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大代表是一个公权力职务,其职务具有公共性,执行代表职务就是“办国家的事儿”。所以,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一切开销就应当由国家财政拿钱。“社会赞助”必然影响到人大代表超脱地审视、表达和提升民意。从而动摇人大代表行使职权人民性这一根本保证属性。代表制度立法体现了控制人大代表与利益关联方私自政治交易的制度安排,北京市在立法中重申并进一步明确代表法的立法精神,很有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认真执行人大代表职务,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既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也是中共中央9号文件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提出的更高要求。就我省而言.各级人大代表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好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还不够高.履职的方式方法和效果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这一规定确定了人大代表的政治身份、政治职务和法律地位。但是作为代议机构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情况并不乐观。媒体虽然曾经高调地报道过姚立法、吴青等一些人大代表履职的典型事迹,但在全国400多万的各级代表中毕竟凤毛麟角,其与选民的强烈期盼也相去甚远,许多选民甚至不知道自己那珍贵的一票投向了何方。  相似文献   

4.
人大代表是重要职务,而不是光荣称号。我国选举法和代表法对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产生方式、工作性质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照法律规定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他们代表人民的利益和  相似文献   

5.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工作和代表活动者陧人大代表在执行职务和履行职责。因受客观条件的影响以及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差距,现实生活中,有少数代表素质不高,存在着活动不参加,会议不发言,选民不联系、意见不反映等诸多问题……如何使他们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负广大选民的期望便成为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中,或者是代表工作和活动中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6.
新一届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后,如何尽快适应代表角色,掌握代表工作方法,依法执行代表职务,是各级人大代表特别是新代表面临的共同课题。人大代表如何履职,根据实践经验,依笔者之见.就是牢记四句话,即:“人大代表是职务,权利义务要记熟,会内会外都履职.服务于民为基础”。  相似文献   

7.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是人民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的直接决定者和国家政治生活的直接参与者。各级人大代表中的党员代表既是共产党员又是人大代表,具有双重身份,肩负着双重责任。党员代表一定要自觉强化党员意识和代表意识.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大代表是经过民主选举方式产生的,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先进性。随着我省县乡两级人大同步换届选举工作圆满落下帷幕,县乡人大代表迈开了履职为民的新步伐,人民群众对新一届代表履职充满了新期待。新一届人大代表如何才能履行好“代表”这一特殊的职务呢?笔者建议代表要“敢代”更要“善表”。  相似文献   

9.
笔者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代表应该纳入宪法宣誓人范围.理由有三: 第一,《宪法》和《代表法》规定,人大代表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在我国,人大代表实行兼职制,代表来自于各行各业、各个阶层,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其中一部分代表是担任一定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属于《决定》规定的宣誓人;其他人大代表,来自于生产、工作一线,虽不脱离各自的生产和工作岗位,但其执行的代表职务属于一种公职,一种国家职务.从代表身份角度讲,符合《决定》规定的宪法宣誓制度的精神,应当纳入宪法宣誓人范围.  相似文献   

10.
人大代表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既是代表履行职务,反映民意的重要体现,也是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监督国家机关并促进其改进工作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1.
人大代表对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下简称建议)是代表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执行代表职务的重要形式,也是督促“一府两院”改进工作的民主权力。有关机关、组织必须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这不仅在代表法、地方组织法中有明确表述.各级人大常委会也都有具体的制度和规定。从实践中看,办理代表建议比较普遍的问题是.  相似文献   

12.
《江淮法治》2009,(5):22-23
2009年,代表工作要按照“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推动人大代表认真履行代表职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总体要求,以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皖发[2005]14号、皖发[2008]20号文件为主线,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重点提升代表履职的服务保障水平,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婕 《天津检察》2006,(1):41-41
根据我国刑法第277条的规定,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除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炎、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不需要“暴力、威胁方法”外,暴力、威胁方法是其他妨害公务行为构成犯罪必备的行为方法条件。  相似文献   

14.
《公民与法治》2005,(7):1-1
人大代表是同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人民的使者。代表的权力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代表履行职责是受宪法和法律保护的,代表这一职务是光荣而神圣的。  相似文献   

15.
按照选举法的规定,各级人大代表在任期内调离或迁出本行政区域的,其代表资格自行终止。如果该代表还担任常委会组成人员职务,也应该按照这一规定,其常委会组成人员职务自行终止,无需辞职。一是按照常委会组成人员必须“在本级人大代表中选举产生”之法律规定,不是人大代表就不能担任常委会组成人员职务,既然各级人大代表在任期内调离或迁出本行政区域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民主政治制度不断推进的历程中,代表行使职权、国家保障代表履职的每一个新现象都吸引着公众的眼球,代表职务的内涵在这些历练中越来越清晰。《代表法》实施16年来,这些民主“时尚”注释着民主政治的一个厚重命题:人大代表“不只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国家职务”。  相似文献   

17.
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主体,肩负着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权力的神圣职责。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实践中,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增强监督实效,是人大工作的一个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18.
曹述生 《江淮法治》2008,(19):52-53
各级人大代表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工作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基础。做好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是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也是做好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新修改的代表法以围绕支持、规范和保障各级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为重点,对优先执行代表职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进一步作出规定。代表法总则中明确两种方式为执行代表职务,这次修改新增加一款“代表不脱离各自的生产和工作。代表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参加闭会期间统一组织的履职活动,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人大代表既是法定的政治人物,依法由选区选民直接选举或由选举单位(下一级人大代表)间接选举产生,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行使国家权力;又是特殊的公众人物,依法享有执行代表职务的特定权利和义务,是一定范围内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定代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