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选用干部“以德为先“思想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又红又专“选干部,陈云提出了“德才并重、以德为主“选干部,周恩来提出“政治上可以信任是挑选干部的先决问题“,邓小平提出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并强调“首先是要革命化“,江泽民提出要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三讲“活动以促使干部立德,胡锦涛明确提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相似文献   

2.
选用干部“以德为先“思想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又红又专“选干部,陈云提出了“德才并重、以德为主“选干部,周恩来提出“政治上可以信任是挑选干部的先决问题“,邓小平提出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并强调“首先是要革命化“,江泽民提出要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三讲“活动以促使干部立德,胡锦涛明确提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这是新时代选人用人的"风向标",是党风政风的"晴雨表",为组织部门选干部配班子、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指明了方向。将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作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管干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五德"为标准的用人导向,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历来坚持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进一步提升了"德"的分量,将中国的官德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相似文献   

5.
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不用"四种人" 在7月14日至15日中央组织部召开的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考核评价干部,树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选用干部既要重能力,更要重品行.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4,(12)
<正>《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修订是新时期党对干部选任工作规律认识的一次升华,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真正把优秀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必须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树德,选才用人之基。"用什么样的标准选人,选什么样的人"是判断一个政党先进性的重要标准。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提出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近年来,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犯错误,甚至陷入违法犯罪的深渊,追根溯源就是"德"的迷失。在干部选任中贯彻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必须深入考察  相似文献   

7.
正以什么样的标准选人,选什么样的人,历来是干部工作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对干部的要求,首先是政治上的要求。选拔任用干部,首先要看干部政治上清醒不清醒、坚定不坚定。"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一个最为鲜明的特征,就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把这一导向更加鲜明地制度化、具体化,把政治要求贯穿到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各方面。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  相似文献   

8.
<正>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要求全党同志"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更是鲜明地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当前,在一些地方、个别部门存在着一些"不老实的人",他们拉关系、找渠道、跑官要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选拔过程的公开、公平、  相似文献   

9.
《理论导报》2011,(10):54
答题思路:1.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1)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是保持马克思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5,(9)
<正>自古以来,我国社会对官员的评价常常是将道德修养放在第一位,认为"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纵观历史,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大都强调为官从政要以修身为本、正己为先:春秋的管仲提出了"道德当身",宋代的司马光提出了"取士之道,当以德为先",等等。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选拔任用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明确提出"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人不重用,都要把德放在首位",更加鲜明地突出了"德"在评价干部标准中的优先地位和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这为我们选准用好干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用正确用人导向凝聚干部。用人导向是政治生态建设的"风向标",用什么样的人,对干部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皇姑区委始终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不断强化党委把关作用,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一是坚持以德为先导向,把道德品行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2.
夏连生 《奋斗》2013,(9):14-16
正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政德是领导干部的从政之基、立身之本,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重要用人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既要在"大事"上看德,又要在"小节"中察德。这一重要论述,为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提供了重要遵循和根本尺度,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这一  相似文献   

13.
进之  苏北 《先锋队》2011,(4):45-47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拔任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越来越鲜明,关于干部德行考核评价的要求越来越具体,我国正在积极探索新时期新的干部考评体制,干部德行考核开始走向制度化。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组织部门是选干部、管干部的专业部门,必须牢记使命,以严的标准、实的要求,主动扛起选人用人的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和新任务,其中进一步强调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怎么评价干部的德,怎么考核考准干部的德,杜绝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银川市市委在这方面作了一定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曹建初 《理论导报》2012,(11):18-19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胡锦涛同志的讲话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充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地阐述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辩证关系,指明了我们选择和任用干部的基本原则,对于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选人用人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朱岩 《求贤》2010,(3):1-1
用什么样的标准选人、选什么样的人,事关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事关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鲜明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要求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这一要求抓住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本质和要害。  相似文献   

18.
汪如磊 《世纪桥》2010,(7):24-25
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实现选人标准的科学化,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德、全面评价德、准确识别德、积极培养德。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既在"大事"上看德,又在"小节"中察德.共产党人的"德",既具有普遍的文化属性、社会属性,更具有鲜明的组织属性、政治属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德"的基本属性,在以德修身、以德成才、以德立业中塑造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相似文献   

20.
党刊视点     
《当代贵州》2012,(1):8
干部提拔先要来个"廉政体检"看清人、识准人,才能选好人、用对人。深入甑别、准确鉴定干部德才表现,是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人用人标准的基本前提。干部提拔前,必须要多部门联动,多渠道考察,多侧面审视。其中之一,就是要由职能部门对干部进行"廉政体检",作出负责任的结论,为科学选人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