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8月,50年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台风——8号超强台风“桑美”在浙江登陆,重庆遭受百年一遇特大旱灾,四川发生195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旱灾,损失严重。据统计,8月份全国受灾人口12829.3万人,紧急转移安置311.9万人,因灾死亡661人,失踪168人;倒塌房屋25.8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613.9亿元。  相似文献   

2.
入夏以来,连晴高温,旱灾火灾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给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困难,3000万重庆人民正经历着一场50年不遇特大旱灾的严峻考验。面对特大旱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深切关怀和全力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组织领导下,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打响了一场“抗旱保饮水、抗旱防火灾、抗旱防疫病、抗旱夺丰收”的总体仗。经过艰苦的奋战,抗旱救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在特大旱灾面前,没有发生人畜断水,没有发生疾病流行,没有发生重大森林火灾,没有因为旱灾而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全市保持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相似文献   

3.
面孔     
李瑞环 不久前,李瑞环同志将他2013年出版的《看法与说法》一书稿费150万元再度捐给天津宝坻桑梓助学基金会,用于资助贫困学生。至此,李瑞环同志20多年已累计捐赠3526.3万元助学,并于近期陆续捐出数10张名家书画作品。  相似文献   

4.
百姓语录     
《公民导刊》2006,(10):56-56
重庆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牵动着全国、乃至全世界人的心。各个渠道的募捐纷至沓来,让重庆人民树立起战胜旱灾的决心。可是,日前笔者的一位教师朋友讲了一个引发我深思的小故事。这位朋友的学校组织募捐,她的一位同事给他的孩子专门拿了5元钱,  相似文献   

5.
一句话消息     
今年6月以来,遂宁遭受了50年未遇的特大旱灾,在市委统战部的组织下,全市统一战线踊跃向受灾困难群众捐款捐物,截至目前共计捐资达77.28万元。(易伟)  相似文献   

6.
2006年8月,50年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台风--8号超强台风"桑美"在浙江登陆,重庆遭受百年一遇特大旱灾,四川发生195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旱灾,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7.
《当代广西》2014,(14):53-53
正《李鹏回忆录(1928-1983)》李鹏著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定价:85.00元本书是李鹏同志撰写的一部自传体书籍,时间跨度从1928年至1983年,详细记述了这一时期李鹏同志的人生经历,包括动荡的童年、少年时期在延安成长、从延安到东北、在苏联学习水电专业、在电力系统工作等。全书内容翔实,感情真挚,语言质朴,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波  相似文献   

8.
正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地处鄂中腹地,北倚大洪山脉,南临江汉平原,中部广布丘陵岗地,是一个多种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全县现有人口65.7万,其中农业人口48万。2012年以来,京山县遭受了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旱灾给灾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湖北省民政厅对京山县的救灾工作高度重视,先后6次下拨救灾资金1639万元,县财政相应配套救灾资金200万元,确保了受灾困难群众的饮水、口  相似文献   

9.
2006年的重庆炎夏,肆虐的旱魔,惊人的高温,干裂的土地,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突袭巴渝大地。在一百多天的时间里,8万多平方公里的重庆成为“旱城”,遭遇到了1891年重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旱灾。“灾害当前。人命比GDP更重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汪洋的这句话,说在了老百姓的心坎上,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百年不遇的大旱,没有压倒英勇的重庆人民:历史罕见的灾害,没有摧垮坚强的巴渝儿女。在灾害面前,干群并肩战斗,共生智慧和勇气,团结一心,共渡时艰。在滚滚热浪面前,各级党委、政府在行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行动,各级人大代表也在行动。本期“专题报道”,特撷取其中的片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2006年5月中旬以来,重庆遭受了历史罕见的百年一遇的特大高温干旱灾害,重庆市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发扬“自强不息、团结互助、攻坚克难、志在必胜”的抗旱精神,与特大旱灾进行了100多天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11.
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特别是云南省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给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曲靖市作为云南省遭受旱灾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已有200万人口和178万头牲畜出现饮水困难的问题,有539万人需要救助,468万亩农作物受灾,其中受灾农田面积达到154.6万亩、绝收326.6万亩,旱情给曲靖市农业生产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由于近期曲靖市有效降水仍然稀少,预计旱情仍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呈现出迅速蔓延和日益加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2006年,重庆市遭受了历史罕见、百年一遇的特大高温干旱灾害。重庆人民发扬“自强不息、团结互助、攻坚克难、志在必胜”的抗旱精神,军民团结、干群并肩,与特大旱灾进行了100多天艰苦卓绝的斗争,抗旱救灾及减灾自救取得了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13.
启事     
校外作者:为了加强学报管理,提高学报质量,增强学报生存能力,经学校领导批准,本刊从四月一日起,对校外来稿一律收取审稿费和版面费。具体办法如下: 一、校外作者向本刊投寄稿件,请同时邮寄审稿费,每篇文章审稿费30元。  相似文献   

14.
今年夏秋季重庆市遭受了10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这是自1891年重庆市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的最严重的一次。在天灾面前,重庆人民做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在中央的关怀、全国的支持和市委市府坚强领导下,大灾并未造成大乱,社会秩序良好,人心安定,没因缺水渴死一人、发生一起恶性事件;各项抗灾减灾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灾后生产恢复和自救取得成效,努力把旱灾造成的损失弥补回来,确保实现全年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3100万巴渝儿女在严重自然灾害中奏响了一  相似文献   

15.
我国西南地区遭受的特大旱灾牵动着国人的心.3月22日,张国立、冯小刚、陈道明等五位名人发起捐款倡议,并各自通过中国红十字会"送水"项目向旱灾地区捐款20万.  相似文献   

16.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今年入夏以来,我市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在特大旱灾面前,水利工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全市17万余处水利工程总计供水45亿立方米,解决了1173万人饮水和956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但是,也充分暴露出水利基础设施薄弱,防汛抗旱能力低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经市政府同意,在全市范围内迅速掀起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工作重点(一)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应对西南特大干旱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雷 《时事报告》2010,(5):8-21
去年入秋以来,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和重庆等西南地区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这次旱灾,直接原因是西南地区持续降水偏少、温度偏高,但也暴露出我国水利设施抗旱减灾能力薄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西南地区遭受的特大旱灾牵动着国人的心。3月22日,张国立、冯小刚、陈道明等五位名人发起捐款倡议,并各自通过中国红十字会"送水"项目向旱灾地区捐款20万。冯小  相似文献   

19.
民生服务     
百姓语录重庆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牵动着全国、乃至全世界人的心。各个渠道的募捐纷至沓来,让重庆人民树立起战胜旱灾的决心。可是,日前笔者的一位教师朋友讲了一个引发我深思的小故事。这位朋友的学校组织募捐,她的一位同事给他的孩子专门拿了5元钱,让其捐给灾区的小朋友,可是,这位孩子到校后只捐了4元,自己“贪污”了1元钱。孩子的父亲知道后很生气。心想:“平时我没少给他零花钱啊!怎么这么小的年纪就学会了‘贪污’。”或许,这件事是孩子无心而为之。但却让我联想到,如果我们的监管机制不健全,谁又能保证我们的慈善捐款都能顺利地到  相似文献   

20.
母亲水窖     
重庆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火炉。2006年夏至以来,就没有下过一场透雨。每天清晨,太阳从东边一冒头就扔下万千烈焰金针,扎得人眼难睁。土地开裂,河床干涸,四十个区县遭受旱灾,六百多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