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科学社会主义视角研究经济全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不能回避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应从科学社会主义视角研究和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经济全球化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是科学认识和系统把握时代发展变革规律性的立场、观点、方法的综合集成,从世界体系和全球战略上科学认识世界经济现代化和全球化发展的历史阶段性,系统把握时代构成基础变革、时代中心问题转换、时代发展道路创新的规律性,是马克思主义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根本方法和主要标志。马克思主义时代观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研究当今世界时代发展变革问题的出发点和科学方法,而且构成马克思主义当代化创新发展的科学基础和理论支柱。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特征、实质以及中国经济的现状和对策,对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和把握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和商品必然要走出国界,向世界各地发展。凡社会化的大生产都会逐步冲破国界的束缚,向全球市场扩展。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种积极的进步趋势。    回顾过去的几百年,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三个不…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是在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向性必须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与生产关系的联系中去加以理解和把握.经济全球化绝不是"资本主义化",更不是"西方化"、"美国化",它的历史趋向并没有超越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早已阐明了的世界历史发展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左翼关注和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作为西方左翼运动一支重要力量的共产党,在苏东剧变后求生存、进行战略策略调整以及探索新的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把全球化问题纳入了研究和批判的视野。同其他左翼力量相比,欧洲共产党的全球化理论更多侧重于对全球化的新自由主义性质的揭示,并将全球化问题与对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批判紧密联系在一起。对此进行跟踪考察和系统概述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当前欧洲共产党的现实处境和理论、战略的发展变化,而且对于分析欧洲社会主义运动的未来走向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朱解放 《学理论》2010,(23):45-46
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迅猛发展,如何准确把握全球化的实质和发展趋势,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因此,研究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就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立足十八大以来我国开放和外交实践,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全球化思想的基础上,对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新趋势进行了深刻思考,形成了包括正确看待经济全球化新问题、引领经济全球化新方向、重塑经济全球化新路径、凝聚经济全球化新力量以及构建中国新角色等一系列推动经济全球化新发展的重要论述。这些论述特点突出,蕴含了深邃的世界历史眼光、鲜明的问题导向意识和深切的现实价值关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指明了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路径,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新挑战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更具包容性的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8.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新的主题,并且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产生着新的内容的主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个问题。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命运。虽然国内外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多,但还欠深入、系统,尤其是缺乏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关系问题的研究。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两制关系”问题确实是对科学社会主义提出的重大挑战。也是一个在短期内难以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亟待回答:1.经济全球化的统一性虽不能使不同社会制度无原则的融合。但是否有非制度性的交融?2.经济全球化的多样性虽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仍然存在,但斗争形式是否有所改变?3.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究竟会使社会主义与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一种趋势 ,它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同时也形成了严峻的挑战 ,如何把握机遇 ,迎接挑战 ,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赵中杰 《理论导刊》2001,(10):46-47
当代世界波涛汹涌的全球化浪潮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国内政治、经济国际化的现象日益突出,传统的国家主权理论和国家主权观点受到强烈的冲击。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全面发展,经济全球化将进一步挑战国家主权。准确理解和审视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主权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当代世界政治现实并把握国际关系的本质。一主权sovereignty是现代民族国家形成的基本标志。是国家的基本属性之一。所谓国家主权就是指一国固有的处理其国内和国际事务而不受他国干预或限制的最高权…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20,(12)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妇女工作主题经历了从"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到"全面发展"这一具体化演变,这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贵在落实,崇尚实干"的执政理念高度吻合。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妇女运动与妇女解放"仍然是党的妇女工作主题;改革开放初,强调妇女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而对妇女自身的发展较为忽视,1995年北京世妇会的召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确立,标志主题的第一次变化;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主题讲话标志着主题的第二次变化。  相似文献   

12.
社区结构是行为主体为满足居民需求而选择的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方式及由此形成的相互关系。物质资源对行为主体的相互关系的决定性影响以及主体观念对相互关系的能动作用共同改变着社区的结构,透过物、关系和观念审视社区结构生成和演变所揭示出的内在的规律和发展的逻辑,为解释当前社区体制改革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的实质是“党纪”严于国法,即“纪严于法”。党纪的严格性应有一定边界。其本质上是党员特殊身份与公民普遍身份何者为先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念与执政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如何协调的问题,是党内法规“姓党”与“属法”如何同时体现的问题。依此,党纪之严,涉及党员基本权利时应与宪法法律相协调,对党员设置更高标准时应根据不同主体分别设计,约束党员内心活动时应配套执纪细则。同时,党纪应限缩绝对服从事项,保障党员权利,并根据党纪的不同类别具体决定党纪“行为模式”的抽象程度,确保其一定程度的明确性和可预期性。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20,(11)
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指出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的原则,这对新时代基层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当前我国基层领导干部存在着责任感(是否愿意干实事)和领导力(是否有能力干实事)两大方面的短板,解决这些短板刻不容缓。为此,在完善基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面,要选拔高素质人才,引进高水平人才。在健全基层领导干部管理方面,要加强学习培训,提升领导干部素养;完善激励机制,形成物质精神双重关怀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形成全方位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的东方大国从根本上确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并且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第二代领导集体吸取了前人的经验教训,把改革引向政治领域,开辟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新时代;第三代领导集体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为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谭仕荣 《学理论》2011,(7):38-39
领导干部只有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提高学习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依法执政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才能培育其综合能力,才能肩负起领导责任,才能当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6)
作为执政党,必然有力量。究其实质,执政党的力量之源来自于自身力量,来自于人民力量,来自于国际力量。深入探讨执政党的力量之源对于进一步增强执政党的力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英文 《学理论》2013,(13):10-11
当今国际局势错综复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四处兜售其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念,给世界带来的不是和平与稳定,而是动荡与不安。从当今世界发展现状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出发,阐述了中国发展模式的正确性以及对世界的深远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从实践“三个代表”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时代要求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深刻阐述了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辩证统一性,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又鲜明地反映了时代进步和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要求,为推进新世纪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0.
污染环境罪主观方面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修正案(八)》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进行了重大修改,罪名也变为污染环境罪.一般认为,修改前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是过失犯罪,但对于修改后的污染环境罪是故意还是过失犯罪,理论上颇有争议,存有过失说、双重罪过形式说及故意说等观点.但过失说及双重罪过形式说均不能正确反映本罪修改的实质意义,不利于正确认定污染环境罪,不利于有效打击污染环境的行为,因而不足取.无论从文理的角度,还是从论理的角度,污染环境罪都应当是故意犯罪.将污染环境罪解释为故意犯罪,有利于惩治污染环境的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