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范守义 《外交评论》2004,(4):98-107
本篇论文是《论诗的音乐美》(1990年)之后的又一篇关于汉英诗歌比较研究的论文,试图从汉英诗歌的结构方面进行比较,探索诗歌结构的美学特征。论文提出句法单位、组合和序列的概念,指出汉语词组在汉语诗行中的语法功能性分布。论文亦描述了英语诗歌的平行、对称和非对称结构,汉语诗歌的对仗和排比结构。论文对汉语诗歌进行平仄模式、节奏模式、词类、语法功能、语义的5个层次的分析。论文描述了英汉诗歌中的词语重复的模式。对诗歌做句法、修辞、主题层次的分析。论文以具体的诗歌的翻译为例,讲述了如何把握诗歌翻译的文字运用技巧。  相似文献   

2.
陈三立是“同光体”诗歌的代表人物,为诗主张创新、别具匠心,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广阔,显现了个人诗歌真性情。他的成就在近代诗坛上足可独鼎一足。  相似文献   

3.
诗歌意象的组合是诗歌话语的组织,可以从语言学角度对意象跳跃的成因、定义、存在基础及功能进行分析.以李白诗歌中意象跳跃为例,话语的语用含义是其存在的基础,能够起到丰富话语意义的作用.意象跳跃的大量出现以及用来构成跳跃的意象,使李白诗歌形成了意蕴丰富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意象是诗歌的主旨和灵魂,而修辞则是被运用来传达和表现意象,从而使得诗歌变得完美的主要手法。美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诗人艾米莉.狄更森的诗歌就是以其意象美而著称。在狄更森的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特别是大量比喻的运用,不仅美化诗歌的意象,更提升了诗歌的意境。《我喜欢看它拍击许多英里》就是其中运用比喻性意象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在各个领域。从表意的形象性、天人的和谐性、人格的象征性分别探析了中国诗歌在意境话语、形成渊源及意境实质方面所显示出来的不同于西方诗歌的民族特色,更从宏观上剖析了三者之间内在统一的关系,从而更清楚地展示出中国诗歌民族特色的风采,揭示出中国诗歌独树一帜,魅力无穷的奥妙所在。  相似文献   

6.
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自产生就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血肉联系。唐代是一个大繁荣和大动荡都经历过的朝代,诗歌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得到了极大发展,从而成为一代文学的标志。回顾诗歌发展历程对唐代诗歌重点讨论,来检视诗歌与政治的关系,就会发现:诗歌与政治的关系就是反映与被反映、渗透与相互渗透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诗歌是由意象组成的,诗歌的美感效应必须通过具体可感的意象才能表现出来。意象具有丰富的内涵,这一点是由其内在功能的多样性决定的。意象的多样性功能主要包括抒情性功能、描绘性功能和象征性功能。  相似文献   

8.
古典诗歌是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一个的重点。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如何在古典诗歌教学应用多媒体课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有意义的课题。文章从在古典诗歌教学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古典诗歌多媒体课件制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姚贾诗人群体是继韩孟、元白两诗派之后出现的重要诗歌流派,其创作观主思尚格,五律是其标志性的创作体式。姚贾诗人群体诗歌的语词特征、抒情特征、意境的呈现等方面代表了该群体的风格类型。他们艺术的重要缺陷在于其诗歌缺乏变化,表现为诗歌意象、句式、诗意的雷同和格式化。  相似文献   

10.
德国戏剧家兼诗人布莱希特曾对中国古典诗歌尤其对白居易的诗歌情有独钟.本文介绍了他的具有中国文化色彩的诗歌创作与翻译,简要分析了布莱希特所译白诗与原诗的异同,指出布莱希特对白居易文学主张的共鸣是他关注白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柳如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女诗人,她的作品一洗传统女性创作的绮罗香泽之态,遣词庄雅,格调高绝,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开展柳如是研究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柳如是的优秀诗歌作品传世不多,进行柳如是研究的真正意义,在于开掘其中所包含的人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2.
清代吴越地区的女性文学活动异常活跃,涌现了一大批女作家,其中女诗人汪端的咏史诗和论诗诗开辟闺秀文人创作的新领域.她的诗学天赋和独特的成长背景是她能够在清代才女中独树一帜的先决条件;她虽身为闺秀,然其咏史诗却显然流露出一股热血男儿的英雄气概;汪端对性别意识的表达比较含蓄,对婚姻和家庭的感受在诗歌中鲜有体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理性的声音.汪端诗集<自然好学斋诗钞>,是她对历史的评价和时女性角色的认知的载体,体现了她闺秀和学者的双重身份.  相似文献   

13.
鱼玄机自充任侍妾被弃之后,一生之中都在苦苦寻觅自己的感情寄托,但是终究无法获得眷顾。在时间的流转更替中,她越加觉得生命孤独无助,诗歌中关注了大量有关岁月流逝的意象,如春秋日夜等。本应过着枯寂的道观生活,但她却和诸多的世俗士子交往甚密,放荡不羁,纵情声色。其实,她二元相悖的生活正源于她苦苦追寻爱情而不得的生命孤独。她这样的生活状态成为了唐代社会开放、追求精神自由的一个有力注脚。  相似文献   

14.
柳如是具有才女与英雄的双重性格。她才思敏捷,具有下笔琳琅的超凡才情;她兼能并擅,可以表现多种艺术风格。她的一生坎坷曲折,却在每一个人生的转折点上显示了鄙弃摧眉折腰、腆颜事人的傲岸品质与不凡的个性。同样,其作品中也闪烁着这种品质之光。  相似文献   

15.
蔡畅作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妇女运动的领导先驱之一,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的妇女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不仅如此,其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岁月中所形成的蔡畅妇女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妇女运动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也对我们现阶段加强和改善党对妇女工作的领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萧红的独特在于不使用理念的语言表达思考,而是以情感的语言表达思考的理念.<呼兰河传>浸渍情感的写作倾泻了她对生命与生存的思考,寂寞的歌哭对呼兰河子民卑琐、平凡生活的哀痛,童年感伤的记忆和成年悲惨的爱情皆化作荒凉的情感表达,诠释着生命的荒凉,阐释着沧海桑田,人生无常.字里行间流泻着孤寂中的故园之恋与生命的哀思,张扬着女性意识,她一直都在寻找自己的声音,她渴望飞翔.  相似文献   

17.
艾米莉·狄金森一生隐居家中,家既是她寓居的物理场所,也是她深恋的精神家园。在她的诗歌里,她使用大量与家、建筑以及家居有关的词汇,同时也不断在诗中探询家园的安全感、空间感,说明了家对她创作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向警予的女子教育思想彻底否定了以培养贤母良妻为目标的迎合宗法社会需要的封建主义附属品妇女教育观;同时超越了维新派“兴国智民”和“相夫教子”相结合的仍带有浓厚封建主义色彩的改良主义妇女教育现;也不同于资产阶级革命派借兴女学来培养妇女革命人才,以达到实现政治变革目的的妇女教育观。向警予提出了“准备改造社会的工具”的女子教育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革新女子教育的理念,并指出要从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加以革新。同时站在稳固民主政治和妇女解放基础的高度,提出了“从平民教育中划分女子平民教育”的教育宗旨。  相似文献   

19.
苏姗.斯特兰奇是英国著名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家。她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把世界权力分为“联系性权力”和“结构性权力”,并从安全、生产、金融、知识四个基本因素分析国际政治中的权力结构。结构权力分析法克服了现实主义权力论解释国际政治权力的缺陷,是对现实主义权力政治理论的一大超越。因而,对斯特兰奇“结构性权力”论的研究有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女性觉醒是研究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一个重要话题,清代女作家吴藻在这一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吴藻的词曲创作充分表现了对传统女性角色的背离和超越性别局限的个性解放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