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兴耕 《党史博采》2005,(1):113-116
赫鲁晓夫是苏联领导人中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直到目前为止俄罗斯国内对他仍然众说纷纭,评价不一.有的认为他是修正主义者;有的认为他的改革没有触及斯大林模式的灵魂;有的认为他既有巨大功绩,又有严重错误;有的否定他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评;有的认为这是他一生的主要功劳;有的认为他对个人崇拜的批判是不彻底的.赫鲁晓夫具有两面性.他进行了体制改革的初步尝试,但是没有取得成功.他在理论上既有右的东西,也有左的东西.通常是左和右混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正比与反比     
生活中免不了同他人去比,特别是有了一官半职之后,"比"的兴致就更大些.不过,有的人同他人相比是正比;有的人同他人相比,却是反比.  相似文献   

3.
陈永平  赵坚 《党史博采》2006,(11):43-44
人们都知道,善于求知学习、勇于探索创新的毛泽东一生很少出国。后来有的人说,毛泽东不出国是有根有源的,他是从青年时期就排斥出国也;有的人在一些文章中说,毛泽东是真龙天子,需“泽东海之水”以“润之”,所以他不可能出国;还有的人认为,青年毛泽东未出国留学反映了他的思想的  相似文献   

4.
<正>1月27日,在一师二团八连的"农家书屋"里,十几位职工在津津有味地阅读科技书籍,有的职工边阅读,边交流。二团积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全团广大职工群众在业余时间读有书籍、学有去处,在家门口就享受到越来越多的"文化大餐"。  相似文献   

5.
春日好读书     
正世界读书日这天,微信订阅的公众号几乎都推送了有关读书的链接,有的探讨读书的意义,有的分析当下社会阅读的形势,有的推荐各类好书榜单,书店做促销,购书网站进行满减活动,背后的目的都是在倡导全民阅读。读书究竟有什么意义?数字化的今天,我们该如何读书?怎样引导今天的青少年去进行广泛阅读?  相似文献   

6.
农一师五团十四连办公室门前,经常有农工在阅读报栏里的信息和政策;有的在谈论着连队的政务。该团所有连队的阅报栏、政务公开栏、适用技术介绍栏,已成了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7.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的诗又唱活了一个灵魂. 是的,他已经走了,永远. 可如今,却有越来越多的人用记忆和景仰为他编织不逝的花环.  相似文献   

8.
我当过兵,转业后长期在党政机关工作,曾有幸见到过许多我国妇女界的领袖人物和模范人物,也阅读过不少世界女界名人的传记和文章。在众多的英豪身上,我感受最深的是,一个妇女,要成就一番事业,做一个高尚的人,就必须从三个方面严于律己,见贤思齐。 一、要从不怕吃亏起步。当今,在诸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吃亏论”在一些干部群众中相当流行。有的和提拔快的人比,说吃了亏;有的和发了财的人比,说吃了亏;有的和分了房的人比,说吃了亏,等等。说实在的,自己也有吃了亏的想法。有时,我和五、六十年代在一块工作的同志比,觉得其中有的人  相似文献   

9.
<正>必然中有偶然,偶然中有必然,世事大都如此。这应该是哲学命题。哲学看似高深,其实在社会生活中常见常用。潘海波和他的美术馆的诞生就是例证。去年7月底,潘海波到河北美术出版社履新,做总编,当书记,一如既往的是一副雄心勃勃、发愤图强、再上层楼的姿态,就像他去阅读传媒有限公司工作时一样。熟识潘海波的人知道,他有个好习惯:爱  相似文献   

10.
在和一些进步慢的入党积极分子接触中,我发现他们进步慢的一个原因就是陷在了各自的认识误区中。有的埋怨党组织对自己关注不够,有的埋怨党员对他有成见,有的埋怨自己有成绩大家看不到等等。这种情绪得不到及时纠正,言谈中表露出急躁,甚至是牢骚,其结果是渐渐落到积极分子的队尾。  相似文献   

11.
从小见大     
田笛 《前线》1965,(18)
小戏,短戏,是向来为一些人看不起的。有的观众把它当作配搭;若邀他单看一组小戏,他会摇摇头说:嗨,小戏有什么意思!演员呢?有的对小戏也不够重视,若让他排演一出小戏,便也会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总之,在不少人的眼里小戏被列为下品,是不屑一顾的。  相似文献   

12.
凡是参观过雷锋纪念馆的人都亲眼看到,雷锋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给我们留下很多朝气勃勃、面带微笑的照片。这些照片有的是他自己走进照像馆照的,有的是别人请他合影留念的,有的则是摄影记者跟随他拍照的。最初整理雷锋遗物时,他的这些照片有的夹在本子里,有的放在盒子里,有的装在信袋里,连个象样的影集都没有。唯独有一张八寸大小的照片可能是雷锋最珍爱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漫画界,提起华君武这个名字, 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中国最知名的漫画家之一,他在7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奉献给了读者无数的漫画,在不同的时期,都有能够代表或者解读当时社会风云的标志性的作品。欣赏他的漫画,就像在阅读一部中国社会的变迁史。用漫面表达爱憎华君武,原籍江苏无锡荡口镇,1915 年9月生于浙江杭州,1930年在浙江省立第一中学读初中一年级时开始画漫画。有一次,看到一群学生打预防针,有的装出  相似文献   

14.
不要败在老百姓面前周映秋有一个乡党委换届选举,一位候选人未被通过,究其原因,老百姓说他“说假话,瞒上欺下,信不过!”于是我想到上面这个题目。一名领导干部,工作中可能遇到各种失败,有的败在困难面前,有的败在知识水平和能力上,有的败在天灾人祸中,有的败在...  相似文献   

15.
阅读应当被看作是人类的一个文明的行为。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与阅读是密不可分的。阅读使人类走出了蛮荒.阅读使人类有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阅读史与文明史几乎就是同样的历史。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最迷人的、最值得赞美的、也是最经得起审美的一个姿态,是阅读的姿态。不论是你坐在桌子跟前,还是说很休闲的时候躺在床上,甚至是坐在厕所里,我都以为是人世间最优雅的一个姿态。那么,这个姿态在一个人的童年、少年时代我想他就应该有的。我们常常说,这个人有书卷气,我们在给这个人做这样一个评价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说这个人是世界上最有质量的人。书卷气哪里来?书卷气就是通过长期的阅读慢慢形成的。它从人的灵魂与骨头、从人的眼底无声无息地散发出来。我在北大讲过这样一个事情,我说.如果有一些人不阅读.造物主造出的这个人质量其实是很差的。我见过许多先生.这些先生我对他们很崇敬,但是有时候我暗暗地一想,这个人如果不读书,他将会怎么样?他们长得很丑,长得很不好看,唉,就是通过阅读。这个时候他产生了一种气质。这个气质我认为是人世间最美丽的东西。这时我发现我面前站着的那个个子矮小的先生,是世界上最伟岸的人。  相似文献   

16.
黎明 《党史文苑》2001,(5):28-29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相似文献   

17.
正《毛泽东阅读史》陈晋著三联书店在中外大政治家中,像毛泽东那样在惊涛骇浪的征途中行走一生,又在广博无垠的书海里游弋一生的人物,并不多见;像他那样不仅酷爱读书,并且读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的人物,更属罕见。《毛泽东阅读史》从毛泽东所阅读的书籍入手,通过分析毛泽东阅读这些图书的目的与实践运用,以时代为序,以代表性书籍为线索,回顾、勾勒出毛泽东一生的阅读历史,同时也从一个极为重要的层面揭示和印证了一代伟人的精神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4,(22):103-104
农民的抉择 一位农民从洪水中救起妻子,孩子却被淹死了。人们有的说他做得对,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的说他做错了,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不能死而复活。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04,(12):1
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走了,可他依然活着.牛玉儒就是一个虽死犹生的人,他永远活在内蒙古2300万人民的心中.……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04,(11):1
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走了,可他依然活着.牛玉儒就是一个虽死犹生的人,他永远活在内蒙古2300万人民的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