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不同时期农民政治参与情况的分析最能揭示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轨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农民政治参与的百年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动员型参与、吸纳型参与、回应型参与、互动型参与、共治型参与等发展阶段,呈现出特定的时代主题和历史任务语境下的鲜明特征.其中,政党、农民、农村和农业成为影响政治参与的最重要变量,逐渐形成农民政治参与的"先进性、主体性、结构性、协同性"传承路径,从此中国农民走出了一条自己的政治参与路子.放眼未来,对标中国共产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扎实推动"三农工作",夯实发展基础,精准把握"乡村振兴大局"战略定位,发挥"城乡融合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开创农民政治参与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工会博览》2012,(35):8-9
连日来,各地干部群众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对罗阳的哀悼、痛惜和敬佩之情,并纷纷表示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学习罗阳同志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 罗阳同志的事迹是"忠诚"的最好诠释."罗阳的事迹彰显新时期雷锋精神!"湖南雷锋纪念馆馆长陈亮伟说,罗阳用生命诠释了一个航空人的忠诚.在罗阳身上,集中体现了热爱航空、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态度;不畏艰难、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这些闪光品质,都与新时期雷锋精神的内涵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3.
据莫斯科大学法律系的柯瓦列夫斯基教授(1851~1916)统计,1912年,俄国有自治机构的省份有40个,在自治机构中的人约有8.5万人.他们在其社会实践中真正做到了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切切实实地解决了农民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成为在俄罗斯大地上真正深入社会的知识阶层,改变了"城里有文化的人听不懂、甚至排斥农民的语言,农民也听不懂城里人的标准语.他们彼此不了解,没有任何共性……形成两种文化、两个世界"的状态.19世纪后25年,"第三种人"也曾经按照民粹派提出的要把农村建成"反对私有制的堡垒"的思路做过一些努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主义发展渐趋主流,摆脱中世纪的宗法传统走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就成为这些农学家——组织者"具体工作"的指导方向,他们摸索出了一套具有俄国特色"社会实践"的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4.
论邓小平的农民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问题是我国实现现代化、达到小康目标的关键问题.解决农民问题,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解决农民富余问题.  相似文献   

5.
关于"北京共识"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雷默提出"北京共识"是从新的视角研究中国发展模式,拓展了我们的思路.但"北京共识"不能取代"华盛顿共识",并不具有普世意义.对"北京共识"这一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有助于提升中国的软实力.研究"北京共识"需要对中国有确切的定位,要重视"新德里共识"的挑战,同时"北京共识"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民组织化水平的提高和乡村治理结构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弱质性的社会基础以及农民组织化水平低的基本状况,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所以,要在尊重农民权利和自由、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上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农民组织化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对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影响乡村治理结构的改革。因此,要不断扩大农村自治体的规模,逐步实现乡镇自治,实现农村社会自主治理和民主治理。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石景山区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高洪雁围绕"强化政治意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主题,为区总工会机关干部和基层工会工作者们讲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她指出,共产党员要强化政治意识,就要做到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修养;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是要发挥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她强调,工会组织首先是政治组织,  相似文献   

8.
李北方 《南风窗》2013,(23):8-8
历史地看,城镇化从来就是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而产生的聚集效应的自然结果,从未有靠运作土地而实现的城镇化。费孝通先生一生"志在富民",在新中国成立前就为实现这个目标勾画了他的"路线图"。在他看来,农民要富起来,要旨在"开源节流",即一边减轻负担,一边增加收入。在减负一边,他设想的是消灭地主阶级,减去压在农民身上的地租重  相似文献   

9.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迫在眉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愈加迫切.这需要坚定发挥村党干部的核心堡垒作用;完善村民自治组织;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鼓励农民创建农民协会,并为农民组织的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存在着以社会政策促农村稳定的"福利共识"。事实上,农村社会政策的"维稳"作用较为有限,因为现阶段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因素并不是与农民的社会权利直接相关的"生存性抗争"和"进取性抗争",而且社会政策对"好中央坏地方"的政治心理的强化虽然有利于大局稳定,却难以抑制农民针对基层政府的"维权式抗争"。要维护农村稳定,必须警惕单纯依赖社会政策的倾向,推进农民的公民权利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1945年以来韩国农业的变革,介绍了寻找替代性机制的草根运动,尤其是韩国妇女农民协会在实现"粮食主权"活动中的重要角色。文章提出要促进农民和市民开展合作,共同参与到争取粮食主权的行动中来,以实现韩国农民的"粮食主权"要求。  相似文献   

12.
时政漫画     
《南风窗》2011,(8):10-10
强行送钱插画迢迢3月9日,10几辆车开进吉林省前郭县王府站镇青龙山村,挨家挨户往农民家送钱,但遭到拒绝。事件缘起于当地政府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区项目"要流转土地,但大部分农民不愿意。Global Policeman插画Nate Beeler来源The Washington Examiner  相似文献   

13.
周凤生 《工会博览》2009,(3):144-145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本文主要依据西南科技大学“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结果,对新时期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李国梁 《工会博览》2013,(15):33-34
"三工"建设,即工地生活、工地文化、工地卫生建设.它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个部门一个领导的事情,而是需要全员参与的.要做好这项工作不仅需要全员参与,还需要制度约束,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要建设出自己的特色,不能搞"浮夸风"或是"一阵风"."三工"建设工作,是建筑类工会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切入点,也是抓好标准化工地建设、展示企业形象、树立企业良好社会信誉、增强企业凝聚力的一种重要的途径和表现形式."三工"建设搞好了,可以促进生产经营,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向心力,反之,则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如何才能搞好这项工作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石破 《南风窗》2011,(11):68-70
农超对接,是解决卖菜难、菜价贵的办法之一,但问题是农民个体没有谈判地位,就避免不了"资本吃掉小农"的现象。因此,农民也要组织起来后才能与超市对接,并且还要获得国家政策的支持,这件事才能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16.
高新军 《南风窗》2011,(18):23-25
农民最主要的财产就是土地。如果农民的土地可以被政府或者其他社会集团随意调整、侵占、剥夺,他的权利就很难实现。最近,《土地管理法》修订引发热议。一个调子是,"重点要保护农民权益"。但在城市化、征地拆迁、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却利益受损的背景下,如何做才算、才能保护农民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流转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局限等因素使得允许农村土地流转成为当前顺应社会发展的理想选择,但土地流转的用途、主体、监管、价格和农民保障等问题却不容忽视。科学的土地流转价格离不开全面分析各种因素和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健全农村社保既需要农民和集体参与,又需要国家支持,而国家加大支持的资金来源可借助于证券市场"大小非"减持和征收资本利得税,也可利用高额的外汇储备,这是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18.
声音     
《南风窗》2016,(13)
正"1去库存不是让农民工当接盘侠。"——《人民日报》—6月6日,《人民日报》发文称:当前社会上有一种看法认为,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是要让农民工当房地产市场的"接盘侠"。这显然是一种误读。专家表示,如果只是单一地让农民群体大量买房,则农民的购买力可能会因此下降,买房后会减少农民在其他方面的消费,这并不利好经济。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调结构、转方式关键时期,文化建设被提到重要位置,特别是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更是被列入十七大报告中.因此.作为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要充分发挥农村文化资源优势,用先进文化武装农民,用乡土文化凝聚农民,用特色文化充实农民,不断提升农民的幸福感,构建文明和谐新农村.  相似文献   

20.
丰燕 《工会博览》2010,(4):154-155
在现代新农村倡导的时代,新型农民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可以说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因此需要培养新型的农民,使他们既懂得农业生产技术也能进行生产经营,目的是提高农民整个群体的素质,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义。新时期农民的培养对农业和新农村建设都是关乎全局的大事,必须要善于调动各个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好各方面的作用,将工作做到实处。政府要注意对农民开展有关科技培训方面的工作指导,进一步完善有关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培训机构职能;增强新型农民的主体意识,调动参与科技培训的积极性;加快立法步伐,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