻阐述了树立正确权力观的极端重要性。广大党员干部应不断加强思想建设,提高党性修养,以正确的权力观筑严思想政治防线,做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模范。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市场经济中,我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面临着劳动与资本、公平与效率、公权与民利等诸多矛盾.如何协调这些矛盾,迎接这些矛盾带来的挑战,并从制度上予以科学合理的安排,就成为我党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